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手足逆冷」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手足逆冷是中醫的一個病症,是指手腳冰冷的一種症狀。中醫認為,手足逆冷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手腳末梢缺乏溫煦所致。常見的病因有:
- 外感風寒:風寒之邪侵襲人體,阻遏經脈,導致手腳冰冷。
- 內傷脾胃: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若脾胃功能失常,則會導致水濕停聚,寒邪內生,從而出現手腳冰冷的症狀。
- 氣血不足:氣血是人體的物質基礎,若氣血不足,則會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從而出現手腳冰冷的症狀。
- 陽虛體質:陽虛體質的人,往往體溫偏低,手腳冰冷。
手足逆冷的治療,以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為主。常用的中藥有:
- 附子: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
- 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
-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溫經通絡的功效。
-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此外,還可以配合針灸、推拿、艾灸等治療方法。
手足逆冷在中醫上屬於「寒證」的範疇,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如果出現手腳冰冷的症狀,可以通過中醫辨證論治,對症下藥,以達到治療的目的。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 1.《針灸聚英》:「大都,足大指本節後內側陷中。骨縫赤白肉際。脾脈所溜為滎。火。脾虛補之。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熱病汗不出。不得臥。身重骨疼。傷寒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腰痛不可俯仰。繞踝風。胃心痛。腹脹胸滿。心蛔痛。小兒客忤。」
- 2.《針灸大成》:「厥:手足逆冷,陽氣伏陷,熱氣逆伏,而手足冷也,刺之。脈促而厥者,灸之。內庭大都。」
- 3.《針經節要》:「○大都二穴火也在足大趾本節後陷中,足太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可灸三壯,針入三分。」
- 4.《金針秘傳》:「2.大都:二穴火也,在足大指本節後陷中。足太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弦。可灸三壯,針入三分。」
- 5.《針灸資生經》:「)治心腹滿。(銅)衝門、治腹寒氣滿。(見積聚。)大都、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厲兌、(見屍厥。)漏谷、(見痃癖。)治心腹脹滿。腹滿。灸絕骨。(千見上氣。)巨闕等、主腹滿。崑崙、主腹暴滿。(並見腹痛。)太白等、主腹大滿。」
- 6.《針灸資生經》:「喘滿。乃熱厥也。齊王患此。針之愈。至陰、治下熱。然谷、治足一寒一熱。(見不能立。)大都、(見腹滿。)治手足逆冷。隱白、(見屍厥。)太衝、治足寒。(見小便不利。)中封、治足逆冷。(見瘧。)陽陵泉、治足冷無血色。(見膝痛。)復溜、主䯒寒。不能自溫。」
- 7.《普濟方·針灸》:「治腹滿喜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及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穴大都」
- 8.《普濟方·針灸》:「治手足逆冷。穴大都」
- 1.《針灸大成》:「厥:手足逆冷,陽氣伏陷,熱氣逆伏,而手足冷也,刺之。脈促而厥者,灸之。內庭大都。」
- 1.《針灸逢源》:「下利。手足逆冷無脈者灸之。(少陰經太谿。任脈氣海丹田。各灸七壯。可救萬一。)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下利後。脈絕。手足厥逆。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 1.《針灸資生經》:「)治心腹滿。(銅)衝門、治腹寒氣滿。(見積聚。)大都、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厲兌、(見屍厥。)漏谷、(見痃癖。)治心腹脹滿。腹滿。灸絕骨。(千見上氣。)巨闕等、主腹滿。崑崙、主腹暴滿。(並見腹痛。)太白等、主腹大滿。」
- 1.《針灸資生經》:「)治心腹滿。(銅)衝門、治腹寒氣滿。(見積聚。)大都、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厲兌、(見屍厥。)漏谷、(見痃癖。)治心腹脹滿。腹滿。灸絕骨。(千見上氣。)巨闕等、主腹滿。崑崙、主腹暴滿。(並見腹痛。)太白等、主腹大滿。」
- 1.《針灸資生經》:「)治心腹滿。(銅)衝門、治腹寒氣滿。(見積聚。)大都、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厲兌、(見屍厥。)漏谷、(見痃癖。)治心腹脹滿。腹滿。灸絕骨。(千見上氣。)巨闕等、主腹滿。崑崙、主腹暴滿。(並見腹痛。)太白等、主腹大滿。」
- 1.《針灸資生經》:「)治心腹滿。(銅)衝門、治腹寒氣滿。(見積聚。)大都、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厲兌、(見屍厥。)漏谷、(見痃癖。)治心腹脹滿。腹滿。灸絕骨。(千見上氣。)巨闕等、主腹滿。崑崙、主腹暴滿。(並見腹痛。)太白等、主腹大滿。」
- 1.《針灸資生經》:「)治心腹滿。(銅)衝門、治腹寒氣滿。(見積聚。)大都、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厲兌、(見屍厥。)漏谷、(見痃癖。)治心腹脹滿。腹滿。灸絕骨。(千見上氣。)巨闕等、主腹滿。崑崙、主腹暴滿。(並見腹痛。)太白等、主腹大滿。」
- 1.《針灸資生經》:「)治心腹滿。(銅)衝門、治腹寒氣滿。(見積聚。)大都、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厲兌、(見屍厥。)漏谷、(見痃癖。)治心腹脹滿。腹滿。灸絕骨。(千見上氣。)巨闕等、主腹滿。崑崙、主腹暴滿。(並見腹痛。)太白等、主腹大滿。」
- 1.《針灸資生經》:「喘滿。乃熱厥也。齊王患此。針之愈。至陰、治下熱。然谷、治足一寒一熱。(見不能立。)大都、(見腹滿。)治手足逆冷。隱白、(見屍厥。)太衝、治足寒。(見小便不利。)中封、治足逆冷。(見瘧。)陽陵泉、治足冷無血色。(見膝痛。)復溜、主䯒寒。不能自溫。」
- 1.《針灸資生經》:「喘滿。乃熱厥也。齊王患此。針之愈。至陰、治下熱。然谷、治足一寒一熱。(見不能立。)大都、(見腹滿。)治手足逆冷。隱白、(見屍厥。)太衝、治足寒。(見小便不利。)中封、治足逆冷。(見瘧。)陽陵泉、治足冷無血色。(見膝痛。)復溜、主䯒寒。不能自溫。」
- 1.《針灸資生經》:「喘滿。乃熱厥也。齊王患此。針之愈。至陰、治下熱。然谷、治足一寒一熱。(見不能立。)大都、(見腹滿。)治手足逆冷。隱白、(見屍厥。)太衝、治足寒。(見小便不利。)中封、治足逆冷。(見瘧。)陽陵泉、治足冷無血色。(見膝痛。)復溜、主䯒寒。不能自溫。」
- 1.《針灸資生經》:「喘滿。乃熱厥也。齊王患此。針之愈。至陰、治下熱。然谷、治足一寒一熱。(見不能立。)大都、(見腹滿。)治手足逆冷。隱白、(見屍厥。)太衝、治足寒。(見小便不利。)中封、治足逆冷。(見瘧。)陽陵泉、治足冷無血色。(見膝痛。)復溜、主䯒寒。不能自溫。」
- 1.《針灸資生經》:「喘滿。乃熱厥也。齊王患此。針之愈。至陰、治下熱。然谷、治足一寒一熱。(見不能立。)大都、(見腹滿。)治手足逆冷。隱白、(見屍厥。)太衝、治足寒。(見小便不利。)中封、治足逆冷。(見瘧。)陽陵泉、治足冷無血色。(見膝痛。)復溜、主䯒寒。不能自溫。」
- 1.《針灸資生經》:「喘滿。乃熱厥也。齊王患此。針之愈。至陰、治下熱。然谷、治足一寒一熱。(見不能立。)大都、(見腹滿。)治手足逆冷。隱白、(見屍厥。)太衝、治足寒。(見小便不利。)中封、治足逆冷。(見瘧。)陽陵泉、治足冷無血色。(見膝痛。)復溜、主䯒寒。不能自溫。」
- 1.《針灸資生經》:「喘滿。乃熱厥也。齊王患此。針之愈。至陰、治下熱。然谷、治足一寒一熱。(見不能立。)大都、(見腹滿。)治手足逆冷。隱白、(見屍厥。)太衝、治足寒。(見小便不利。)中封、治足逆冷。(見瘧。)陽陵泉、治足冷無血色。(見膝痛。)復溜、主䯒寒。不能自溫。」
- 1.《普濟方·針灸》:「治霍亂手足逆冷。穴三陰交。灸各七壯。不愈。加壯數。」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