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麻黃3分(去節),射乾2分,甘草(炙)2分,升麻2分,芍藥2分,貝母2分,石膏(碎)2分,桂心1分,杏仁(去皮)20個。
上切。
以水3升,煮至1升2合。兒強者3合,弱者2合。便令臥取汗,如人行15里再服之。
方劑組成解釋
麻黃、射干、甘草、升麻、白芍、川貝母、石膏、桂枝、杏仁都是具有發汗解表、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藥。麻黃可以發汗解表,射干可以清熱解毒,甘草可以緩和麻黃的發汗作用,升麻可以發散風寒,白芍可以清熱涼血,川貝母可以化痰止咳,石膏可以清熱瀉火,桂枝可以解表發汗,杏仁可以止咳平喘。這些中藥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緩解小兒傷寒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取汗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陽。
- 取汗湯不宜在發熱、口渴、大汗淋漓時服用。
- 取汗湯不宜與其他發汗解表的中藥同時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取汗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八。 組成:麻黃3分(去節),射乾2分,甘草(炙)2分,升麻2分,芍藥2分,貝母2分,石膏(碎)2分,桂心1分,杏仁(去皮)20個。 主治:小兒傷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