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脾散
SHAO P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三(寶慶新增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燒脾散方中加入赤芍,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涼血: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燒脾散治療的是脾胃濕熱證,赤芍可清熱涼血,緩解脾胃因濕熱所致的灼熱疼痛。
- 疏肝解鬱: 赤芍能疏肝解鬱,調暢氣機。脾胃濕熱往往與肝氣鬱結相關,赤芍可疏肝理氣,使肝氣疏通,達到治本之效。
燒脾散中加入乾薑,主要是因為乾薑具有溫中散寒、燥濕健脾的功效。
脾胃為後天之本,喜溫惡寒。若脾胃虛寒,則容易出現脘腹冷痛、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可溫中散寒,促進脾胃陽氣升發,增強脾胃消化功能。
此外,乾薑還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可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改善脾虛濕困的症狀。因此,在燒脾散中加入乾薑,可以起到溫中散寒、燥濕健脾的作用,有效改善脾胃虛寒所致的各種症狀。
燒脾散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其 溫中散寒、止嘔消食 的功效。
高良薑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消食、解表發汗等作用。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凝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高良薑可以溫中散寒,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此外,高良薑還能解表發汗,對於寒邪外襲所致的感冒發熱、惡寒發熱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總而言之,高良薑的加入,可以增強燒脾散的溫中散寒、止嘔消食功效,提高其治療效果。
燒脾散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燒脾散藥性偏燥熱,甘草性甘平,可緩解藥物燥熱之性,防止過度傷陰,並調和諸藥,使藥效協調,降低藥物毒副作用。
- 補益脾胃,增強藥效:甘草入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功效。燒脾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濕阻中焦引起的疾病,甘草的補益脾胃作用,可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作用於病竈。
總之,甘草在燒脾散中起著調和藥性、緩解毒性、補益脾胃的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主治功效
燒脾散,中藥方劑,主要成分為赤芍、乾薑、高良薑、甘草。主治功效為脾胃虛弱,久寒積冷,心氣腫痛,冷痰翻胃,臍腹刺痛,嘔吐惡心,不思飲食,及婦人血氣攻刺,腹脅撮痛等症。
1.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赤芍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3. 乾薑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4. 高良薑
高良薑性溫、味辛,歸脾、胃、膽經,具有溫中祛寒、燥濕止痛、溫中止嘔、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等功效。
總結
燒脾散是中藥方劑,主要成分為赤芍、乾薑、高良薑、甘草。主治功效為脾胃虛弱,久寒積冷,心氣腫痛,冷痰翻胃,臍腹刺痛,嘔吐惡心,不思飲食,及婦人血氣攻刺,腹脅撮痛等症。
傳統服藥法
乾薑(炮)、厚朴(薑炒)、草果仁、縮砂仁、神曲(炒)、麥芽(炒)、陳皮、高良薑、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3錢,熱鹽湯點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燒脾散, 出處:《醫方大成》卷三引《濟生》。 組成:乾薑(炮)、厚朴(薑炒)、草果仁、縮砂仁、神曲(炒)、麥芽(炒)、陳皮、高良薑、甘草(炙)各等分。 主治:飲啖生冷果菜,停留中焦,心脾冷痛。老人霍亂吐瀉。
燒脾散, 出處:《局方》卷三(寶慶新增方)。 組成:赤芍藥6兩半,乾薑(炮)6兩半,良薑(油炒)10兩,甘草(炙)4兩。 主治:脾胃虛弱,久寒積冷,心氣腫痛,冷痰翻胃,臍腹刺痛,嘔吐惡心,不思飲食;及婦人血氣攻刺,腹脅撮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