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家樞要》~ 附錄 (2)
附錄 (2)
1. 諸脈條辨
腎之為藏。配坎應冬。萬物蟄藏。陽氣下陷。故其脈主沉。陰而居里。若誤與之汗。則如蟄蟲。出而見霜。若誤與之下。則如飛蛾。入而見湯。
伏脈主病。在沉陰之分隱深之處。非輕淺之劑。所得破其藩垣也。傷寒以一手脈伏為單伏。兩手脈伏為雙伏。不可以陽證見陰脈為例。火邪內郁不得發越。乃陽極似陰。故脈伏者。必得大汗而解。如久旱將雨。必先六合陰晦。一回雨後。庶物咸蘇也。又有陰證傷寒。先伏陰在內。
而外復感寒邪。陰盛陽衰。四肢厥逆。六脈沉伏。須投姜附。及灸關元。陽始回而脈始出矣。若太谿衝陽皆無脈者。必死無疑。(伏者。以其中藏有物也。故無溫補之法。若中虛不宜疏散者。皆脫脈之類也。篇中所指兩條。一陽氣之自窒。一陰氣之見逼也。)
樹以根深為牢。蓋深入於下者也。監獄以禁固為牢。蓋深藏於內者也。仲景云。寒則牢堅。又有堅固之義也。沈氏曰。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實大弦長。牢之體也。牢脈主病以其在沉分也。故悉屬陰寒。以其形弦實也。故咸為堅積。若失血亡精之人。內虛當得革脈。若反得牢脈。
是脈與證反。可卜死期矣。(冬脈如營。營即牢之義也。陽藏於內。故深居而充實有力也。若陰踞於內。則陽熄而死硬矣。牢脈動力盛大。不得為死。以有陽也。)
實為邪氣盛滿堅勁有餘之象。既大矣而且長且堅。三候皆然。則諸陽之象。莫不畢備。故但主實熱。不主虛寒。
緊與實雖相似而實相懸。緊者熱為寒束。故其象繃急而不寬舒。實者邪為火迫。故其象堅滿而不和柔。(一寒裹於外。一邪充於內。)
素問云。脈弱以滑。是有胃氣。脈弱以澀。是為久病。蓋弱堪重按。陰猶未絕。若兼澀象。則氣血交敗。生理滅絕矣。(指下波瀾。形之滑也。起伏自然。勢之滑也。一血充。一氣暢也。)
微脈模糊而難見。細脈則顯而易見。故細比於微。稍稍較大也。細為血少氣衰。故吐利失血。得沉細者生。憂勞過度之人。脈亦多細。為自戕其血氣也。大抵細脈微脈。俱為陽氣衰殘之候。非行溫補。何以復其散失之元乎。(微有極細。亦有極薄。細則有厚有薄。有弱有強。各有主病不同。不得專指為微細也。)
陰性多滯。故陰寒之證。脈必見遲。與緩脈絕不相類。蓋緩以形之寬縱得名。遲以至數不及為義。緩脈四至。寬緩和平。遲脈三至。遲滯不前。二脈迥別。
澀脈往來遲難。有類乎止。而實非止也。有類乎散。實非散也。須知浮而極細極軟。似有若無。為微脈。浮而且細且軟。為濡脈。沉而且細且軟。為弱脈。三脈皆有似於澀。而實有分別。(澀脈專在動勢上見。故往來遲難四字至切。微濡弱三脈以形見。有兼澀者。有不兼澀者。澀脈不盡類散也。)
白話文:
諸脈條辨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藏納器官,與坎卦相對應,主冬。萬物在冬天都潛藏起來,陽氣下降,所以腎經的脈象沉緩。腎經陰氣內藏,若錯誤地使用發汗的方法,就像冬眠的蟲子突然遇到霜凍;若錯誤地使用瀉下方法,就像飛蛾撲火。
伏脈是指脈象隱伏沉沒,深藏於陰分之中,非輕淺的藥物無法探知。傷寒病中,單手脈伏稱為單伏,兩手脈都伏稱為雙伏。不能用陽證出現陰脈來判斷,因為火邪鬱結於內無法發散,陽氣極盛反而表現出似陰的狀態,所以脈伏的病人,必須要大汗才能解表,如同久旱逢雨,雨前必先陰晦,雨後萬物才能復甦。也有些陰證傷寒,陰邪先在內部,外感寒邪後,陰盛陽衰,四肢厥逆,六脈沉伏,必須要用生薑附子溫通陽氣,並灸關元穴,陽氣回升後脈象才會浮現。如果太谿穴和衝陽穴都摸不到脈,那就必死無疑了。(伏脈是因為脈管內有阻礙之物,所以不能溫補;如果體內虛弱,也不宜使用疏散的藥物,這些都屬於脫脈的種類。篇中所指的兩條,一是陽氣的阻塞,一是陰氣的逼迫。)
樹木之所以牢固,是因為根深蒂固;監獄之所以安全,是因為深藏於內。張仲景說:「寒則牢堅」,牢脈也有堅實之意。沈氏說:「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實大弦長,牢之體也。」牢脈的主症在於脈象沉伏於陰分,所以都屬於陰寒;因為脈象弦實,所以都是堅積的病症。如果失血亡精的人,體內虛弱應該出現革脈,如果反而出現牢脈,就表示脈證相反,可以預測死亡時間。(冬脈如同營脈,營即牢之義,陽氣藏於內,所以深沉而有力;如果陰邪內踞,陽氣就會熄滅,脈象就會死硬。牢脈動力盛大,不會致命,因為還有陽氣。)
實脈是邪氣盛滿,堅勁有餘的表現,脈象又大又長又堅實,三部脈象都如此,就是諸陽俱盛的象徵,所以只主實熱,不主虛寒。
緊脈與實脈雖然相似,但實際上差別很大。緊脈是熱邪被寒邪束縛,所以脈象繃緊而不舒緩;實脈是邪氣像火一樣迫使脈管,所以脈象堅實飽滿而不柔和。(一個是寒邪外裹,一個是邪氣內充。)
《素問》說:「脈弱而滑,是有胃氣;脈弱而澀,是為久病。」脈弱可以重按,說明陰氣未絕;如果兼有澀象,則氣血交敗,生命就要終結了。(指下波瀾,形之滑也;起伏自然,勢之滑也;一個是血充,一個是氣暢。)
微脈模糊難見,細脈則清晰可見,所以細脈比微脈略大一些。細脈表示血少氣衰,所以吐瀉失血的人,脈象沉細者能活;憂勞過度的人,脈象也多細弱,這是自己損傷了氣血。總的來說,細脈和微脈都是陽氣衰竭的徵兆,如果不進行溫補,怎麼能夠恢復失去的元氣呢?(微脈有極細的,也有極薄的;細脈則有厚有薄,有弱有強,各有不同的主症,不能一概而論為微細。)
陰性多滯,所以陰寒的病證,脈象必見遲脈,與緩脈完全不同。緩脈是脈象寬緩和平的,遲脈是脈象遲滯的,兩者區別很大。
澀脈往來遲滯,好像停止,但實際上並沒有停止;好像散亂,但實際上並沒有散亂。要明白,浮而極細極軟,似有若無的,是微脈;浮而細而軟的,是濡脈;沉而細而軟的,是弱脈。這三種脈象都略似澀脈,但實際上是有區別的。(澀脈主要從脈象的動勢上表現,所以「往來遲難」四字最為貼切;微、濡、弱三脈則從脈象的形態上表現,有的兼有澀象,有的不兼有澀象;澀脈不完全像散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