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兩補湯

QI XUE LIANG B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十二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胃經 16%
肺經 14%
心經 13%
腎經 12%
肝經 8%
膽經 3%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氣血兩補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功效顯著:人參為補氣藥材之首,能大補元氣,益氣復脈,適用於氣虛乏力、心悸氣短、面色蒼白等症狀。氣虛是氣血兩虛的根本,補氣能為血的生成提供充足的動力,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氣血雙補的效果。

2. 提升藥效:人參與其他補血藥材配伍,能起到引氣入血的作用,使補血藥材的功效更佳。同時,人參還能提升機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貧血等血虛症狀。

「氣血兩補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氣健脾: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有健脾補氣、益肺止咳的功效。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健運才能化生氣血,山藥能補脾益氣,有助於改善氣虛症狀。
  2. 滋陰養血:山藥亦有滋陰養血的功效,能滋補腎陰,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症狀。

因此,在「氣血兩補湯」中加入山藥,不僅能補益氣血,更能健脾益腎,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氣血兩補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運化: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安胎的功效。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健運,則氣血充足。白朮能健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使水谷精微轉化為氣血,從而達到補氣的效果。
  2. 補中益氣,扶正祛邪: 白朮能補中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禦外邪入侵。氣血充足,則正氣旺盛,更能抵抗疾病。

因此,白朮在氣血兩補湯中,能起到健脾益氣、補中益氣的作用,有助於提升機體整體功能,達到氣血雙補的效果。

氣血兩補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氣血兩補湯通常會包含多種藥材,而甘草可以將藥性相互調和,使藥效更協調,避免單一藥材過於偏激。
  2. 益氣健脾: 甘草本身具有益氣健脾的功效,能夠增強脾胃功能,使藥材更易於吸收和利用,進而提高氣血兩補湯的補益效果。此外,甘草還能緩解一些藥材的副作用,例如黃芪等補氣藥材可能引起口渴,甘草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

「氣血兩補湯」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其寧心安神、養血補肝的功效。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肝經,具有鎮靜安神、養血補肝的作用。氣血兩補湯旨在補益氣血,而心神安定、肝血充足則為氣血生化之源,故加入酸棗仁以滋養心肝,使氣血充盈,並促進整體的恢復與康復。此外,酸棗仁還可改善睡眠,緩解壓力,配合其他藥材,更能達到補氣血、寧心神的效果。

氣血兩補湯中使用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對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潤燥生津: 當歸還具有潤燥生津的功效,可改善因氣血不足引起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綜上所述,當歸作為氣血兩補湯的組成成分,可以有效地改善氣血不足的各種症狀,起到補血活血、潤燥生津的作用。

氣血兩補湯中加入砂仁,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消積: 砂仁性溫,味辛,具有行氣消積、健脾開胃之效。氣血兩補湯常用於氣血不足、脾胃虛弱者,砂仁的加入可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為氣血生化提供良好的基礎。
  2. 溫中止嘔: 砂仁可溫中散寒,止嘔消食,對於因脾胃虛寒而導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有助於提升整體療效,避免藥物吸收不良。

因此,氣血兩補湯中加入砂仁,可起到行氣健脾、溫中止嘔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補氣血的效果,使療效更加顯著。

氣血兩補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血柔肝: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結的作用。肝主血,氣血不足時,肝臟功能減弱,容易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白芍可滋養肝血,緩解肝氣鬱結,改善氣血不足的症狀。
  2. 緩解疼痛:白芍有鎮痛的作用,可緩解氣血不足引起的疼痛,例如頭疼、腹痛、腰膝痠痛等。氣血兩補湯常用於氣血不足、體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而白芍的加入,有助於緩解疼痛,提升藥效。

主治功效


出汗過多引發痙攣?補氣血、補六脈,中醫方劑「氣血兩補湯」來幫忙

出汗過多,可能導致痙攣的發生,中醫認為,這是氣血虛弱、六脈虛弱或浮大無力所致,可透過服用中藥方劑「氣血兩補湯」來改善。

「氣血兩補湯」由人參、山藥、白朮、甘草、酸棗仁、當歸、砂仁、白芍等中藥材組成,具有益氣補血、調和氣血、固表止汗、清熱解毒之效,可有效緩解出汗過多、痙攣等症狀。

各味藥材藥性功效

  • **人參:**益氣補血。
  • **山藥:**健脾益虛,生津止渴,補腎。
  •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酸棗仁:**安神生津,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適用情況

「氣血兩補湯」適用於出汗過多、痙攣、氣血虛弱、六脈虛弱或浮大無力等症狀。

使用方法

將各味藥材放入鍋中,加水煎煮30分鐘,即可服用。每日服用2次,早晚各一次。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婦女、兒童、有慢性疾病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 服用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服藥後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中藥方劑「氣血兩補湯」由人參、山藥、白朮、甘草、酸棗仁、當歸、砂仁、白芍等中藥材組成,具有益氣補血、調和氣血、固表止汗、清熱解毒之效,可有效緩解出汗過多、痙攣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少者,以山藥4-5錢炒黃代之),白朮錢半,甘草(炙)1錢,棗仁(炒)2錢,當歸(瀉者土炒)2錢,熟地(砂仁煎汁炒乾)3錢,白芍(酒炒)錢半。
如嘔惡,加生薑2錢;如汗多,加5味子14粒;如氣虛,加蜜炒黃耆1-2錢;如兼外感風寒而拘攣者,加鈎藤鈎、荊芥之類。
水煎服。
方中人參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氣養血、和胃安神的功效,適合氣血兩虛、痙攣、腹瀉、六脈虛弱等症狀的患者服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便秘等症狀。
  • 本方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腦炎病毒性腦膜炎

相同名稱方劑


氣血兩補湯, 出處:《會約》卷十二。 組成:人參(少者,以山藥4-5錢炒黃代之),白朮錢半,甘草(炙)1錢,棗仁(炒)2錢,當歸(瀉者土炒)2錢,熟地(砂仁煎汁炒乾)3錢,白芍(酒炒)錢半。 主治:痙因汗而瀉,氣血兩虛,六脈虛弱或浮大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