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金水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 滋陰補血: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金水湯主要針對腎陰虛、血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熟地黃能滋補腎陰,生血填精,從根本上改善這些病症。
- 引藥入腎: 熟地黃入腎經,能引導其他藥材的藥效直達腎臟,增強金水湯補腎滋陰的功效。其他藥材如山茱萸、山藥等,也具有補腎作用,與熟地黃搭配使用,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金水湯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精: 山茱萸味酸澀,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之效。金水湯主要用於治療腎虛精虧所致的遺精滑精、腰膝痠軟、頭暈耳鳴等症狀,而山茱萸的補腎固精作用能夠直接針對病症,起到標本兼顧的效果。
- 收斂止汗: 山茱萸還有收斂止汗的作用,對於腎虛導致的盜汗、自汗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金水湯中加入山茱萸,可以增強方劑的整體功效,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腎虛症狀。
金水湯中加入天門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滋陰潤燥: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金水湯主要用於治療肺燥咳嗽、咽喉乾燥、口渴等症,天門冬的滋陰潤燥之性可緩解肺燥,促進津液生成,達到潤肺止咳的效果。
2.清熱解毒: 天門冬亦具清熱解毒之功,可輔助其他藥物清熱解毒,緩解因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
總之,天門冬在金水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肺燥咳嗽、咽喉乾燥、口渴等症。
金水湯中加入地骨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地骨皮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之效。金水湯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血分有熱的病症,例如高熱不退、口渴咽乾、皮膚紅腫等,地骨皮可有效清熱解毒,降火退熱,緩解症狀。
- 滋陰潤燥:地骨皮入肺、腎經,亦有滋陰潤燥之功效。金水湯中若出現燥熱症狀,如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地骨皮可滋陰潤燥,緩解燥熱之苦,使藥效更為全面。
金水湯中包含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 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金水湯多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疾病,如癰疽、疔瘡、乳癰等。牡丹皮可有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痛,配合其他藥物,共同起到消炎止痛、化瘀生肌的作用。
2. 疏肝解鬱: 牡丹皮還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胸悶、脅痛、煩躁等症狀。金水湯中常配伍其他疏肝解鬱的藥物,如柴胡、香附等,共同起到疏肝理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金水湯中加入沙參,主要源於其滋陰潤肺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沙參味甘、微苦,性涼,入肺、胃經。其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並能清熱解毒,可用於治療肺燥咳嗽、津液不足、咽喉乾燥等症狀。
金水湯主治肺熱燥咳,咽喉腫痛,口渴咽乾等症,沙參的滋陰潤肺之效,可以緩解肺熱,滋潤肺燥,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效果。
主治功效
金水湯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古文內容分析
根據所提供的古文內容,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與金水湯相關的資訊:
- 《辨證錄》陳士鐸:記載了金水湯的組成及其用於治療喉癬的應用。書中描述喉癬的症狀為先癢後痛,咽喉乾燥,並指出此病是由於“咽喉之地,豈容生蟲”所致。此處的“蟲”應理解為泛指致病因素,而非實指寄生蟲。陳氏認為金水湯可用於治療此症。
- 《痘治理辨》汪機:主要討論痘症的病理機制,並未直接提及金水湯。但文中提到“使氣和於上,血附於下,尊卑之道不失,五內百脈固若金水湯”,這裡以“金水湯”比喻氣血調和、臟腑功能正常之狀態。
金水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辨證錄》的記載,金水湯主要用於治療喉癬,症狀包括:
- 咽喉先作癢,面紅耳熱
- 咽喉乾燥,需頻繁吞嚥唾液
- 久則成形作痛,變為楊梅之紅瘰,或痛或癢
金水湯治療原理分析
金水湯由以下藥物組成:
- 熟地黃:一兩
- 山茱萸:一兩
- 天門冬:三錢
- 地骨皮:三錢
- 牡丹皮:三錢
- 沙參:五錢
結合各藥物的功效,可以推測金水湯的治療原理如下:
- 滋陰補腎:熟地黃、山茱萸滋陰補腎,從根本上調理人體陰陽平衡。腎為水臟,主生殖、藏精,與咽喉關係密切。腎陰充足,則能上濟心火,滋養咽喉。
- 潤肺降火:天門冬潤肺降火,清熱生津。肺與咽喉相表裡,肺熱可循經上擾咽喉。天門冬清潤肺金,使肺氣肅降,則咽喉得潤。
- 清熱涼血:地骨皮、牡丹皮清熱涼血,解毒消炎。地骨皮尤能清虛熱,牡丹皮則能活血化瘀,涼血退熱。二者合用,可清除咽喉之熱毒,改善局部紅腫疼痛。
- 滋陰潤燥:沙參滋陰潤燥,養胃生津。沙參甘寒,能滋養肺胃之陰,緩解咽喉乾燥的症狀。
綜上所述,金水湯通過滋陰補腎、潤肺降火、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等作用,達到治療喉癬的目的。它不僅針對咽喉局部的症狀,更從整體上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恢復臟腑功能的協調。
此外,從《痘治理辨》中“五內百脈固若金水湯”的比喻來看,金水湯也象徵著一種氣血調和、臟腑功能正常的理想狀態,這與金水湯滋陰補腎、清熱降火的功效相吻合。
傳統服藥法
熟地1兩,山茱萸1兩,天門冬3錢,地骨皮3錢,丹皮3錢,沙參5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腎陰虧虛、津液不足所致的咽喉乾燥、疼痛。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陰過度,導致水濕內停。
- 本方有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水湯, 出處:《辨證錄》卷三。 組成:熟地1兩,山茱萸1兩,天門冬3錢,地骨皮3錢,丹皮3錢,沙參5錢。 主治:全不生水,腎陰涸竭,咽喉乾燥,久而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