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嬰丹

JIU YING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七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3.5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腎經 14%
心經 12%
肺經 12%
胃經 12%
肝經 11%
三焦經 3%
心包經 3%
膽經 3%
脾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救嬰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益氣,扶正固本: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嬰幼兒體質較弱,易受外邪侵襲,而人參能夠補益元氣,增強抵抗力,防止外邪入侵,從而達到扶正固本,增強體質的效果。
  2. 溫陽補虛,促進生長:人參有溫陽補虛的作用,能促進嬰幼兒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提高營養利用率,從而促進生長發育。

因此,救嬰丹中加入人參,旨在通過補氣益氣、溫陽補虛,提升嬰幼兒抵抗力,促進生長,保障其健康成長。

救嬰丹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嬰幼兒脾胃嬌嫩,易受濕邪侵襲,導致脾虛泄瀉、腹脹等症狀。茯苓能健脾利濕,化解濕邪,改善脾胃功能,從而緩解嬰幼兒的消化不良和腹瀉等問題。
  2. 寧心安神:茯苓兼具寧心安神之效。嬰幼兒心神脆弱,易受驚嚇或其他因素影響而出現心悸、失眠等症狀。茯苓能安神定志,緩解嬰幼兒的不安情緒,促進睡眠,有利於嬰幼兒的健康成長。

「救嬰丹」方劑中加入柴胡,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肝解鬱,和胃降逆: 嬰幼兒體質稚嫩,易受外邪侵襲,導致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柴胡具備疏肝解鬱、和胃降逆之效,能有效緩解嬰幼兒肝氣鬱結導致的消化不良,促進脾胃運化。
  2. 清熱解表,退熱止咳: 嬰幼兒易患風寒感冒,表現為發熱、咳嗽、鼻塞等症狀。柴胡具有清熱解表、退熱止咳之功效,能有效緩解嬰幼兒感冒發熱的症狀,幫助其恢復健康。

總之,柴胡在「救嬰丹」中起着疏肝解鬱、和胃降逆,以及清熱解表、退熱止咳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嬰幼兒常見的消化不良和感冒等病症。

救嬰丹方劑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緩解痙攣,止痛安神: 白芍具有平肝熄風、養血柔肝、止痛安神之功效。嬰幼兒容易出現驚風、抽搐等症狀,白芍能有效緩解痙攣,安撫神經,減輕疼痛。
  2. 養血柔肝,調和營衛: 白芍可補血養血,柔肝養肝,有助於改善嬰幼兒體質,增強抵抗力。嬰幼兒脾胃虛弱,營衛不和,白芍能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使身體更健康。

救嬰丹中加入神麴,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和胃: 神麴性溫,善於消食化積,可改善嬰幼兒脾胃虛弱,食積不化,腹脹腹痛等症狀。
  2. 助消化吸收: 神麴含有澱粉酶等消化酶,可以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增強營養攝取,有助於嬰幼兒健康成長。

神麴與其他藥材配伍,可有效緩解嬰幼兒常見的消化不良等症狀,增強體質,達到救嬰之效。

救嬰丹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和胃: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溫脾止嘔、開胃消食的功效。嬰幼兒脾胃嬌嫩,容易受寒濕影響,導致脾胃氣滯、食積不化等症狀,砂仁可理氣和胃,促進消化,改善嬰幼兒的食慾和消化功能。
  2. 溫中止嘔: 砂仁溫脾胃,可溫中止嘔,對於嬰幼兒因脾胃虛寒、寒邪客胃導致的嘔吐,有較好的緩解作用。同時,砂仁的辛溫之性,能有效抵禦寒邪,避免寒邪入侵脾胃。

「救嬰丹」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作用。嬰幼兒體質偏寒,易受寒邪侵襲,導致腹痛、腹瀉等症狀,乾薑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症狀。
  2. 助消化:乾薑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幫助嬰幼兒消化吸收食物,改善營養不良。

綜上,乾薑在「救嬰丹」中起到溫中散寒、助消化等作用,有助於緩解嬰幼兒因寒邪侵襲而引起的各種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救嬰丹」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分析:

該方劑由以下中藥組成:

  • 人參: 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 柴胡: 疏肝解鬱,升舉陽氣。
  • 白芍:(原文為白朮,但根據後文應為白芍)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
  • 神麯: 消食和胃,健脾消積。
  • 砂仁: 化濕行氣,溫中止瀉。
  • 炮姜: 溫中散寒,回陽通脈。

治療原理:

根據《辨證錄》的記載,此方用於治療小兒外感風邪,發熱身顫,手背反張之症。原文認為,此類症狀的產生並非完全因為外邪,而是與小兒自身氣血不足、肝氣不舒、脾胃虛寒有關。因此,救嬰丹的治療原理著重於以下幾個方面:

  1. 補益氣血,扶正祛邪: 人參大補元氣,增強機體抵抗力;白芍養血斂陰,補益陰血。兩者合用,補益氣血,扶助正氣,使正氣旺盛,從而祛除邪氣。
  2. 健脾和胃,溫中散寒: 茯苓健脾利濕,神麯消食和胃,砂仁、炮姜溫中散寒,暖脾胃之土。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運則氣血充盈,抵禦外邪的能力增強。
  3. 疏肝解鬱,調暢氣機: 柴胡疏肝解鬱,調暢氣機,使氣機條達,有助於氣血的運行。原文特別提到“柴胡以舒肝氣”,認為即使沒有外邪,柴胡的應用也是有益的。

綜合分析:

救嬰丹的配伍體現了扶正與祛邪並重的治療思路。它不僅針對小兒外感風邪的表證,更注重調理小兒的內在因素,如氣血不足、脾胃虛寒、肝氣不舒等。通過補益氣血、健脾和胃、疏肝解鬱等方法,增強小兒的體質,從根本上改善其易感風邪的狀態。方中用藥以溫補為主,兼顧疏散,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靈活性。

原文觀點:

《辨證錄》作者陳士鐸強調,小兒疾病的治療不應僅僅局限於發散、鎮墜等法,而應注重辨證施治,避免濫用藥物。他提倡“盡消滅驚風二字名目”,以避免誤診誤治,造成不良後果。這體現了古代醫家對小兒疾病的深刻認識和謹慎的治療態度。

總結:

救嬰丹是一個溫補扶正、兼顧祛邪的方劑,適用於小兒因氣血不足、脾胃虛寒、肝氣不舒而易感風邪所致的發熱身顫等症狀。其配伍精妙,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茯苓3錢,柴胡3分,白芍2錢,神曲5分,砂仁1粒,炮薑3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溫燥之性,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中含有乾薑,因此不宜在夏季服用。
  • 本方中含有神麴,因此不宜與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藥物同時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救嬰丹, 出處:《辨證錄》卷七。 組成:人參1錢,茯苓3錢,柴胡3分,白芍2錢,神曲5分,砂仁1粒,炮薑3分。 主治:小兒偶感風邪,發熱身顫,手背反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