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玉盤散方劑中包含糯米,主要原因如下:
- 固澀止瀉: 糯米性溫,味甘,具有補脾益氣、固澀止瀉的功效。對於脾虛泄瀉,或因飲食不節引起的腹瀉,糯米能起到收斂止瀉的作用。
- 調和藥性: 糯米性溫和,能調和藥性,避免其他藥材過於寒涼或燥烈,使藥性更平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玉盤散方劑中包含皁莢,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用特性:
- 消腫止痛: 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皁苷成分可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腫脹疼痛,對於外傷、跌打損傷引起的腫痛有較好療效。
- 活血化瘀: 皁莢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玉盤散中加入皁莢,可以起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外傷腫痛等病症。
玉盤散方劑中包含楮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楮實味甘性寒,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楮實能有效改善。玉盤散常用於治療水濕內停導致的皮膚病變,而楮實的利水消腫作用能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病症。
2. 清熱解毒:楮實亦具清熱解毒之功,能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濕疹等疾病。玉盤散中加入楮實,可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清熱解毒之力,達到更好的療效。
玉盤散中加入白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止血生肌:白芨性寒,味甘苦,入肺、胃經,具有止血、生肌、消腫止痛的功效。玉盤散常用於治療外傷出血、潰瘍、燒傷燙傷等,白芨的止血生肌作用能有效促進創面癒合,加速傷口修復。
- 清熱解毒:白芨也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等症也有效。玉盤散中可能還包含其他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藥材,白芨的加入能加強整體的清熱解毒效果。
玉盤散中加入白蘞,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利水滲濕: 白蘞性寒,味甘,入肺、脾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玉盤散以清熱利濕為目的,白蘞能幫助排除體內濕熱,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 解毒消腫: 白蘞對於毒蛇咬傷、疔瘡腫毒等病症也有一定的療效,可以起到解毒消腫的作用。玉盤散中加入白蘞,可以加強方劑的解毒功效,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病症。
玉盤散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風散寒,通竅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玉盤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頭痛、鼻塞流涕、齒痛等症,白芷的藥性可以有效驅散風寒,通暢鼻竅,緩解疼痛。
- 昇陽舉陷,止汗止瀉: 白芷還具有昇陽舉陷、止汗止瀉的作用。玉盤散中常與其他藥材配合,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虛下陷、汗多等症,白芷的功效可以有效提升陽氣,固護脾胃,止汗止瀉。
綜上,白芷在玉盤散中的應用,充分發揮其疏風散寒、通竅止痛、昇陽舉陷等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玉盤散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玉盤散多用於治療脾虛濕盛、腹瀉、水腫等症,而白朮可補脾益氣,燥濕止瀉,利水消腫,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病目的。
- 配伍協調,增強療效:玉盤散中常配伍茯苓、澤瀉等藥物,白朮與之相配,既能補脾益氣,又能利水滲濕,使藥效更加協調,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同時,白朮也能起到調節藥性,防止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烈,保護脾胃的作用。
玉盤散中加入藁本,主要是基於其疏風散寒、止痛的功效。
藁本味辛、性溫,歸肝、脾經,具有散風寒、止痛、解表的作用。其揮發油中的藁本內酯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能有效緩解風寒引起的頭痛、頭暈、鼻塞等症狀。
玉盤散常用於治療風寒頭痛、鼻塞流涕、齒痛等症,藁本的加入能有效驅散風寒、止痛,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發揮更好的療效。
玉盤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玉盤散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川芎的加入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疏通經絡: 川芎性溫,可溫通經絡,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促進局部組織的恢復。玉盤散中加入川芎,有助於疏通經絡,減輕局部瘀滯,改善病症。
玉盤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其辛溫發散、通竅止痛之效。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解表、溫肺止咳、通竅止痛之效。玉盤散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流涕、頭痛等症,而細辛可發散風寒,通鼻竅,緩解頭痛,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療效。此外,細辛可溫肺化痰,對於伴隨痰多的患者也有輔助作用。總之,細辛在玉盤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助於提高藥效,使患者更快康復。
玉盤散中包含甘松,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開竅醒神:甘松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能通達鼻竅,使人神志清醒,有助於治療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玉盤散為治療神志昏迷的常用方劑,甘松的加入有助於提升方劑的醒神效果。
- 行氣止痛:甘松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疏通經絡,解除氣滯血瘀,緩解疼痛。玉盤散中常與其他具有行氣止痛功效的藥物配合使用,如川芎、白芷等,共同發揮行氣止痛的作用,治療頭痛、頭昏等症狀。
玉盤散中加入零陵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零陵香性辛溫,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玉盤散主治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月經不調等症,而零陵香的加入能有效疏通肝氣,緩解疼痛,改善症狀。
- 溫脾散寒,止瀉止痛: 零陵香還具有溫脾散寒、止瀉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入侵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零陵香能溫中散寒,緩解腸胃不適。玉盤散中加入零陵香,可增強其溫脾散寒的作用,更好地治療相關病症。
玉盤散中包含檀香,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清心安神: 檀香氣味芬芳,能平心靜氣,安神定志,有助於緩解因心神不寧、煩躁不安引起的失眠、健忘等症狀。
- 行氣止痛: 檀香亦具行氣止痛之效,能疏通經絡,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
因此,玉盤散中加入檀香,可發揮其清心安神和行氣止痛的雙重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玉盤散主治功效分析
玉盤散主要用於洗面,具有治療風刺、頭痛、雀斑、粉刺等功效。
治療原理分析:
- **祛風止痛:**方中白芷、藁本、芎藭、細辛皆能發汗解表,祛風止痛,因此可用於治療風邪引起的頭痛。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皂莢具有清熱解毒、殺菌消炎的功效,可消除皮膚炎症,治療粉刺。白芨收斂生肌,有助於皮膚修復。
- **滋養潤澤:**糯米補氣養血、健脾益胃,可以滋養肌膚。楮實滋陰潤燥,可改善皮膚乾燥。
- **美白淡斑:**白蘞利水通淋、降火除濕,可能有助於改善面色。白芷、白朮皆有美白功效,可淡化雀斑。
- **調和諸藥:**甘松、零陵香、白檀香芳香辟穢,可以調和諸藥,並增加香氣。
- **外用洗面:**古代將藥物研成細末,加入澡豆等洗面用品,通過洗面時的按摩,促進藥物吸收,達到治療效果。
綜合來看,玉盤散的治療原理主要是通過祛風止痛、清熱解毒、滋養潤澤、美白淡斑等功效,改善面部皮膚問題,治療風刺、頭痛、雀斑、粉刺等病症。方中各藥物相互配合,協同增效,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古方中還提到了生薑汁調輕粉敷破處,以及白礬末酒調塗抹粉刺,也体现了中医外治法的应用。
傳統服藥法
糯米2升(浸,搗為粉,曬令極乾。若微濕則損香),黃明膠1斤(用牛皮膠半斤亦得,炙令通起,搗篩,余者皆炒作珠子,又搗取盡),皂角(去皮)2斤,乾楮實1升,白及1兩,白蘞1兩,白芷1兩,白朮1兩,藁本1兩,川芎1兩,細辛1兩,甘松1兩,零陵香1兩,白檀香1兩。
上為末,相合成澡豆。皂角末別入,看澡豆緊慢添減。以洗面不熾為度,藥末不可太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風刺、頭痛等症狀,但風寒外襲、表證未解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玉盤散, 出處:《瘍醫大全》卷十二。 組成:白牽牛1兩,甘松1兩,香附1兩,天花粉1兩,藁本5錢,白蘞5錢,白芷5錢,白附子5錢,宮粉白及5錢,大黃5錢,肥皂1斤(捶爛)。 主治:男婦面上雀斑,粉刺。
玉盤散, 出處:《百一》卷九。 組成:糯米2升(浸,搗爲粉,曬令極乾。若微濕則損香),黃明膠1斤(用牛皮膠半斤亦得,炙令通起,搗篩,餘者皆炒作珠子,又搗取盡),皂角(去皮)2斤,乾楮實1升,白及1兩,白蘞1兩,白芷1兩,白朮1兩,藁本1兩,川芎1兩,細辛1兩,甘松1兩,零陵香1兩,白檀香1兩。 主治:風刺;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