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烏薑散中使用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止嘔止瀉: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烏薑散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乾薑的溫暖特性可以驅散寒邪,溫暖脾胃,緩解嘔吐、腹瀉等症狀。
- 助藥力,增效作用:乾薑具有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藥效的作用。烏薑散中其他藥物多為寒涼藥,而乾薑的溫性可以平衡藥性,幫助其他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烏薑散方中加入高良薑,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溫中散寒、止嘔止瀉:高良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之效。烏薑散主治寒邪犯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而高良薑正好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達到止嘔止瀉的效果。
- 配合烏藥、生薑:烏薑散中含有烏藥、生薑等藥物,這些藥物同樣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與高良薑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烏藥溫中理氣,生薑溫中止嘔,高良薑則溫胃散寒,三者合用,更能有效改善寒邪犯胃所致的症狀。
主治功效
烏薑散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 乾薑(一兩)
- 高良薑(一兩)
炮製方法
將乾薑與高良薑銼細,一同炒至紫色,再研磨成細末。
用法
每次服用二錢,於發作前用熱酒調服。
主治
瘧疾。
治療原理
烏薑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對瘧疾病機的認識。瘧疾在中醫中屬於「外感病」範疇,多因感受瘧邪,導致正氣與邪氣交爭,營衛失和,陰陽失調所致。其主要症狀為寒熱往來,發作有時。
烏薑散中:
- 乾薑:辛熱,入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功效。在此方中,乾薑主要發揮溫中散寒,祛除體內寒濕之邪的作用,有助於驅除瘧邪,恢復脾胃運化功能。
- 高良薑:辛熱,入脾、胃經。具有溫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在此方中,高良薑與乾薑協同作用,加強溫中散寒之力,並能緩解瘧疾引起的胃脘疼痛等症狀。
兩者合用,共奏溫中散寒,驅除瘧邪之功。通過溫陽散寒,可以振奮體內陽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達到治療瘧疾的目的。熱酒調服,則可借助酒的溫通之性,促進藥效的發揮,加速藥物在體內的運行。
古籍依據
《雞峰普濟方》載:「烏薑散,治瘧。乾薑、良薑(各一兩並銼同炒紫色)。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未發前熱酒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烏薑散, 出處:《雞峰》卷十四。 組成:乾薑1兩,高良薑1兩。 主治:瘧疾。
烏薑散, 出處:《證類本草》卷十引《孫兆口訣》。 組成:川烏頭、乾薑各等分。 主治:陰毒傷寒,手足逆冷,脈息沉細,頭疼腰重;兼治陰毒咳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