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救嬰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益氣,扶正固本: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嬰幼兒體質較弱,易受外邪侵襲,而人參能夠補益元氣,增強抵抗力,防止外邪入侵,從而達到扶正固本,增強體質的效果。
- 溫陽補虛,促進生長:人參有溫陽補虛的作用,能促進嬰幼兒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提高營養利用率,從而促進生長發育。
因此,救嬰丹中加入人參,旨在通過補氣益氣、溫陽補虛,提升嬰幼兒抵抗力,促進生長,保障其健康成長。
救嬰丹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嬰幼兒脾胃嬌嫩,易受濕邪侵襲,導致脾虛泄瀉、腹脹等症狀。茯苓能健脾利濕,化解濕邪,改善脾胃功能,從而緩解嬰幼兒的消化不良和腹瀉等問題。
- 寧心安神:茯苓兼具寧心安神之效。嬰幼兒心神脆弱,易受驚嚇或其他因素影響而出現心悸、失眠等症狀。茯苓能安神定志,緩解嬰幼兒的不安情緒,促進睡眠,有利於嬰幼兒的健康成長。
「救嬰丹」方劑中加入柴胡,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疏肝解鬱,和胃降逆: 嬰幼兒體質稚嫩,易受外邪侵襲,導致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柴胡具備疏肝解鬱、和胃降逆之效,能有效緩解嬰幼兒肝氣鬱結導致的消化不良,促進脾胃運化。
- 清熱解表,退熱止咳: 嬰幼兒易患風寒感冒,表現為發熱、咳嗽、鼻塞等症狀。柴胡具有清熱解表、退熱止咳之功效,能有效緩解嬰幼兒感冒發熱的症狀,幫助其恢復健康。
總之,柴胡在「救嬰丹」中起着疏肝解鬱、和胃降逆,以及清熱解表、退熱止咳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嬰幼兒常見的消化不良和感冒等病症。
救嬰丹方劑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緩解痙攣,止痛安神: 白芍具有平肝熄風、養血柔肝、止痛安神之功效。嬰幼兒容易出現驚風、抽搐等症狀,白芍能有效緩解痙攣,安撫神經,減輕疼痛。
- 養血柔肝,調和營衛: 白芍可補血養血,柔肝養肝,有助於改善嬰幼兒體質,增強抵抗力。嬰幼兒脾胃虛弱,營衛不和,白芍能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使身體更健康。
救嬰丹中加入神麴,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和胃: 神麴性溫,善於消食化積,可改善嬰幼兒脾胃虛弱,食積不化,腹脹腹痛等症狀。
- 助消化吸收: 神麴含有澱粉酶等消化酶,可以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增強營養攝取,有助於嬰幼兒健康成長。
神麴與其他藥材配伍,可有效緩解嬰幼兒常見的消化不良等症狀,增強體質,達到救嬰之效。
救嬰丹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和胃: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溫脾止嘔、開胃消食的功效。嬰幼兒脾胃嬌嫩,容易受寒濕影響,導致脾胃氣滯、食積不化等症狀,砂仁可理氣和胃,促進消化,改善嬰幼兒的食慾和消化功能。
- 溫中止嘔: 砂仁溫脾胃,可溫中止嘔,對於嬰幼兒因脾胃虛寒、寒邪客胃導致的嘔吐,有較好的緩解作用。同時,砂仁的辛溫之性,能有效抵禦寒邪,避免寒邪入侵脾胃。
「救嬰丹」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作用。嬰幼兒體質偏寒,易受寒邪侵襲,導致腹痛、腹瀉等症狀,乾薑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症狀。
- 助消化:乾薑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幫助嬰幼兒消化吸收食物,改善營養不良。
綜上,乾薑在「救嬰丹」中起到溫中散寒、助消化等作用,有助於緩解嬰幼兒因寒邪侵襲而引起的各種病症。
主治功效
救嬰丹方劑組成介紹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中藥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砂仁:**具有燥濕、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功效。
**神麴:**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救嬰丹的功效
小孩子偶爾感到風寒,發燒身體發抖,手背反張。
總結
救嬰丹是中藥方劑之一,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止痛、益氣昇陽、健脾化濕等功效,可治療小兒風寒感冒、發熱頭痛、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茯苓3錢,柴胡3分,白芍2錢,神曲5分,砂仁1粒,炮薑3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溫燥之性,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中含有乾薑,因此不宜在夏季服用。
- 本方中含有神麴,因此不宜與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藥物同時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救嬰丹, 出處:《辨證錄》卷七。 組成:人參1錢,茯苓3錢,柴胡3分,白芍2錢,神曲5分,砂仁1粒,炮薑3分。 主治:小兒偶感風邪,發熱身顫,手背反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