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芩湯

ZI QI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2%
肺經 17%
腎經 14%
心經 12%
大腸經 7%
小腸經 5%
心包經 5%
脾經 4%
膀胱經 4%
肝經 3%
膽經 3%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子芩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瀉火: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子芩湯主治熱毒蘊結,腸胃濕熱,導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黃芩可清熱解毒,瀉火除濕,緩解腸胃炎症,達到止痛止瀉的效果。

二、 涼血止血: 黃芩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可治療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子芩湯在清熱解毒的同時,也能止血止痛,有利於恢復腸胃功能。

子芩湯中包含知母,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知母味苦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子芩湯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心煩不寐、口舌生瘡等症,知母可清熱瀉火,降心火,使患者心煩、口渴等症狀得到緩解。
  2. 滋陰潤燥: 知母能滋陰潤燥,對於熱病耗傷陰液所致的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知母可起到滋潤津液,通便潤燥的作用。

總之,知母在子芩湯中起到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發揮治療熱病煩渴、心煩不寐等症的功效。

子芩湯中加入玉竹,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 子芩湯以清熱瀉火為主,但其中也可能存在燥熱之弊。玉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之效,可緩解子芩湯的燥性,保護脾胃,避免藥性過於峻烈。
  2. 配伍相宜: 玉竹與子芩湯中其他藥物相配,可增強藥效。例如,玉竹與黃芩、梔子等清熱藥物配合,可增強清熱瀉火之力,且能保護陰液,避免藥性過於寒涼傷陰。

子芩湯中加入淡竹葉,主要基於其清熱利濕、除煩解暑的功效。

淡竹葉性寒、味甘淡,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利尿除濕的功效。子芩湯主治熱病煩躁、口渴心煩、小便不利等症狀,淡竹葉的加入,可以加強清熱瀉火、利尿除濕的作用,並輔助子芩清熱解毒、利濕止瀉,共同達到治療熱病煩躁、口渴心煩、小便不利等症狀的效果。

子芩湯中包含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黃柏性寒,味苦,入心、肝、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子芩湯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分有熱、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目赤腫痛等症。黃柏可有效清解體內熱毒,並降低血分熱度,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2. 配合子芩,增強療效: 子芩性寒,味苦,善於清熱利濕,解毒消腫。黃柏與子芩相配,一寒一苦,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使療效更為顯著。

子芩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子芩味苦寒,可清熱瀉火,但過於寒涼易傷脾胃。甘草味甘性平,能緩解子芩的寒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傷及脾胃,使藥效更易發揮。
  2. 增強功效:甘草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生津的功效,與子芩搭配,能增強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的功效,並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主治功效


子芩湯

子芩湯是中藥方劑之一,組成包括黃芩、知母、玉竹、淡竹葉、黃柏、甘草等。

組成

  1. 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淡竹葉: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3.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4.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5.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6. 玉竹:性微寒、味甘,有養陰潤燥、清熱除煩的效果。

主治

子芩湯主治小兒的熱性下痢,症狀包括發熱、腹瀉、大便稀溏、口渴、煩躁不安等。

用法用量

子芩湯的用法用量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常用每天服用1-2次,每次5-10克。

禁忌

子芩湯不宜用於脾胃虛弱、腹瀉便溏者。

總結

子芩湯是中藥方劑之一,組成包括黃芩、知母、玉竹、淡竹葉、黃柏、甘草等。主治小兒的熱性下痢,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止瀉止痢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子芩12分,知母6分,女萎6分,竹葉(切)8分,黃柏4分,甘草(炙)4分。
上切。
以水2升,煮取1升,分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子芩湯, 出處:《外台》卷三十六引《古今錄驗》。 組成:子芩12分,知母6分,女萎6分,竹葉(切)8分,黃柏4分,甘草(炙)4分。 主治:小兒熱痢。

子芩湯,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八引《嬰孺方》。 組成:子芩4分,枳殼4分(炒),黃柏4分,石膏12分,竹葉1升,榉皮10分,人參7分。 主治:小兒大熱利,兼得渴,憎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