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提金散中包含罌粟殼,原因如下:
- 止痛止咳:罌粟殼含有嗎啡等生物鹼,具有鎮痛、止咳、安神等作用,可緩解患者的疼痛、咳嗽和失眠等症狀。
- 收斂固澀:罌粟殼具有收斂固澀之效,可減少分泌物、止瀉止痢,並可改善一些腸胃道疾病的症狀。
然而,由於罌粟殼是毒性藥物,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切勿自行使用。
提金散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收斂止瀉:烏梅性酸澀,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泄瀉、久瀉不止等症。提金散作為治療金瘡、跌打損傷的方劑,若患者因傷口感染或脾胃虛弱而出現腹瀉,烏梅便可發揮其收斂止瀉作用,幫助患者恢復。
2. 解毒止痛:烏梅味酸,具有解毒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口舌生瘡等症。提金散中加入烏梅,可幫助清熱解毒,減輕傷口感染帶來的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提金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提金散中多用辛燥之藥,甘草可緩解藥物的燥烈之性,使藥效更加平和,減少副作用。
- 增強療效:甘草與其他藥物配合,可以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與黃芪搭配,能增強補氣作用;與大黃搭配,能增強瀉下作用。提金散中甘草與其他藥物搭配,可以提高整體療效。
提金散方劑中包含陳皮,主要是基於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辛散之性,有助於理氣解鬱,疏肝和胃,緩解因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同時,陳皮的燥濕化痰功效,可針對脾虛濕困、痰濕阻肺所導致的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等症狀。因此,在提金散中加入陳皮,可起到調和脾胃、化痰止咳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的功效發揮。
提金散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之效。提金散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薄荷可清熱解毒,消炎止痛,輔助藥效。
- 疏散風熱:薄荷能疏散風熱,使人體恢復正常功能。提金散中常見配伍黃芩、連翹等清熱解毒藥物,薄荷的疏風散熱作用可以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滲透,提升藥效。
總而言之,薄荷在提金散中既能清熱解毒,又能疏散風熱,起到協同作用,幫助藥物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提金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久咳不已
治療原理分析:
從現有古文內容中,「提金散」出現了兩個不同的方劑組成:
方劑一: 滄鹽、屋檐爛草節。
方劑二: 罌粟殼、烏梅、甘草、陳皮、薄荷葉。
由於方劑一主治「大便閉塞,服藥不通」,與久咳無關,因此以下分析主要針對方劑二。
方劑二的藥物組成及其功效如下:
- 罌粟殼: 具有強力鎮咳作用,能直接抑制咳嗽中樞,並兼具止痛、收斂之效。是方中治療久咳不止的主要藥物。
- 烏梅: 性酸、澀,具有收斂肺氣、生津止渴的作用。與罌粟殼配伍,增強其斂肺止咳之功,並能緩解久咳傷津之症狀。
- 甘草: 調和諸藥,並能補脾益氣、祛痰止咳。在此方中,既可緩解罌粟殼的峻猛之性,又能增強補益之效。
- 陳皮: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可輔助治療久咳伴有的胸悶、痰多等症狀。
- 薄荷: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對於久咳兼有外感症狀者,有助於疏解表邪。
綜合分析:
「提金散」以罌粟殼為君藥,強力鎮咳;以烏梅為臣藥,收斂肺氣,並制約罌粟殼過度收斂;佐以甘草調和藥性、補益脾肺;陳皮理氣化痰;薄荷疏散風熱。諸藥合用,共奏斂肺止咳、理氣化痰之功。
從古文引述來看:
- 《古今名醫彙粹》和《未知書名》中提到「脈濡而弱者,為肺氣耗散,則宜斂之,非粟殼、訶子、烏梅酸澀之類,提金散、細辛五味湯之屬,則不能收斂肺氣。」 此段文字明確指出,對於肺氣耗散之證,宜用酸澀之品收斂肺氣,而「提金散」正符合此治療原則。
- 《育嬰家秘》中將「提金散」稱為「久咳不已經驗方」,並強調其為「劫劑」,意指藥力較強,能迅速控制症狀,也進一步說明「提金散」是以強效止咳為主要作用。
總結:
「提金散」主要通過斂肺止咳、理氣化痰的原理治療久咳不已。方中罌粟殼為主要止咳成分,其他藥物則起到輔助和調和作用。從古文引述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此方主要用於肺氣耗散型的久咳,且藥效較強。
傳統服藥法
罌粟殼(水潤,去筋膜,曬乾)2兩,烏梅(擇肥者,水洗,去核取肉,焙乾)7錢,甘草7錢,陳皮(去白)7錢,蘇薄荷葉2兩。
上為蜜丸,如圓眼大。
臥時含化1丸。
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提金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提金散, 出處:《育嬰秘訣》卷三。 組成:罂粟殼(水潤,去筋膜,曬乾)2兩,烏梅(擇肥者,水洗,去核取肉,焙乾)7錢,甘草7錢,陳皮(去白)7錢,蘇薄荷葉2兩。 主治:久咳不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