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壺散

BING HU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8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8.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50%
胃經 50%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冰壺散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止痛: 高良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冰壺散主治寒凝氣滯所致的胸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高良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2. 調和藥性: 冰壺散中其他藥物如薄荷、柴胡等,性偏寒涼,加入高良薑可起到溫和藥性、防止寒涼之氣傷及脾胃的作用,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副作用。

主治功效


冰壺散主治功效分析

冰壺散,其主要成分為高良薑,古籍記載其主治多與霍亂吐利相關,並兼治腹痛氣惡等症狀。以下根據古籍內容分析其治療原理:

一、治療霍亂吐利:

多部醫書皆指出冰壺散可用於治療「霍亂吐利不止」,如《雞峰普濟方》明確記載「治霍亂吐瀉不止」。《奇效良方》亦提及「治備急霍亂,吐利不止。」,此類症狀多為急性腸胃功能紊亂,上吐下瀉,病勢急迫。冰壺散以高良薑為主藥,其性味辛熱,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功。

  • 溫中散寒: 高良薑辛熱之性,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對於因寒邪侵襲導致的胃腸功能紊亂,如霍亂之吐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行氣止痛: 高良薑能行氣止痛,可緩解因腸胃氣機不暢導致的腹痛、腹脹等不適。

古籍中亦有提到將高良薑煎煮後服用,也說明高良薑是治療此類病症的關鍵藥材。

二、治療腹痛氣惡:

《奇效良方》中記載「亦治腹痛氣惡」,並提到可將高良薑「火炙令香焦,三兩打破,以酒一升,煮三四沸,頓服」。這說明高良薑不僅能治療霍亂吐瀉,對於腹痛及腹部氣機不暢亦有療效。

  • 氣機不暢: 腹痛氣惡可能與氣機阻滯有關,高良薑的辛散溫通之性,能促進氣血運行,解除氣滯,從而緩解腹痛。

三、其他應用:

《聖濟總錄》記載冰壺散「治中暍,解暑毒煩躁」,說明高良薑可能具有一定的解暑作用,可用於緩解因暑熱引起的煩躁等症狀。而《濟世全書》則提及冰壺散「洗一切眼疾,不問腫痛癢爛,昏花翳障」,這可能是因為高良薑具消炎解毒之功,對某些眼疾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此部分與前述霍亂吐瀉病症關聯性不高。

總結:

冰壺散以高良薑為君藥,主要針對因寒邪侵襲或腸胃功能紊亂導致的霍亂吐利、腹痛氣惡等症狀。其治療原理主要在於高良薑的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功效。古籍中提到不同的劑型和服法,如水煎、酒煮、研末等,都顯示高良薑在不同情況下的應用靈活。其治療霍亂吐利,主要是針對因寒邪、濕邪等因素引發的急性腸胃功能紊亂,利用高良薑的溫熱之性,以達到驅寒止痛、恢復腸胃功能的目標。

傳統服藥法


不灰木半兩(燒),玄精石半兩(生研),金星石半兩,銀星石半兩,馬牙消(生)半兩,甘草(炙,銼)1兩,消石1分。
解暑毒。
上各為散,先將甘草鋪在銚內,次入諸藥,炒良久,移放地上,以銚冷為度,重研過。
每服1錢匕,新汲水調下,或生薑汁水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上吐下瀉腹痛胰臟炎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腹瀉心情煩燥

相同名稱方劑


冰壺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 組成:良薑(火炙個焦香)3兩。 主治:霍亂吐利不止;亦治腹痛氣惡。

冰壺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組成:不灰木半兩(燒),玄精石半兩(生研),金星石半兩,銀星石半兩,馬牙消(生)半兩,甘草(炙,銼)1兩,消石1分。 主治:解暑毒。主治:中渴煩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