方劑組成解釋
久瘡膏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再生,加速傷口癒合。對於久瘡,其瘀血阻滯,難以癒合,當歸能有效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從而促進傷口癒合。
- 滋陰補血,增強體質: 當歸同時具有滋陰補血的作用,能改善患者體質,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更有利於抵抗外邪侵襲,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久瘡膏中加入當歸,能有效改善久瘡難以癒合的狀況,促進傷口癒合,同時也能增強患者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
久瘡膏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散風:久瘡多因外感風邪,或因濕熱鬱結而成,而防風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風、祛風濕的功效,能疏散外感風邪,消除局部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2. 止癢止痛:久瘡常伴隨瘙癢、疼痛等症狀,防風能止癢止痛,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防風在久瘡膏中發揮着解表散風、止癢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久瘡。
久瘡膏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大功效:
- 補氣生肌: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效。久瘡多因氣虛血瘀、組織損傷而難以癒合,黃耆可補益氣血,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傷口癒合。
- 抗菌消炎: 黃耆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黃芪多糖、黃芪皁苷等,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對於久瘡常伴有的感染,黃耆可以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黃耆加入久瘡膏中,可起到補氣生肌、抗菌消炎的功效,有助於改善久瘡難以癒合的狀況,促進傷口快速癒合。
久瘡膏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清熱涼血,消腫止痛: 白芍性微寒,具有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緩解久瘡所致的紅腫熱痛,促進傷口癒合。
二、 養血柔肝,緩解疼痛: 白芍入肝經,具有養血柔肝之效,可改善久瘡因氣血瘀滯所致的疼痛,同時也能促進局部組織修復。
因此,白芍在久瘡膏中,發揮著清熱涼血、消腫止痛、養血柔肝的作用,有助於治療久瘡,促進傷口癒合。
久瘡膏中加入白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消腫生肌: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解毒消腫、生肌止痛的功效。久瘡多因外傷、感染或體內濕熱所致,常伴有腫痛、潰爛等症狀。白芷可有效消退腫脹,促進傷口癒合,加快瘡瘍的癒合速度。
- 活血化瘀: 白芷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久瘡往往伴有瘀血阻滯,影響傷口癒合。白芷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瘡瘍的吸收消散,促進傷口癒合。
久瘡膏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乳香性溫,味辛,入肝、脾經,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對於久瘡所造成的局部組織損傷、瘀血阻滯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時,乳香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久瘡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促進傷口癒合。因此,乳香在久瘡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瘡瘍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久瘡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用於治療久治不癒的皮膚病及潰瘍。其成分之一鉛丹,主要含有鉛的化合物,被認為具備一定的藥用價值。鉛丹在中醫中屬寒性,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適合用於濕熱下注、化膿性潰瘍的治療。在皮膚病變中,鉛丹可以幫助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炎症反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鉛丹的使用必須謹慎,因為鉛的毒性對人體存在潛在危害。中醫在使用鉛丹的時候,通常會根據個體的情況進行調配,以達到治療效果的同時,降低毒副作用的風險。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許多醫療機構已經開始用更安全的替代品取代鉛丹,以確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久瘡膏中加入蜂蠟,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保護傷口,促進癒合:蜂蠟具備良好的親水性和親油性,能形成一層透氣的保護膜,隔絕空氣和細菌,防止傷口感染,並保持傷口濕潤,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二、滋潤修復,減少疤痕:蜂蠟富含維生素A和E,具有良好的滋潤效果,可修復受損的肌膚組織,減少疤痕形成,使傷口癒合後恢復平滑。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久瘡膏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瘡瘍日久」,指瘡瘍潰後久不收口、膿水淋漓、新肉難生之證。其病機多因氣血虧虛、邪毒未盡,或局部氣血凝滯所致。久瘡膏外敷,旨在補益氣血、托毒生肌、活血止痛,促進瘡面癒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補益氣血,托毒外出
- 當歸(1兩):補血活血,促進生新,改善局部血行。
- 黃耆(半兩):補氣托毒,增強瘡瘍膿潰後之收斂能力。
- 芍藥(半兩):養血斂陰,緩解瘡口疼痛。
祛風解毒,化濕斂瘡
- 防風(1兩):祛風勝濕,透邪外出,防外邪侵襲瘡面。
- 白芷(半兩):辛香散結,排膿生肌,改善瘡面腐穢。
活血定痛,生肌收口
- 乳香(1分):活血止痛,解毒生肌,促進瘡面癒合。
- 黃蠟(1兩):質黏收斂,保護瘡面,與油、丹共成膏劑基質。
收澀斂瘡,成膏固護
- 黃丹(半兩):即鉛丹,解毒生肌,斂瘡收濕,與油共煎成膏。
- 油(4兩):潤澤瘡面,攜藥透入,與蠟協調膏體柔潤度。
治療原理綜述
此方以 補托(黃耆、當歸)、活血(乳香、當歸)、祛風(防風、白芷) 為主,配合 收斂(黃丹、黃蠟),形成外治法的複合作用:
- 氣血充足以助生肌,風濕得除以利瘡口潔淨,活血藥改善局部滯澀,鉛丹、黃蠟則物理性保護瘡面。全方側重「久瘡」之正虛邪戀,標本兼顧,促進癒合。
劑型特點
油、蠟、丹合製為傳統膏藥,黏附力強,適用於慢性潰瘍,既能封固瘡口防感染,又能緩釋藥力,持久發揮作用。
傳統服藥法
當歸1兩,防風1兩,黃耆半兩,芍藥半兩,白芷半兩,乳香1分,黃丹半兩,黃蠟1兩。
上以油四兩,煎前藥,候色變,入丹成矣;蠟收之,瓷盒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孕婦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久瘡膏, 出處:《普濟方》卷三一五。 組成:當歸1兩,防風1兩,黃耆半兩,芍藥半兩,白芷半兩,乳香1分,黃丹半兩,黃蠟1兩。 主治:瘡瘍日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