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回香草散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高良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方中若出現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高良薑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症狀。
2. 助藥力:高良薑味辛,能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回香草散中的其他藥物如香附、沉香等,皆偏於芳香行氣,高良薑的加入可以增強藥力,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回香草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鼻痔」,即鼻腔內生長的赘生物(類似現代醫學的鼻息肉或良性腫瘤)。古代醫家認為,鼻痔多因肺經濕熱、氣血瘀滯或風邪蘊結所致,症見鼻塞、嗅覺減退,甚則息肉垂出鼻外。本方以「外用吹鼻」之法,使鼻痔自然脫落,屬局部祛腐消痔之劑。
二、組成與藥性分析
回香草(推測為「茴香草」之異名)
- 性味:辛溫,香烈。
- 功效:傳統用於散寒止痛、化濕開竅。其辛香之性可通竅散結,溫性助行氣血,局部外用可能具刺激黏膜、促進血流之效,使痔體萎縮。
高良薑
- 性味:辛熱。
- 功效:溫中散寒、破氣行血。外用時,其辛辣成分(如揮發油)能刺激黏膜充血,或促使局部組織收斂脫落。
三、方義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對協同
- 兩藥皆辛溫走竄,合用強化「通竅—散結」之力。回香草偏芳香透達,高良薑偏溫通破滯,共奏行氣活血、化瘀消痔之效。
外用機轉
- 辛香開竅:藥末吹鼻,刺激鼻黏膜神經反射,可能引發噴嚏或分泌物增加,間接鬆動痔根。
- 溫散腐蝕:高良薑的辛辣成分可能輕度腐蝕痔體表面,回香草助藥性滲透,促使痔體血運受阻而自然脫落。
- 引邪外出:古人認為辛溫能「發散風濕」,局部應用可引滯留之邪氣外透,符合「結者散之」的治則。
四、推衍應用
此方體現古代「簡便外治」思維,針對鼻痔的「瘀滯」病機,以局部藥性刺激為主,先使痔體萎軟,再配合「取法」(如鉤割等手法)完整摘除。現代可進一步探究其成分是否具抗增生或局部麻醉作用。
傳統服藥法
回香草、高良薑各等分。
曬乾為末。
用此先吹鼻痔上兩次。片時許,隨後方行取法,其痔自然易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回香草散, 出處:《外科正宗》卷四。 組成:回香草、高良薑各等分。 主治:鼻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