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汗湯

QU H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脾經 22%
心經 21%
大腸經 20%
胃經 3%
肝經 2%
膀胱經 2%
腎經 0%
肺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取汗湯方劑中包含麻黃,主要基於其發汗解表之效。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發汗散寒之功。

當患者出現風寒感冒,症狀為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等時,麻黃可通過發汗解表,將外感風寒之邪驅散,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此外,麻黃還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鼻塞、頭痛等症狀,起到輔助治療作用。因此,取汗湯中加入麻黃,可有效發揮其發汗解表之功效,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取汗湯中加入射干,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

射干味苦、性寒,入肺經,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咳嗽痰多等症,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取汗湯多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而射干的加入則可以有效地緩解患者因風熱侵襲所致的咽喉不適,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取汗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取汗湯中往往含有較多辛溫發汗之藥,容易傷陰耗氣,甘草可起到中和藥性、保護正氣的作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具有解毒、抗炎、止痛等功效,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提高取汗湯的療效。例如,甘草能增強麻黃的發汗作用,同時又能減緩麻黃的燥烈之性,使取汗湯更安全有效。

取汗湯中包含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發散風寒,解表散邪:升麻性微寒,具有解表散風之功,能疏散風寒之邪,對於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發熱惡寒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升陽舉陷,利水消腫:升麻能升舉陽氣,利水消腫,對於體虛乏力、氣血不足、水腫等症狀有輔助療效。

因此,升麻在取汗湯中起到發散風寒、解表散邪、升陽舉陷的作用,有助於達到解表散寒、促進汗腺排泄的目的。

取汗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緩和藥性:取汗湯旨在發汗解表,而部分辛溫發汗藥性較烈,容易損傷津液。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之效,可緩和辛溫藥性,防止汗出過多傷陰。
  2. 調和氣血:取汗湯常用麻黃、桂枝等發汗解表藥,容易耗氣傷血。白芍可養血柔肝,調和氣血,防止發汗過度導致氣血虧虛,確保人體在發汗的同時能夠保持氣血的平衡。

取汗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取汗湯多用於外感風寒、痰熱鬱肺所致的發熱、咳嗽、痰多等症狀,川貝母能有效清除肺熱,化解痰液,促進汗液排出,達到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目的。
  2. 宣肺解表: 川貝母具有宣肺解表之效,能疏通肺氣,使鬱熱得以宣散,有利於汗液的排出。同時,川貝母還能降低氣管黏膜的敏感性,減少咳嗽和痰液的產生。

綜上所述,取汗湯中加入川貝母,能發揮清熱化痰、宣肺解表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

「取汗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表: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頭痛、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石膏能有效清熱解表,退熱止痛。
  2. 降火除煩: 石膏能清泄心火,對於心火亢盛引起的煩躁不安、失眠多夢、口舌生瘡等症狀,石膏也能起到降火除煩的作用。

因此,「取汗湯」中加入石膏,能有效發揮其清熱解表、降火除煩的功效,達到取汗解表、清熱退火的治療目的。

取汗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發散風寒,溫通經絡: 桂枝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發散風寒、溫通經絡的功效。對於風寒襲表、寒邪凝滯經脈導致的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肢體痠痛等症,桂枝可以起到溫散寒邪、促進汗出、舒緩經絡的作用。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取汗湯中其他藥物如麻黃、白芍等,也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桂枝的加入,可以協調其他藥物的發散之力,使藥性更加溫和,避免過於燥烈而傷津耗氣。同時,桂枝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其他藥物的吸收和利用,進一步增強療效。

取汗湯中加入杏仁,主要有兩個原因:

  1. 宣肺止咳: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取汗湯多用於外感風寒,証見惡寒發熱、無汗、咳嗽等。杏仁可宣肺散寒,使邪氣從汗孔排出,達到解表發汗、止咳平喘的效果。
  2. 潤肺化痰: 杏仁還具有潤肺化痰的作用,可以幫助痰液稀釋排出,對於外感風寒導致的咳嗽痰多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取汗湯中加入杏仁,可以有效地宣肺止咳、潤肺化痰,達到治療外感風寒、促進汗出解表的功效。

主治功效


取汗湯

組成:

  •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 射干: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散血、散結等功效。
  •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主治:

小兒患上傷寒。

功效: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川貝母: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
  • 射干: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散血,散結。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 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活絡止痛。

結論:

取汗湯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方劑,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止咳平喘、潤肺生津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傷寒。

傳統服藥法


麻黃3分(去節),射乾2分,甘草(炙)2分,升麻2分,芍藥2分,貝母2分,石膏(碎)2分,桂心1分,杏仁(去皮)20個。
上切。
以水3升,煮至1升2合。兒強者3合,弱者2合。便令臥取汗,如人行15里再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取汗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陽。
  • 取汗湯不宜在發熱、口渴、大汗淋漓時服用。
  • 取汗湯不宜與其他發汗解表的中藥同時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取汗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八。 組成:麻黃3分(去節),射乾2分,甘草(炙)2分,升麻2分,芍藥2分,貝母2分,石膏(碎)2分,桂心1分,杏仁(去皮)20個。 主治:小兒傷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