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越桃散

神效越桃散

SHEN XIAO YUE T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保命集》卷中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中性 (1.04)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8%
肺經 14%
三焦經 14%
心經 14%
肝經 14%
脾經 14%
胃經
肺經
三焦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越桃散中加入梔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梔子味苦寒,性涼,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抑制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發揮清熱解毒的協同作用。
  2. 降火止痛:梔子能降肺火、胃火,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疼痛,如咽喉腫痛、牙痛等,有較好的緩解作用。同時,梔子的清熱解毒作用也能減輕炎症反應,進一步緩解疼痛。

因此,神效越桃散中加入梔子,有助於提升方劑的清熱解毒、降火止痛功效,達到更好的療效。

「神效越桃散」方劑中加入「高良薑」,主要是基於其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

高良薑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其辛溫之性可溫中散寒,驅除體內寒邪,有助於改善因寒邪入侵引起的嘔吐、腹瀉等症狀。同時,高良薑還有止嘔止瀉的功效,可以緩解胃腸不適,促進消化。

因此,在「神效越桃散」中加入高良薑,可起到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效越桃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所治「諸下痢之後,陰陽交錯,不和之甚」,意指久痢或暴痢傷及腸胃氣血,導致氣機升降失司,寒熱錯雜。其核心證候為「小便利而腹中虛痛不可忍」:

  1. 小便利-提示下痢後津液流失,但膀胱氣化未阻,此處「虛」字凸顯正氣耗傷,然非純虛證。
  2. 腹中虛痛-非實邪壅滯之劇痛,乃陰陽失和、寒熱互結所致絞痛,其「不可忍」強調痛勢急迫,屬虛中夾滯之象。
    此證病機關鍵在於痢後中焦樞機不利,寒熱不調,氣血失和,故需寒熱並調、行氣止痛。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僅 大梔子(即梔子)、高良薑 二味等分配伍,一寒一溫,相反相成:

  1. 梔子(大梔子)

    • 性味苦寒,歸心、肺、三焦經,傳統用於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 在此方中取其「通」性:
      • 清鬱熱:痢後殘留濕熱伏於腸絡,梔子可透發鬱火。
      • 解鬱結:其性輕揚,能宣透氣機鬱滯,緩解腹痛之「不通則痛」。
  2. 高良薑

    • 性味辛熱,歸脾、胃經,為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要藥。
    • 針對「虛痛」而設:
      • 溫中焦:痢後中陽受損,寒從內生,良薑可暖土散寒。
      • 行氣滯:辛香走竄,能破除氣滯,與梔子協同調暢氣機。

寒熱並用之妙

  • 梔子制約良薑之燥熱,防其助火;良薑中和梔子之寒涼,防其傷陽。
  • 二者相配,形成「辛開苦降」之勢,契合「陰陽交錯」病機:
    • 梔子從上清降,良薑從中溫運,使氣機升降復常,腹痛自止。
  • 「米飲或酒調服」:米飲益胃氣,酒行藥勢,助藥力速達病所。

總括
此方以簡馭繁,通過寒熱並調、升降相因,針對痢後寒熱互結、氣機逆亂之腹痛,展現中醫「相反相成」的配伍智慧。其「神效」之名,正在於直擊「陰陽不和」之本源,非單純止痛可比。

傳統服藥法


大梔子3錢,高良薑3錢。
上和勻。
每服3錢,米飲或酒調下。其痛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越桃散, 出處:《保命集》卷中。 組成:大梔子3錢,高良薑3錢。 主治:諸下痢之後,陰陽交錯,不和之甚,小便利而腹中虛痛不可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