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露湯

XIAN L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寒 (0.7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心經 20%
脾經 17%
胃經 12%
肝經 8%
大腸經 8%
腎經 3%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仙露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潤肺: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仙露湯主要用於治療肺燥津傷、咳嗽少痰、咽乾口渴等症狀,麥門冬可以滋潤肺燥,生津止渴,緩解咽乾等症狀。
  2. 清熱除煩: 麥門冬還有清熱除煩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心煩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仙露湯中往往加入其他清熱解毒的藥材,麥門冬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增強方劑的清熱除煩功效。

仙露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固護元氣,止汗止瀉: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止汗、益氣生津、固腎止瀉之效。仙露湯多用於治療氣陰兩虛、自汗盜汗、脾虛泄瀉等症,五味子可補益肺腎之氣,收斂固澀,有助於改善汗出不止、腹瀉不止等症狀。

二、增強藥效,相輔相成:仙露湯中常配伍其他滋陰潤肺、益氣補腎之藥,如麥冬、生地、黃芪等。五味子與這些藥物相配伍,可增強藥效,起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氣陰兩虛、脾腎不足等病證。

仙露湯中包含川貝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仙露湯主要用於治療風熱咳嗽,痰多粘稠,咽喉腫痛等症,川貝母可以清熱化痰,使痰液稀薄,易於咳出。
  2. 止咳平喘: 川貝母能降氣止咳,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仙露湯中配伍其他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藥材,與川貝母共同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咳嗽、喘息等症狀。

仙露湯中包含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性溫,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仙露湯常用於治療痰飲咳喘、胸悶氣促、胃脘脹滿等症,而半夏可降逆氣,止嘔逆,改善痰飲停滯所致的症狀。
  2. 燥濕化痰: 半夏性燥,善於燥濕化痰,可祛除痰飲停滯於肺、胃等部位所造成的病症。仙露湯常用於治療痰多咳嗽、胸悶氣短等症,半夏可幫助化解痰液,利於氣機疏通,改善呼吸道症狀。

仙露湯中包含側柏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側柏葉性涼,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其能清泄肺熱,散瘀止血,對於因熱毒蘊結導致的咽喉腫痛、咳嗽痰黃、口舌生瘡等症,可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止血生肌: 側柏葉同時具有止血生肌的作用。其可用於治療外傷出血、燒傷燙傷、皮膚潰爛等症,加速傷口癒合,促進組織再生。

因此,仙露湯中加入側柏葉,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作用,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仙露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仙露湯中可能包含多種藥材,其性味各異,甘草可以緩和藥性,防止藥物相互拮抗,使藥效更加協調。
  2. 增強藥效: 甘草本身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等作用。加入甘草可以增強藥效,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同時,甘草還能減輕其他藥材的毒副作用,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仙露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肝陽上亢: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解疼痛等功效。仙露湯主治肝陽上亢所致的目赤腫痛、頭脹痛、口乾舌燥等症,白芍能清熱涼肝,平抑肝陽,緩解肝火上炎所致的症狀。
  2. 滋陰養血: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的作用,能滋養肝血,緩解肝陰不足所致的目赤腫痛、頭昏眼花等症。仙露湯中加入白芍,可以起到滋陰養血、緩解肝陰不足的作用,使治療效果更加全面。

仙露湯中加入杏仁,主要原因在於其潤肺止咳功效。杏仁性平味苦,入肺經,具有宣肺、降氣、止咳、潤腸之效。對於因肺燥熱而引起的咳嗽、痰粘難咳、咽喉乾燥等症狀,杏仁可有效緩解。

此外,杏仁亦可潤腸通便,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有助於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達到治療目的。因此,仙露湯中加入杏仁,是根據其藥性與藥理作用,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仙露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籍記載,仙露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1. 火洩金刑之衄血:

  • 病因病機: 《醫學摘粹》指出,衄血(鼻出血)是由於相火(體內陽熱之氣)過盛,上炎灼肺(金),導致肺絡受損,血溢於上,不循經絡而外洩。
  • 治療原理: 仙露湯方中,麥門冬、川貝母、杏仁潤肺止咳,清肺熱;白芍養血柔肝,緩解肝火;側柏葉涼血止血;五味子補腎益氣,收斂止汗,防止血further外溢;甘草調和諸藥,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共奏清肺熱、涼血止血之功,從而治療火洩金刑之衄血。

2. 暑溫:

  • 病因病機: 《醫學衷中參西錄》提到,暑溫是發生在夏季的溫病,由於感受暑熱之邪,導致體內熱盛。其特點是發熱,脈洪長,口渴喜飲涼水。
  • 治療原理: 仙露湯中,石膏、玄參、連翹、粳米皆為清熱之品。石膏清瀉陽明經熱,玄參滋陰降火,連翹輕清宣透,粳米清熱養胃。四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生津止渴之功,從而治療暑溫。張錫純認為,本方與白虎湯均為治療陽明經熱之方,但白虎湯更重於清瀉陽明腑熱,而仙露湯則更重於清瀉陽明經熱。
  • 加減應用: 若暑熱兼有表證,可加葛根、黃連、黃芩以解表清熱;若熱盛傷津,可加生地、知母以養陰清熱。

3. 陽明經熱:

  • 病因病機: 《醫學衷中參西錄》認為,陽明經熱證表現為心中煩熱,喜飲涼水,但未至燥渴,脈象洪滑,舌苔白厚或白而微黃,或有時背微惡寒。
  • 治療原理: 仙露湯以玄參易知母,去甘草,加連翹,使藥性輕清,善走經絡,以解陽明在經之熱。方中粳米清和甘緩,能逗留金石之藥於胃中,使之由胃輸脾,由脾達肺,藥力四布,經絡貫通。
  • 與白虎湯之比較: 白虎湯為陽明腑病之藥,兼治陽明經病,而仙露湯則為陽明經病之藥,兼治陽明腑病。

4. 上焦煩熱:

  • 病因病機: 《醫學衷中參西錄》指出,上焦煩熱太甚,可由外感或誤治引起,表現為煩躁無汗,脈洪滑。
  • 治療原理: 仙露湯重用石膏清熱瀉火,佐以玄參、連翹等清熱解毒之品,可有效治療上焦煩熱。
  • 服用方法: 對於上焦煩熱,張錫純強調應重劑緩投,徐徐飲下,以防藥過病所,損傷下焦。

總結:

仙露湯以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為主要功效,適用於治療火熱內盛引起的各種病症,尤其擅長治療肺熱咳嗽、衄血、暑溫、陽明經熱等。其組方精妙,配伍嚴謹,臨牀應用療效顯著,是中醫臨牀常用之良方。

傳統服藥法


麥冬3錢,五味1錢,貝母2錢,半夏3錢,柏葉3錢,甘草2錢,芍藥3錢,杏仁3錢。
"若上熱非盛,而衄證時作,則全因中下濕寒,當加乾薑、茯苓溫燥之藥;若大衄之後,氣泄陽亡,厥逆寒冷,宜加參、耆、薑、附以續微陽,清潤之藥切不可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生津、止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火泄金刑之衄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寒。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胃痛等。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本方。

相關疾病


怕冷牙齦出血舌苔白膩

相同名稱方劑


仙露湯, 出處:《四聖心源》卷四。 組成:麥冬3錢,五味1錢,貝母2錢,半夏3錢,柏葉3錢,甘草2錢,芍藥3錢,杏仁3錢。 主治:火泄金刑之衄血。

仙露湯, 出處:《醫學衷中》上冊。 組成:生石膏(搗細)3兩,玄參1兩,連翹3錢,粳米5錢。 主治:寒溫陽明證,表裏俱熱,心中熱,嗜涼水,而不至燥渴,脈象洪滑,而不至甚實,舌苔白厚,或白而微黃,或有時背微惡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