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去濕生肌散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濕氣重則易損脾胃,影響氣血生化,不利於傷口癒合。茯苓能健脾利濕,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為傷口癒合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
- 利水滲濕:茯苓能利水滲濕,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減少濕氣對傷口的影響。濕氣重則易阻礙傷口癒合,導致傷口難以癒合、易感染。茯苓利水滲濕,可促進傷口乾燥,有利於傷口癒合。
去濕生肌散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去濕生肌散常用於濕熱蘊肺、咳嗽痰多、皮膚濕疹等症,川貝母能清熱潤肺,化解濕熱,並使痰液稀釋易於咳出,改善呼吸道症狀。
2. 宣肺透疹: 川貝母能宣肺透疹,促進疹子順利排出,對於濕疹等皮膚疾病,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因此,川貝母的加入,可有效改善去濕生肌散的療效,使之更好地達到清熱化濕、生肌止癢的效果。
去濕生肌散中包含白礬,其原因如下:
-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濕疹、皮炎等因濕邪侵襲引起的皮膚病,白礬能有效祛除濕氣,減輕瘙癢症狀。
- 收斂生肌:白礬具有收斂止血、生肌的作用。對於濕疹等皮膚病引起的糜爛、滲出,白礬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皮膚再生。
因此,白礬在去濕生肌散中發揮著燥濕止癢、收斂生肌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改善濕疹等皮膚病的症狀。
「去濕生肌散」方劑中加入雄黃,主要基於其燥濕殺蟲之功效。
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燥濕、殺蟲、解毒、止痛之效。在去濕生肌散中,雄黃主要用於驅除濕邪,並抑制感染,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
然而,雄黃有毒性,需嚴格控制用量,並由專業醫師指導使用。
去濕生肌散中包含三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 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傷口局部血液供應,有利於傷口癒合。
- 補氣生血,增強體質: 三七能補氣生血,提升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外邪入侵,減少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三七的加入不僅能有效治療濕疹所造成的皮膚損傷,更能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標兼治本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去濕生肌散」
中藥方劑「去濕生肌散」,主要成分有茯苓、川貝母、白礬、雄黃、三七。本方具備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等功效,主治肚臍脫落後長瘡。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止咳、平喘、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三七: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平肝息風、利水消腫、補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
藥方功效:
「去濕生肌散」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活血化瘀,止血,止痛,對肚臍脫落後長瘡的治療有顯著療效。
總結:
中藥方劑「去濕生肌散」組成複雜,其藥效廣泛,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活血化瘀,止血,止痛,對肚臍脫落後長瘡的治療有顯著療效。
傳統服藥法
茯苓1錢,貝母3分,枯礬3分,草紙灰5分,雄黃2分,三七3分。
上為末。
入在臍內,用紙包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去濕生肌散是一味中藥方劑,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其他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
相同名稱方劑
去濕生肌散,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二。 組成:茯苓1錢,貝母3分,枯礬3分,草紙灰5分,雄黃2分,三七3分。 主治:落臍後生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