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烏梅山萸湯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方劑,其中包含五味子,這是因為五味子具有多種藥理作用,恰好能夠增強整個方劑的療效。五味子性味酸甘,歸入肺、腎、心經,具有固膜止瀉、養肺滋腎的功效。對於治療脾肺虛弱引起的腹瀉和咳喘,五味子的作用不可或缺。
此外,五味子中的成分如木脂素和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夠改善體內環境,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在烏梅山萸湯中,五味子不僅能夠調和其他藥材的效果,還能夠增強整體的補益作用,使方劑更為平衡,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五味子在這個方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保證療效的重要成分之一。
烏梅山萸湯中的烏梅,其加入原因主要有二:
一、收斂固澀: 烏梅性酸斂,味酸收斂,能收斂肺氣,固澀腸胃,對於脾胃虛弱、氣虛下陷、久瀉不止等症狀具有良好效果。
二、生津止渴: 烏梅入肺經,有生津止渴之效,可改善口乾舌燥、津液不足等症狀,同時亦有助於緩解因氣虛所致的汗出不止。
烏梅山萸湯中烏梅的加入,不僅能收斂固澀,還可生津止渴,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烏梅山萸湯中包含山茱萸,其原因主要有二:
- 補益肝腎,固澀止汗: 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澀止汗之效。方中烏梅收斂止汗,山茱萸則補益肝腎,二者相輔相成,共奏固澀止汗之功。
- 調和脾胃,健脾益氣: 山茱萸能斂酸止瀉,調和脾胃,健脾益氣,有助於提升脾胃運化功能,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利用。
因此,山茱萸的加入,不僅有助於治療汗出不止,更能增強整體療效,使烏梅山萸湯成為治療虛汗的經典方劑。
烏梅山萸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
- 調和藥性,緩和峻猛:烏梅山萸湯以烏梅、山茱萸等酸澀藥物為主,具有收斂固澀之效,但容易造成脾胃不適。甘草味甘性平,能緩解酸澀之性,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峻猛,保護脾胃。
-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可以增強烏梅山萸湯收斂固澀之效,同時還能緩解藥物對胃腸的刺激,使藥效更加穏定和持久。
「烏梅山萸湯」中加入何首烏,主要是利用何首烏的補肝腎、烏髮生髮功效。何首烏對於肝腎不足所致的頭髮早白、脫髮等問題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與烏梅山萸湯的其他成分相配伍,可以增強整體的滋補作用。
烏梅山萸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肝腎陰虛所致的虛熱: 烏梅山萸湯以滋陰補腎為主,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效,能與山萸肉、熟地黃等藥物協同作用,滋陰降火,緩解肝腎陰虛所致的虛熱、盜汗、潮熱等症狀。
- 緩解肝腎陰虛所致的肝陽上亢: 白芍能養肝柔肝,平抑肝陽,配合烏梅、山萸肉等藥物,共同起到滋陰降火、平肝潛陽的作用,有效控制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等症狀。
烏梅山萸湯的組成中,包含龍骨,其主要原因如下:
- 固澀止汗: 龍骨味甘鹹,性平,入心、腎經,具有收斂固澀、止汗止瀉的功效。烏梅山萸湯主治虛汗、盜汗,而龍骨能固澀腎氣,減少汗液分泌,起到止汗作用。
- 補腎固精: 龍骨亦有補腎固精之效,能改善腎虛所致的遺精、滑精等症狀。烏梅山萸湯中其他藥物如山茱萸、山藥、茯苓等亦有補腎固精功效,龍骨的加入能增強此功效,更能全面改善腎虛症狀。
烏梅山萸湯中加入牡蠣,主要是為了滋陰潛陽,固澀止瀉。
牡蠣味鹹寒,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軟堅,鎮驚安神,收斂固澀等功效。方中因烏梅、山茱萸等藥性偏於酸澀,易傷陰耗津,故以牡蠣滋陰潛陽,防止陰液過度虧損,並緩解腎氣虛損所致的滑脫泄瀉。同時,牡蠣還能安神定志,緩解心煩不安,使治療效果更佳。
主治功效
烏梅山萸湯主治功效分析
烏梅山萸湯主治瞳子散大。
方劑組成:
- 五味子(一錢)
- 烏梅肉(二錢)
- 山茱萸肉(三錢)
- 甘草(二錢)
- 何首烏(三錢)
- 白芍(三錢)
- 龍骨(二錢)
- 牡蠣(三錢)
各成分功效:
- 五味子: 調節體液平衡、滋陰潤燥。
- 烏梅: 收斂止瀉、生津解渴。
- 山茱萸: 補腎益精、固表止汗。
- 甘草: 和胃健脾、緩急止痛。
- 何首烏: 養血安神、黑髮美容。
- 白芍: 平肝疏風、活血化瘀。
- 龍骨: 鎮靜安神、安定情緒。
- 牡蠣: 強壯筋骨、滋陰降火。
治療原理分析:
從方劑組成來看,烏梅山萸湯以酸收、滋陰、補益、鎮靜為主。
- 烏梅、五味子、山茱萸 皆具有酸收之性,可收斂瞳孔,並能滋補肝腎,針對瞳子散大進行收斂。
- 何首烏、白芍 養血滋陰,可滋養肝血,肝開竅於目,肝血充足則目得所養,有助於改善瞳孔異常。
- 龍骨、牡蠣 鎮靜安神,滋陰潛陽,有助於穩定神志,調節瞳孔的開合。
- 甘草 調和諸藥,並能緩急止痛,輔助治療。
綜合而言,烏梅山萸湯通過酸收、滋陰、補益、鎮靜等作用,達到收斂瞳孔、改善瞳子散大的目的。古文記載「瞳仁散大偏能治,妙法流傳總不誣」也印證了此方劑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五味1錢,烏梅3錢(肉),山萸3錢(肉),甘草2錢,首烏3錢,芍藥3錢,龍骨2錢,牡蠣3錢。
煎半杯,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烏梅山萸湯具有收斂固澀的功效,如果體質虛弱、脾胃虛寒的人服用,可能會引起腹脹、腹瀉等症狀。
相同名稱方劑
烏梅山萸湯, 出處:《四聖心源》卷八。 組成:五味1錢,烏梅3錢(肉),山萸3錢(肉),甘草2錢,首烏3錢,芍藥3錢,龍骨2錢,牡蠣3錢。 主治:瞳子散大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