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三仁丸的組成中包含鬱李仁,主要是因為鬱李仁具有潤腸通便、化痰止咳的功效。鬱李仁是由梅樹的果實種子經過加工而成,其性味苦、微寒,能夠清熱解毒,特別適合用於濕熱所致的腸道不適。此外,鬱李仁還具備解渴、消腫的效果,對於因痰濕而引起的咳嗽或痰多的情況有良好的調理作用。
在三仁丸中,鬱李仁的加入能夠與其他成分相互協作,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在中醫理論中,鬱李仁屬於潤腸通便的藥材,適合用於治療便祕,特別是由於濕熱所導致的便祕症狀。因此,鬱李仁在三仁丸中的使用,不僅是為了調理腸道功能,還能促進全身的氣血平衡,讓患者整體健康得到改善。
三仁丸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潤腸通便: 杏仁性味甘苦平,入肺、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之功效。三仁丸以清熱利濕為主,但濕熱停留腸道,容易導致便祕,加入杏仁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濕熱,達到通便之效。
二、宣肺止咳: 杏仁還具有宣肺止咳的功效,對於痰多咳嗽者,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三仁丸主要針對濕熱證,而濕熱停滯肺部,亦可導致咳嗽痰多,杏仁的宣肺止咳作用,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改善肺部濕熱之症狀。
三仁丸中包含薏苡仁,主要是因為其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的功效。其利水滲濕作用,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改善水腫;健脾止瀉作用,則能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減輕腹瀉症狀。
在三仁丸中,薏苡仁與其他藥材如杏仁、白蔻仁、滑石等配合,共同發揮利水滲濕、清熱化痰、止瀉止痢的功效,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脾虛水停所致的腹瀉、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主治功效
三仁丸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
- 鬱李仁
- 杏仁
- 薏苡仁
古代主治
水腫喘急,大小便不利。
治療原理分析
《奇效良方》、《世醫得效方》、《嚴氏濟生方》、《濟陽綱目》、《古今醫統大全》
皆指出三仁丸用於治療水腫喘急,大小便不利的症狀。
- 鬱李仁:利水消腫,在此方中主要發揮利尿作用,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症狀。
- 杏仁:化痰止咳、平喘定驚,能夠緩解因水腫引起的喘急症狀。
- 薏苡仁:健脾除濕,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濕代謝,並能利尿消腫。
三藥合用,可利水消腫、止咳平喘,從而改善水腫喘急、大小便不利的症狀。
《類證治裁》、《腳氣治法總要》、《景岳全書》、《靈驗良方彙編》、《古今醫統大全》
提到三仁丸可用於治療便秘,特別是老人津液不足、大腸有熱、津液竭燥、大便秘澀的症狀。
- 鬱李仁:潤燥滑腸,有助於改善腸道乾燥、大便乾結的情況。
- 杏仁:潤肺通便,可以潤滑腸道,促進排便。
- 薏苡仁:健脾益胃,可以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間接改善便秘症狀。
特別地:
- 《本草撮要》、《本草備要》提到三仁丸可治虛秘。
- 《腳氣治法總要》指出三仁丸適用於老人津液少及素虛遇秘者。
- 《景岳全書》指出老人便結多屬血燥,三仁丸可選用。
- 《靈驗良方彙編》、《古今醫統大全》皆指出三仁丸可治療大腸有熱、津液燥、大便澀。
這些文獻都強調了三仁丸的潤腸通便作用,特別適用於虛性便秘和老人便秘。
總結
三仁丸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利水消腫:通過鬱李仁和薏苡仁的利尿作用,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水腫。
- 止咳平喘:杏仁可以緩解因水腫引起的喘急症狀。
- 潤腸通便:鬱李仁和杏仁具有潤燥滑腸的作用,能夠改善腸道乾燥、大便乾結的症狀,特別適用於虛性便秘和老人便秘。
- 健脾除濕:薏苡仁健脾除濕,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濕代謝。
綜合以上分析,三仁丸通過利水、潤腸、止咳、健脾等多重功效,達到治療水腫喘急、大小便不利,以及虛性便秘、老人便秘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柏子仁1兩,松子仁2兩,麻子仁3兩。
上研成膏,以蠟為劑。
每服半兩,嚼吃,米飲下;或為丸,如梧桐子大,隨虛實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三仁丸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服用三仁丸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服用三仁丸期間,應多喝水,以促進水液代謝。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三仁丸, 出處:《濟生》卷四。 組成:鬱李仁1兩,杏仁(炮,去皮尖)1兩,薏苡仁1兩。 主治:水腫喘急,大小便不利。
三仁丸, 出處:《腳氣治法總要》卷下。 組成:柏子仁1兩,松子仁2兩,麻子仁3兩。 主治:風虛老人津液少,大便秘滯,大腸有熱,津液燥竭,裏急後重,大便秘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