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家樞要》~ 附錄 (4)

回本書目錄

附錄 (4)

1. 諸脈條辨

弦如琴絃之挺直,而略帶長也。經曰:「少陽之氣,溫和軟弱。」故脈為弦。其氣來實強,為太過,病在外;其氣不實而微,為不及,病在中。又肝脈來,濡弱迢迢,如循長竿末梢,曰肝平。若過實則肝病,急勁則肝死。弦脈與長脈,皆主春令。但弦為初春之象,陽中之陰,天氣猶寒,故如琴絃之端直,而挺然稍帶一分之緊急也。長為暮春之象,純屬於陽,絕無寒意,故如木干之迢直以長,純乎發生之氣象也。(弦以脈形之挺直言,長以脈氣之充足言。)

長脈之應,與弦脈略同。但弦之木,為萬物之始生,此主春生之正令,天地之氣至此發舒,故脈象應之為長也。經云:「長則氣治。」李月池曰:「心脈長者,神強氣旺;腎脈長者,蒂固根深。」皆言平脈也。然惟長而和緩,乃合春生之氣,為健旺之徵。若長而硬勁,即屬火亢之形,而為疾病之應也。

(長而硬勁,為火亢,不曰木橫者,氣充形直,其象為洪,而不僅為弦也。)

短反乎長,彼應春,此應秋;彼屬肝,此屬肺。肺主氣,氣屬陽,宜乎充沛。短脈獨見,氣衰之兆。《素問》曰:「肺之平脈,厭厭聶聶,如落榆莢。」則短中自有和緩之象,氣仍治也。若短而沉且澀,則氣病矣。

大抵長短二脈,為有餘不及之象。長類於弦而盛於弦,為有餘;短類於動而衰於動,為不及。弦脈帶急而長脈帶緩,動脈形滑而且數,短脈形澀而必遲,誠能細心較量,錙銖不爽者也。(長盛於弦,可見弦為形急,長為氣充也。)

白話文:

諸脈條辨

弦脈如同琴絃般挺直,而且略微帶點延長的感覺。經書上說,少陽之氣溫和柔弱,所以脈象呈現弦狀。如果氣來勢強盛,則為太過,病症在外;如果氣不充實而微弱,則為不及,病症在內。此外,肝脈如果來勢濡弱綿長,像沿著長竿末梢般,稱為肝脈平和。如果過於充實,就是肝臟有病;如果急勁有力,則預示著肝臟將要衰竭。弦脈和長脈都主掌春季,但弦脈是初春的象徵,屬陽中之陰,天氣仍寒冷,故如同琴絃般挺直,略帶一分緊迫感;長脈是暮春的象徵,純屬陽氣,完全沒有寒意,如同樹幹般筆直而高長,充滿勃勃生機。(弦脈以脈象的挺直來形容,長脈以脈氣的充實來形容。)

長脈的反應與弦脈略同,但弦脈如同萬物初生的嫩芽,代表春生之正令,天地之氣開始舒展,所以脈象呈現為長。經書上說「長則氣治」,李月池說:「心脈長者,精神強盛,氣旺;腎脈長者,根基穩固。」這些都是指平和的脈象。然而,只有長而和緩的脈象,才符合春生之氣,是健康旺盛的徵兆。如果長而硬勁,則屬於火亢的表現,預示著疾病。

(長而硬勁,為火亢,不說木橫,是因為氣充實而形體直,其象為洪脈,而不僅僅是弦脈。)

短脈與長脈相反,長脈應春,短脈應秋;長脈屬肝,短脈屬肺。肺主氣,氣屬陽,應該充沛。短脈單獨出現,是氣衰的徵兆。《素問》說:「肺之平脈,綿綿細細,如落榆莢。」則短脈中自有和緩的象徵,氣仍然平和。如果短而沉且澀,則氣已經病了。

總之,長脈和短脈是氣血有餘和不足的象徵。長脈類似弦脈,但比弦脈更盛,為有餘;短脈類似動脈,但比動脈更衰,為不及。弦脈帶急,長脈帶緩;動脈形體滑利而且脈搏頻數;短脈形體澀滯而且脈搏遲緩。如果能細心比較,就能準確判斷。(長盛於弦,可以看出弦脈是形體急促,長脈是氣血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