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壽

診家樞要

診家樞要

作者:滑壽

朝代:明朝

基本介紹:

脈學著作。一卷。元·滑壽約撰於1359年。首論脈象大旨及辨脈法,結合臨床實踐,頗多獨到的見解;繼之闡析浮、沉、遲、數等29種脈的脈體、脈象及其主病。後述婦人及小兒,闡明婦女、小兒因生理特點所決定的不同脈法。本書有清·周學海評註本,周氏於卷後附錄諸脈條辨(出程丈囿《醫述》)及持脈總論(出李中梓《士材三書》)。現存明、清刻本等。1949年後有影印本。

內容:

《診家樞要》是一部脈學著作,由元代醫家滑壽所著。該書一卷,約撰於1359年。全書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論述脈象大旨及辨脈法。滑壽認為,脈象是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因此必須掌握脈象的基本知識,並善於辨別脈象。他指出,脈象有虛實、浮沉、遲數、滑澀、長短、大小、左右、強弱等特徵,每一種脈象都與不同的疾病相關。因此,在診斷疾病時,必須根據脈象的不同特徵,來判斷患者的病情。

第二部分闡析浮、沉、遲、數等29種脈的脈體、脈象及其主病。滑壽認為,脈象是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因此必須掌握脈象的基本知識,並善於辨別脈象。他指出,脈象有虛實、浮沉、遲數、滑澀、長短、大小、左右、強弱等特徵,每一種脈象都與不同的疾病相關。因此,在診斷疾病時,必須根據脈象的不同特徵,來判斷患者的病情。

第三部分述婦人及小兒,闡明婦女、小兒因生理特點所決定的不同脈法。滑壽認為,婦女和小兒由於生理特點不同,因此在診脈時必須採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婦女的脈象一般較細弱,小兒的脈象一般較洪大。因此,在診脈時,必須根據患者的性別和年齡,來選擇合適的診脈方法。

《診家樞要》是一部重要的脈學著作,對後世脈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該書內容豐富,論述精闢,是研究脈學的重要文獻。

參考資料:

  1. 《診家樞要》

  2. 《中國醫學史》


脈象大旨

左右手配臟腑部位

五臟平脈

四時平脈

呼吸沉浮定五臟脈

三部所主

診脈之道 (1)

診脈之道 (2)

脈陰陽類成 (1)

脈陰陽類成 (2)

脈陰陽類成 (3)

脈陰陽類成 (4)

婦人脈法

小兒脈

診家宗法

附錄 (1)

附錄 (2)

附錄 (3)

附錄 (4)

附錄 (5)

附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