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疳消積丸

WU GAN XIAO J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寒 (0.8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胃經 18%
肝經 15%
心經 12%
肺經 12%
大腸經 9%
心包經 3%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腎經 3%
膀胱經 3%
脾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腎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五靈脂入五疳消積丸,乃取其消積化滯之功。

五靈脂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行氣消積,散瘀止痛。其藥性燥烈,善於消食積,且能行氣止痛,對於脾胃積滯,食積不化,腹痛脹滿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五疳消積丸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疳積,而疳積多因脾胃虛弱,食積不化所致,五靈脂加入其中,有助於消食化積,健脾和胃,進而緩解疳積症狀。

五疳消積丸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補血益氣,活血化瘀: 五疳病症常伴有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導致面色蒼白,體虛乏力。當歸具有補血益氣,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氣血循環,增強脾胃功能,從根本上改善五疳症狀。
  2. 促進藥物吸收: 當歸性溫,味甘辛,具有行氣活血的作用,可以促進其他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和利用,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五疳消積丸中加入大黃,主要是利用其瀉熱通便、消積導滯的作用。

首先,五疳常伴有積滯腹脹,大黃苦寒瀉下,可清熱解毒,通利腸胃,促進積食排出,達到消積止痛的效果。

其次,大黃性寒,能清泄胃腸積熱,對於五疳常伴發的發熱、口渴、便祕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總之,大黃在五疳消積丸中的加入,旨在通過其瀉熱通便、消積導滯的功效,達到消解積滯、改善五疳症狀的目的。

五疳消積丸中包含檳榔,主要源於其消積化滯之效。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導滯、殺蟲等功效。

對於脾胃虛弱,積滯不消所致的五疳,檳榔可助於消食導滯,使積滯排出,達到健脾消積的效果。此外,檳榔還有殺蟲的功效,可針對因蟲積所致的疳疾,起到驅蟲的作用。因此,檳榔是五疳消積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成分。

五疳消積丸中加入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積化滯: 延胡索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消積散結的功效。五疳多因脾胃積滯、氣血瘀阻所致,延胡索可疏肝理氣,消積化滯,有助於緩解五疳的症狀。
  2. 活血化瘀: 延胡索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代謝廢物的排出,有助於消除五疳所致的局部腫痛和瘀血。

五疳消積丸中包含牽牛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 瀉下逐水消積化滯 的功效。

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 瀉熱通便 的作用,可有效清除腸道積熱,促進排泄。同時,牽牛子還能 消食化積,對於脾胃虛弱、食積不化、腹脹便祕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將牽牛子加入五疳消積丸中,可起到 清熱解毒、瀉下逐水、消食化積 的作用,對於治療五疳等兒童常見病症具有一定效果。

五疳消積丸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食化積: 山楂性酸,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對於五疳所致的食積停滯、脘腹脹滿等症狀,山楂能有效地促進消化,幫助脾胃運化食物,消除積滯。
  2. 活血化瘀: 山楂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氣血運行不暢,促進血液循環,進一步減輕五疳引起的脾胃失調,增強脾胃功能。

五疳消積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五疳消積丸多由多味藥材組成,各藥材性味不同,甘草性甘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防止藥物副作用的作用。

2. 補脾益氣:五疳消積丸主要針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兒童,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脾胃虛弱的症狀。

總而言之,甘草在五疳消積丸中起着調和藥性、補脾益氣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提升方劑的療效和安全性。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疳消積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小兒疳積。症見肌肉消瘦、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肚腹脹滿、飲食不節、脾胃失調等。

治療原理分析:

從古文記載來看,[五疳消積丸]的應用主要針對小兒疳積,其病機為脾胃虛弱,運化失司,飲食積滯,日久化熱生蟲。因此,治療原則為健脾消積,清熱殺蟲。

以下從古文內容分析其治療原理:

  1. 消積化滯:

    • 《幼科指南》中提到“先化其滯,用五疳消積丸治之”,明確指出該方劑的首要作用是消除積滯。
    • 《兒科要略》中將“消積之劑”如莪朮、三稜、檳榔、厚朴、麥芽、神麯等與五疳消積丸並列,說明這些藥物是該方劑的主要組成部分,具有消食化積的作用。
    • 《幼科心法要訣》、《萬氏家抄濟世良方》等方書中記載的五疳消積丸組成,均包含麥芽、山楂、神麯等消食導滯藥,以及三稜、莪朮、青皮、陳皮等理氣化積藥,進一步證實其消積化滯的功效。
  2. 健脾和胃:

    • 《兒科要略》指出“健運以扶持脾胃之劑,宜用白朮、雞內金、豆蔻、木香、砂仁之類”,並將五疳消積丸列為通治之方,暗示該方劑具有一定的健脾作用。
    • 《幼幼集》中提到“因食所傷脾氣弱……宜五疳消積丸”,說明該方劑適用於脾胃虛弱導致的食積。
  3. 清熱殺蟲:

    • 《兒科要略》將“清熱之劑”如黃連、胡黃連、淡芩、青皮、柴胡等,以及“殺蟲之劑”如使君子、蕪荑、川楝子、蘆薈等與五疳消積丸並列,提示該方劑具有清熱殺蟲的作用。
    • 《幼科心法要訣》中記載的五疳消積丸組成中包含黃連、膽草等清熱藥,以及蕪荑等殺蟲藥,證實其清熱殺蟲的功效。
  4. 綜合調理:

    •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中“五疳消積丸”歌訣提到“骨熱唇焦五臟疳……五疳消積肥兒劑”,說明該方劑能治療多種疳證,具有綜合調理的作用。
    • 《幼幼集》將五疳消積丸與挨積丸、香砂保安丸等並列,用於治療積聚之症,體現其綜合調理、消積化滯的功效。

總結:

[五疳消積丸]通過消積化滯、健脾和胃、清熱殺蟲等作用,達到治療小兒疳積的目的。方中消食導滯藥與理氣化積藥相伍,能有效消除飲食積滯;清熱藥與殺蟲藥相合,能清除體內積熱和寄生蟲;配合健脾和胃藥,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康復。

基於以上分析,[五疳消積丸]是一個以消積化滯為主,兼顧健脾和胃、清熱殺蟲的有效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小兒脾胃虛弱、飲食積滯所致的疳積證。

傳統服藥法


君子仁192兩,五靈脂(炒)192兩,當歸尾288兩,大黃288兩,檳榔192兩,玄胡(炙)192兩,黑白醜(炒)192兩,山楂288兩,甘草48兩。
消疳化積,開胃健脾。
上為細末,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每16兩用滑石細粉4兩為衣,闖亮。
每服5分,溫開水送下。週歲內酌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五疳消積丸有瀉下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如果出現嚴重的腹瀉、腹痛等症狀,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胰臟炎口臭牙齦潰爛疳積

相同名稱方劑


五疳消積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川黃連3錢,蕪荑3錢,龍膽草3錢,炒麥芽1兩,焦山楂1兩,廣陳皮1兩,炒神曲1兩。 主治:殺蟲消食。主治:小兒疳積,面黃肌瘦,牙疳口臭,腹大筋青,食少脹滿,蟲積腹痛。

五疳消積丸,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五。 組成:三棱6兩,蓬朮6兩,陳皮6兩,神曲(炒)4兩,麥芽(炒)4兩,青皮4兩,山楂(去核)4兩,蘿蔔子(炒)4兩,檳榔2兩,川楝子2兩。 主治:疳積。遍體生瘡,瀉痢,兼好吃土泥生米殼、炭煤、茶葉。

五疳消積丸,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君子仁192兩,五靈脂(炒)192兩,當歸尾288兩,大黃288兩,檳榔192兩,玄胡(炙)192兩,黑白醜(炒)192兩,山楂288兩,甘草48兩。 主治:消疳化積,開胃健脾。主治:小兒飲食無節,積滯不化,脾胃失調,肚大脹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