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散

TAI Y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一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胃經 20%
腎經 13%
脾經 13%
心經 13%
膀胱經 13%
肺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太一散中包含附子,其主要原因在於:

  1. 溫陽散寒: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能溫陽補火,散寒止痛。太一散主要用於治療陽虛寒症,如脾腎陽虛、寒濕凝滯等,附子可溫補脾腎之陽,驅散寒邪,達到溫陽散寒的效果。
  2. 回陽救逆:附子具有回陽救逆之功效,對於陽氣衰微、脈微欲絕等危重症,附子可以起到回陽固脫的作用。太一散中加入附子,可以增強其回陽救逆的功效,更好地治療危重症。

太一散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太一散中包含多種藥材,性味各不相同,甘草可起到緩解藥性、協調各藥材作用的功效,避免藥性過於偏激,使藥效更平和、穏定。
  2.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緩解疼痛等功效。在太一散中,甘草不僅能調和藥性,還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太一散中加入石葦,主要基於其清熱利濕、止咳化痰的功效。

石葦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其清熱利濕的作用可有效緩解濕熱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而其止咳化痰的功效則能進一步消除呼吸道炎症,促進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功能。

因此,太一散中加入石葦,可起到清熱利濕、止咳化痰的雙重作用,對於濕熱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太一散中使用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太一散常用於治療熱病、高熱、神昏譫語等症,石膏可有效降低體溫,緩解熱病症狀。
  2. 解毒消腫: 石膏亦具有解毒消腫之效,能清解熱毒、消散腫脹。太一散若涉及熱毒攻心、咽喉腫痛等症狀,石膏可發揮其清熱解毒作用,緩解相關病症。

總而言之,石膏在太一散中扮演著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重要角色,使其能有效治療熱病、熱毒等相關病症。

太一散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排石之效。太一散主治濕熱蘊結,小便不利等症,滑石有助於清熱利濕,促進尿液排出,緩解症狀。
  2. 利水消腫: 滑石能利水消腫,對於因濕熱導致的腹脹、水腫等症,滑石能協助利水消腫,減輕症狀。

總而言之,滑石在太一散中發揮清熱利濕、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濕熱蘊結、小便不利等症狀。

主治功效


太一散,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主要成分包括附子、甘草、石葦、石膏、滑石。其主治功效為傷寒頭痛,即因傷寒而引起的頭痛症狀,多由外感風寒之邪所致,常見症狀有頭痛、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咳嗽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附子:性味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滑石:性寒味甘,歸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主治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等症狀,以及濕疹、痱子等症狀。內服可配車前子、木通等品,治療小便不利、淋滴澀痛等症狀,也可配茯苓、薏米、車前子等同用,治療濕熱引起的水瀉。外用可治療濕疹、痱子等症狀。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此外,石膏還能化腐生肌,用於治療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不過,使用石膏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石葦:中藥的傳統代功效囊括了止血、止咳化痰、清肺熱利咽、清熱涼血、祛風除濕、清熱利尿、通經絡等多重功效。這些功效源於石葦中含有的石葦苷、石葦醇等有效成分,這些成分能夠促進血小板聚集及凝固、增強血管壁強度、增多黏液、稠化痰液、刺激呼吸道上皮細胞分泌黏液、退熱止渴、消炎止痛、除濕祛風、增加腎小球過濾率、促進尿液排出,並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刺激神經系統的活動,綜合作用達到藥效。

總結:太一散的主要成分是附子、甘草、石葦、石膏、滑石,其主治功效為傷寒頭痛。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石葦具有止血、止咳化痰、清肺熱利咽、清熱涼血、祛風除濕、清熱利尿、通經絡等多重功效;石膏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滑石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這些成分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傷寒頭痛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川芎、石膏、藜蘆、甘草(生)各等分。
發散風壅,上清頭目。
上為細末。
每服少許,鼻內搐之。微嚏為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清熱利濕的功效,因此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正氣。

相關疾病


頭痛貝爾氏癱瘓癲癇麻痺原發性高血壓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顏面神經麻痺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太一散, 出處:《普濟方》卷四十五。 組成:川芎、石膏、藜蘆、甘草(生)各等分。 主治:發散風壅,上清頭目。主治:偏正頭疼。

太一散, 出處:《博濟》卷一。 組成:大附子1兩(炮,去皮臍),甘草半兩(生),石韋半兩(去毛),石膏2兩,滑石2兩。 主治:傷寒頭痛。

太一散, 出處:《直指小兒》卷一。 組成:天漿子(去殼,微炒)2錢,南星2錢,白附子(各微炮)2錢,天麻2錢,防風2錢,茯苓2錢,全蠍1錢,朱砂1錢,麝少許。 主治:胎驚。

太一散, 出處:《禦藥院方》卷一。 組成:獨活(去蘆頭)1兩半,續斷1兩,杜仲(炒去絲)1兩,肉桂(去皮)1兩,牛膝(酒浸1宿)1兩,黑附子(炮,去皮臍)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人參(去蘆頭)1兩,防風(去蘆頭)1兩,白芍藥1兩,當歸(去蘆頭)1兩,川芎1兩半,熟乾地黃1兩半,秦艽(去蘆頭土)1兩半,甘草(銼,炒)1兩半,細辛(去苗葉土頭節)1兩。 主治:陽明經虛,風邪客入,令人口眼喎斜,麻木不仁;及驚風癇窒,手足搐搦,不省人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