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鱉甲桃仁煎丸方中包含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消癥散結:桃仁味苦甘,性微溫,入心、肝、肺經。其具有活血化瘀、破血消癥、潤腸通便的功效。在鱉甲桃仁煎丸中,桃仁可與鱉甲、丹參等藥材協同作用,活血化瘀,消散瘀結,改善血循環,對於血瘀阻滯所致的癥瘕積聚、胸脅脹痛、經閉癥瘕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潤腸通便:桃仁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改善便祕,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清除腸道積滯,改善腹脹、腹痛等症狀。在鱉甲桃仁煎丸中,桃仁可以輔助鱉甲等藥材,共同改善便祕,促進排泄,達到通利大便的效果。
鱉甲桃仁煎丸中加入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癥散結: 三稜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癥散結的功效。鱉甲桃仁煎丸以滋陰養血、活血化瘀為目的,三稜的加入可助於促進血行,消散瘀血,進一步增強藥效。
- 配合鱉甲桃仁,增強療效: 鱉甲滋陰補腎,桃仁活血化瘀,三稜的加入可協同二者,共同發揮活血化瘀、消癥散結的功效,對於血瘀阻滯所致的癥瘕積聚、經閉不通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鱉甲桃仁煎丸」方劑中包含「鱉甲」,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涼血,消瘀散結: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消瘀散結之效。可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例如熱毒瘡瘍、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
- 滋陰補腎,益精填髓:鱉甲亦有滋陰補腎、益精填髓的作用。可治療腎陰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陽痿早洩等症狀。
總之,「鱉甲」在「鱉甲桃仁煎丸」中發揮著清熱涼血、消瘀散結以及滋陰補腎的作用,為此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
鱉甲桃仁煎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辛,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鱉甲桃仁煎丸以活血化瘀爲主,加入木香可幫助行氣活血,緩解瘀滯所致的疼痛,增強方劑的止痛效果。
- 疏肝理氣: 木香還有疏肝理氣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滯所導致的胸脅脹痛、胃脘不適等症狀。鱉甲桃仁煎丸所治疾病往往與肝鬱氣滯有關,加入木香可協同其他藥物疏肝解鬱,提高療效。
鱉甲桃仁煎丸中加入檳榔,主要考量其 行氣消積 之效。
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其 破氣消積、行氣導滯 之功,可助鱉甲、桃仁等藥物 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對於瘀血阻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 癥瘕積聚、腹痛 等症狀,具有協同作用。
此外,檳榔亦可 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 消食導滯,緩解因氣滯血瘀所致的 食積不化、 腹脹 等症狀。
鱉甲桃仁煎丸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行滯: 橘皮味辛性溫,具有理氣消積、行滯化痰之效。鱉甲與桃仁皆屬寒涼之品,易傷脾胃,橘皮的加入可溫脾胃,促進藥物吸收,防止寒涼之氣傷及脾胃。
- 活血化瘀: 橘皮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活血之功。配合鱉甲、桃仁等藥物,能更好地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
橘皮在鱉甲桃仁煎丸中起到調節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使方劑更加平和有效。
主治功效
鱉甲桃仁煎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赤水玄珠》的記載,鱉甲桃仁煎丸主要用於治療「諸積」。所謂「諸積」,在中醫理論中指的是體內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痰、瘀、食等有形之邪積聚於臟腑經絡,形成腫塊、痞塊的病症。此方劑的組成,充分體現了其針對病機的治療思路:
治療原理分析:
活血化瘀,消癥散結: 方中以桃仁為君藥,其性味苦平,具有活血祛瘀、潤燥滑腸之功。桃仁能破除體內瘀血,使氣血運行通暢,為消癥散結奠定基礎。此方劑中,桃仁更是以大量(五兩)且水研濾汁的方式使用,更強其活血化瘀之力。搭配三稜,其性味苦平,能破氣散結,消積止痛,加強了活血化瘀、破積散結的效果,兩藥相輔相成,針對「積」之根本病因——瘀血,進行治療。
軟堅散結,滋陰降火: 鱉甲味鹹、性寒,具有軟堅散結、滋陰降火的功效。醋炙後,更增強了其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作用。鱉甲能軟化堅硬的積塊,並制約積聚所產生的熱象,從而緩解腫塊帶來的疼痛和不適。
理氣行滯,健脾消脹: 木香辛香溫散,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它能疏通氣機,解除因氣滯導致的腹脹、疼痛等症狀。檳榔性味苦辛,能破氣消積、行氣利水,且具有殺蟲之效。檳榔與木香的搭配,可促進氣血運行,消除腹脹不適。
青皮 理氣疏肝,可助諸藥疏通氣機,消積化滯。
綜合來看,鱉甲桃仁煎丸以活血化瘀為核心,配以軟堅散結、理氣消積之藥,針對體內有形之積,如瘀血、痰濁等,有著良好的治療作用。此方劑的組方思路,著重在於改善體內氣血運行不暢的根本問題,並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消積散結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桃仁5兩(湯浸,去皮尖,用水研,濾取3升),荊三稜2兩(煨黃),鱉甲(九肋者,醋炙黃)3兩,木香1兩,檳榔1兩,青橘皮(去瓤,炒)1兩。
上先取桃仁汁,慢火熬至2升,再加好醋1升,再熬如糊,將余藥五味細末拌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70丸,空心淡醋湯送下,每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鱉甲桃仁煎丸, 出處:《雜類名方》。 組成:桃仁5兩(湯浸,去皮尖,用水研,濾取3升),荊三棱2兩(煨黃),鱉甲(九肋者,醋炙黃)3兩,木香1兩,檳榔1兩,青橘皮(去瓤,炒)1兩。 主治:諸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