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實結胸證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寒實結胸證源自於《傷寒論》原文:「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這是指體內的水液與寒邪之氣,凝聚結於胸脅、心下而成,所以稱為「寒實結胸證」。
寒實結胸證具有「結胸證」的常見症狀,例如:胸脅痛、心下硬滿疼痛、胸部與腹部硬滿疼痛拒按、氣短氣喘、大便不通...等等。
但由於不是由「熱陷」所造成的,所以沒有出現屬於熱性的症狀(發熱、口渴、小便短赤)。
最常見的症狀是:胸脅或心下硬滿疼痛、大便不通、脈沉緊,但無身熱、口渴、心煩、苔燥等熱象。
由於此證是「水寒互結」所致,應當溫通寒凝之邪,古代中國人運用「三物白散」。注意:由於「三物白散」中的巴豆有毒,可引起各種中毒反應,最終呼吸衰竭而死亡,現代人請勿使用。
此證常因為因太陽病誤下(感冒傷寒沒有處理好),或因為外邪侵入,導致寒邪與水飲互結,停聚於胸肋或心下部位。
或因為過去本來體內就有寒飲,漸漸聚凝結而成。因此古書《傷寒類方》提到:「此云寒實,乃水氣寒冷所結之痰飲也。」
後人普遍認為,構成寒實結胸的兩大因素,就是「寒邪」與「水飲」。例如明代醫家吳崑提出:「此證或由表解裏熱之時,過食冷物,故令寒實結胸。」
現代人經常喜歡喝冰水,如果在炎熱夏季大量、快速喝冰水,就有機會出現寒實結胸證。
寒實結胸在疾病發展演變中,因為水寒之邪,結於胸中,若水寒傷肺,就會出現咳嗽、氣喘、氣逆等症狀。後人也應用「枳實理中丸」加以改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枳實理中丸」,成分是枳實、白朮、人參、炙甘草、茯苓、乾薑,這成分組合較適合現代人。
寒實結胸證,是六經辨證中「太陽病」變證的一種,屬於結胸證的一種類型,也可以說是一種感冒傷寒後遺症。
此證經常與「熱實結胸證」、「臟結證」、「水飲停聚胸脅證」、「太陰誤下變證」等一起探討。
「熱實結胸證」與「寒實結胸證」差異就在於寒熱。寒實結胸證無熱象,所以不會出現潮熱、心胸煩躁、心中懊儂、口渴、 舌苔黃燥等症狀。寒實結胸因寒而爲結胸,所以沒有熱象。
臟結證與寒實結胸證都是「陰寒之邪」所造成,寒實結胸爲寒水結在胸腹,臟結則爲陰寒之邪凝結,其邪凝聚在臟腑,陰寒更加嚴重。
水飲停聚胸脤證與寒實結胸證都與「水邪」有關,因為「水飲」停聚胸脅之側,體內水飲泛溢,故又稱「懸飲證」。結胸證是心下或胸脅硬滿而痛之證。
太陰誤下變證,是指太陰病因為太陰虛寒,腹中虛寒,脾陽虛衰,寒濕阻滯有下利現象。寒實結胸無下利之症。
從經絡理解寒實結胸證
造成寒實結胸證的2種主要原因
寒實結胸證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脈相
寒實結胸證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寒實結胸證的相關證型
改善寒實結胸證的常用方劑
改善寒實結胸證的常用穴道
寒實結胸證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既然上文提到,寒實結胸證,就是「寒邪」與「水飲」有關,那如果一個人經常喝冰水,同時配合各種造成體質虛寒的原因,會不會造成寒實結胸證呢?
從大量現代人經絡數據,以及不少會員持續觀察自身案例之後發現,經常喝冷飲冰水的人,很容易出現「手三陽經」虛證, 更嚴重的人會延伸「手三陰經」虛證,最後形成「上虛下實」經絡型態。
經過詢問他們的症狀,確實經常出現胸脅痛、心下硬滿疼痛、氣短氣喘、心悸、高血壓、大便不通...等等症狀。
有一定比例的人,本身是「寒性陽虛經絡體質」體內的「少陽經」與「陽明經」常常出現虛證,也會伴隨手三陰經虛證,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選此文進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