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家樞要》~ 小兒脈

回本書目錄

小兒脈

1. 小兒脈

小兒三歲以下,看虎口三關紋色:紫熱,紅傷寒,青驚風,白疳病。 惟黃色隱隱,或淡紅隱隱,為常候也。 至見黑色,則危矣! 其他紋色,在風關為輕,氣關漸重,命關尤重也。 及三歲以上,乃以一指按三關(寸關尺為三關),常以六七至為率,添則為熱,減則為寒。 若脈浮數,為乳癇風熱,或五臟壅;虛濡為驚風;緊實為風癇;緊弦為腹痛;弦急為氣不和;牢實為便秘;沉細為冷;大小不勻,祟脈。 或小或緩,或沉或細,皆為宿食不消。 脈亂,身熱,汗出,不食,食即吐,為變蒸也。 浮為風,伏結為物聚,單細為疳勞。 小兒但見憎寒壯熱,即須問曾發斑疹否,此大法也。

白話文:

小兒三歲以下,觀察虎口處的三條關紋顏色。紫色代表發熱;紅色代表傷寒;青色代表驚風;白色代表疳病。只有黃色隱隱約約,或淡紅色隱隱約約,才是正常的。如果出現黑色,則情況危急。其他顏色,出現在風關(寸關尺中的寸)較輕,氣關(寸關尺中的關)較重,命關(寸關尺中的尺)則最重。

三歲以上的小孩,則用一個手指按壓三關(寸、關、尺),通常以每分鐘六七次為正常脈搏。脈搏次數增加代表發熱,減少代表寒冷。如果脈搏浮而數,則可能是乳癇風熱,或五臟阻塞;脈搏虛弱濡弱則代表驚風;脈搏緊實則代表風癇;脈搏緊而弦則代表腹痛;脈搏弦而急則代表氣血不和;脈搏牢實則代表便秘;脈搏沉細則代表體寒。脈搏大小不均,或時快時慢,或時沉時細,都代表宿食未消。脈搏紊亂,伴隨發熱、出汗、不願吃東西,吃了就吐,則為變蒸(一種小兒疾病)。脈搏浮則為風證,脈搏伏而結實則為臟腑積聚;脈搏單細則為疳勞。小兒如果出現畏寒和發熱的症狀,必須詢問是否曾出過疹子。

以上這些都是診斷小兒疾病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