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煎丸

QIAN NIU J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熱 (1.57)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16%
胃經 15%
肝經 13%
肺經 13%
脾經 12%
腎經 12%
心經 6%
膀胱經 3%
膽經 3%
三焦經 3%
大腸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牽牛煎丸方劑中含有牽牛子,其主要原因在於牽牛子具備以下功效:

  1. 瀉下通便: 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脾、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可有效治療便祕、積滯等症狀。
  2. 驅蟲殺蟲: 牽牛子具有一定的殺蟲作用,可驅除腸道寄生蟲,適用於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感染。

因此,牽牛煎丸中加入牽牛子,能有效發揮其瀉下通便和驅蟲殺蟲的功效,對於相關疾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牽牛煎丸方中加入白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引藥入肝: 白酒性溫,可引導藥性直達肝經,有助於牽牛子等藥材的藥力發揮,更有效治療肝膽濕熱所致的疾病。
  2. 活血化瘀: 白酒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藥物在體內的運行和吸收,進一步提升牽牛煎丸的療效,更能起到疏肝解鬱、清熱解毒的功效。

因此,白酒在牽牛煎丸方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可提升藥效,更有效治療肝膽濕熱等病症。

牽牛煎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行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苦,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牽牛煎丸主要用於治療腸胃氣滯、腹痛、腹脹等症狀,而木香的理氣止痛作用可以緩解腸胃的痙攣和疼痛。

二、健脾消食:牽牛煎丸中常配伍其他消食化積的藥物,如山楂、麥芽等,木香的健脾消食作用可以增強藥效,促進消化,緩解腸胃脹滿不適。

牽牛煎丸方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助陽,回陽救逆: 牽牛子性寒,容易傷陽氣,而附子性溫,具有溫陽助陽、回陽救逆的功效,可以抵消牽牛子的寒性,避免寒邪傷及脾胃陽氣。
  2. 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附子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配合牽牛子散寒通絡,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

附子的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牽牛煎丸中包含鱉甲,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滋陰潛陽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癤腫、瘡瘍等病症。牽牛煎丸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癰腫瘡瘍,鱉甲的加入可以增強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作用,促進病竈消退。
  2. 滋陰潛陽,軟堅散結: 鱉甲還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功效。牽牛煎丸中常配合其他滋陰藥物,如生地、玄參等,鱉甲的加入可以增強滋陰作用,更有效地緩解熱毒所致的陰虛症狀,並促進組織修復,預防疤痕形成。

牽牛煎丸方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協同瀉下作用: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殺蟲解毒的功效。與牽牛子等瀉下藥配伍,可增強其瀉下之力,促進腸道蠕動,排除積滯,治療便祕腹脹等症。

二、降低毒性,保護腸胃:檳榔辛溫之性,可緩解牽牛子等寒性瀉下藥對腸胃的刺激,減少其副作用,使瀉下作用更加溫和有效。

牽牛煎丸方劑中含有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具有破血行瘀、通經活絡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症狀,例如疼痛、腫脹、經閉等。牽牛煎丸多用於治療血瘀證,桃仁的活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情況,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2. 潤腸通便: 桃仁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能改善便祕情況,促進排便通暢。牽牛煎丸中也常含有其他潤腸通便的藥物,如大黃、芒硝等,桃仁的潤腸作用能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通便的效果。

牽牛煎丸中包含吳茱萸,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嘔降逆:吳茱萸性溫,味辛,入肝、脾、胃經。其溫中散寒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牽牛子所致的脾胃寒涼,並可止嘔降逆,防止藥物對胃部的刺激。

2. 配合牽牛子,增強療效:牽牛子性寒,瀉下力強,易傷脾胃,而吳茱萸的溫中散寒作用能保護脾胃,避免藥物過寒傷脾。同時,吳茱萸還有助於增強牽牛子的瀉下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牽牛煎丸方劑中含有硼砂,其使用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硼砂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針對瘡瘍腫毒、濕熱蘊結等症狀,與牽牛子、大黃等藥物相配,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
  2. 引藥入深:硼砂具有引藥入深的作用,可以將其他藥物的藥力引導至病竈部位,提高療效。在牽牛煎丸中,硼砂可以引導牽牛子、大黃等藥物的清熱解毒之效,更深入地作用於腸胃部位,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牽牛煎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太平聖惠方》的記載,牽牛煎丸主要用於治療「肥氣」。 肥氣表現為「結聚不散,腹脅脹滿,嘔逆酸水,飲食減少」。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劑的治療原理可從其組成藥物的功效來理解:

  1. 利水消腫,通便排毒: 牽牛子為主要成分,其強力利水、通便的特性,針對「肥氣」的「結聚不散」,能促進體內多餘水濕和積滯的排出,以達到消腫、通便的目的。

  2. 行氣止痛,溫陽祛寒: 木香行氣止痛,有助於緩解「腹脅脹滿」的症狀;附子溫陽祛寒,可驅散體內寒邪,改善因寒邪阻滯氣機而引起的症狀。

  3. 活血化瘀,破血逐瘀: 白酒、桃仁具有活血化瘀、破血逐瘀的功效,針對「結聚」的病理狀態,有助於促進氣血運行,消散積聚的癥結。

  4. 滋陰降火,補虛益精: 鱉甲滋陰降火,有助於調節陰陽平衡,改善因虛火上炎引起的「嘔逆酸水」等症狀。

  5. 殺蟲驅蟎,開竇排痰: 檳榔具有殺蟲驅蟎的功效,有助於驅除體內寄生蟲,開竇排痰,有助於改善痰濕阻滯引起的症狀。

  6. 暖肝調經,解表發汗: 吳茱萸暖肝調經,解表發汗,有助於溫通經絡,改善因肝氣鬱結、寒邪外襲引起的症狀。

  7. 清熱解毒,收斂生肌: 硼砂清熱解毒,有助於清除體內熱毒,改善因熱毒引起的症狀。

綜合來看,牽牛煎丸的配伍以利水通便、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為主要方向,兼顧溫陽祛寒、滋陰降火、殺蟲驅蟎等,通過多種藥物相互協調,達到疏通氣機、消散積聚、調理臟腑功能的目的,從而治療「肥氣」的各種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嘔吐肥胖腹內有腫塊

相同名稱方劑


牽牛煎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八。 組成:牽牛子末3兩(以生薑汁半升,酒1升慢火熬如膏),木香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鱉甲1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襕),檳榔1兩,桃仁1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研入),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硼砂1兩(不夾石者,細研入)。 主治:肥氣,結聚不散,腹脅脹滿,嘔逆酸水,飲食減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