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草部 (5)

回本書目錄

草部 (5)

1. 牛膝

補肝腎,瀉惡血

苦酸而平。足厥陰、少陰經藥(肝腎),能引諸藥下行。酒蒸則甘酸而溫,益肝腎,強筋骨(肝主筋,腎主骨),治腰膝骨痛,足痿筋攣(下行故理足,補肝則筋舒,血行則痛止),陰痿失溺(筋衰則陰痿,腎虛則失溺),久瘧下痢,傷中少氣(以土皆補肝腎之功)。

白話文:

此藥物苦酸而平性。歸屬於足厥陰、少陰經(肝腎),有引導其他藥物下行的作用。

用酒蒸煮後,藥物味道會變成甘酸且偏溫,可以滋補肝腎,強健筋骨(肝主筋,腎主骨)。用於治療腰膝骨痛、足部痿弱抽筋(下行藥物可調理足部,補肝可舒筋,活血止痛)、陰莖痿軟、大小便失禁(筋衰可致陰痿,腎虛可致失禁)、久瘧腹瀉、中氣不足(皆因藥物可補肝腎)。

生用,則散惡血,破癥結(血行則結散),治心腹諸痛,淋痛尿血(熱蓄膀胱、便澀而痛曰淋。氣淋便澀餘瀝,勞淋房勞即發,冷淋寒戰後溲,膏淋便出如膏,石淋精結成石,尿血即血淋也。鮮色者,心與小腸實熱;色瘀者,腎與膀胱虛冷。張子和曰:石淋乃肝經移熱於胞中,日久熬煎成石,非腎與小腸病也。

白話文:

生用丹參,可以散瘀血、化解血塊(血行通暢,就能化解結塊),治療心腹等部位的疼痛,以及小便疼痛、尿血(熱積聚在膀胱,大便不通而疼痛叫淋。氣淋是大便不通後的尿液,房勞後會發病;冷淋是寒戰之後小便;膏淋是大便排出如膏狀;石淋是精液凝結成石頭,尿血就是血淋。顏色鮮紅的,是心和小腸實熱;顏色暗紅的,是腎和膀胱虛寒。張子和說:石淋是因為肝經熱氣移到膀胱中,日久煎熬而成石頭,並非腎和小腸病變。

大法治淋宜通氣、清心、平火、利濕。不宜用補,恐濕熱得補增劇也。牛膝,淋證要藥,血淋尤宜用之,杜牛膝亦可。又有中氣不足致小便不利者,宜補中益氣,經所謂氣化則能出是也,忌用淋藥通之),經閉產難(下行之效,誤用墮胎),喉痹齒痛(引火下行),癰腫惡瘡,金瘡傷折(以上皆散惡血之功),出竹木刺(搗爛罨之即出;縱瘡口合,刺猶自出)。然性下行而滑竅,夢遺失精及脾虛下陷,因而腿膝腫痛者禁用。

白話文:

大法治淋(小便困難)的原則

  • 疏通氣道、清心火、降虛火、祛除濕氣。
  • 不宜使用補藥,以免濕熱得到滋補而加重病情。

牛膝

  • 治療淋病的重要藥材,特別適用於血淋。杜牛膝也可以使用。

小便不利與中氣不足

  • 如果中氣不足導致小便不利,應補氣,如中醫經方所說:「氣化則能出」。不要使用利尿淋藥。

其他禁忌

  • 經期閉塞、難產(利尿藥有通下作用,誤用可能導致流產)。
  • 喉嚨腫痛、牙痛(利尿藥會引火下行,加重症狀)。
  • 癰腫、惡瘡、外傷(利尿藥有散血作用,不利於癒合)。
  • 竹木刺刺傷(搗爛牛膝敷在傷口上可以幫助刺取出;即使傷口癒合,刺也可以自行排出)。

注意

  • 牛膝性味下行,有滑利腸道的作用。遺精、脾虛下陷(體質虛弱、臟腑下垂)導致腿膝腫痛的人不宜使用。

出西川及懷慶府,長大肥潤者良。下行生用,入滋補藥酒浸蒸。惡龜甲。畏白前。忌羊肉

白話文:

藥材出自四川和懷慶府。長大肥潤的品質較好。可以生用入藥,也能用來浸製藥酒。與龜甲相剋。忌用白前。不可與羊肉同用。

2. 甘菊花

祛風溫,補肺腎,明目

味兼甘苦,性稟平和,備受四氣(冬苗、春葉、夏蕊、秋花),飽經霜露,得金、水之精居多。能益金、水二臟(肺腎),以制火而平木(心肝)。木平則風息,火降則熱除。故能養目血,去翳膜(與枸杞相對蜜丸久服,永無目疾)。治頭目眩暈(風熱),散濕痹遊風。

白話文:

它的味道既有甜味又有苦味,性質溫和,集四氣(冬天的嫩芽、春天的葉子、夏天的花蕊、秋天的花朵)於一身,飽受霜露的滋養,富含金、水之精華。它能滋益肺臟和腎臟(金、水臟),從而抑制肝火和心火(火、木臟)。肝火被抑制,風就會停止;心火被降低,熱氣就會消除。因此,它能滋養眼睛的血液,清除眼部的翳膜(配合枸杞蜜丸長期服用,可以完全消除眼疾)。它可以治療頭暈目眩(風熱引起的),祛除體內的濕氣和麻痹的風。

以單瓣味甘者入藥(花小味苦者,名苦薏,非真菊也。《牧署閒談》云:真菊延齡,野菊瀉人)。朮、枸杞、地骨皮為使。黃者入陰分,白者入陽分。紫者入血分。可藥可餌,可釀可枕,《仙經》重之。

白話文:

使用單瓣、味道甘甜的菊花入藥(花瓣小且味道苦澀的,叫做苦薏,不是真正的菊花)。《牧署閒談》中說:正宗菊花能延年益壽,野菊花具有瀉下作用。配伍蒼朮、枸杞、地骨皮做輔助藥物。黃色的菊花歸入人體陰部,白色的菊花歸入人體陽部,紫色的菊花歸入人體血液部分。它既可以當藥品,又能用於日常進補,還可以釀酒和製作枕頭,在《仙經》中受到重視。

3. 五味子

補肺腎,澀精氣。

性溫。五味俱備(皮甘、肉酸,核中苦辛,都有鹹味)酸鹹為多,故專收斂肺氣而滋腎水(氣為水母。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王好古曰:入手太陰血分、足少陰氣分)。益氣生津(肺主氣,斂故能益,益氣故能生津。夏月宜常服,以瀉火而益金),補虛明目,強陰澀精(仲景八味丸,加之補腎。

白話文:

性質溫和。五味俱全(皮微甜、果肉酸、果核苦辛,都有鹹味),酸味和鹹味較多,所以能專門收斂肺氣滋養腎水(腎水滋養肺氣。經典上說:如果肺氣想收斂,就趕緊吃酸味食物來收斂肺氣。王好古說:酸味能作用於肺陰氣血)。能增補氣血、生津止渴(肺主氣,收斂肺氣就能增補氣血,增補氣血就能生津止渴。夏季適合長期服用,以瀉火補肺),補虛明目,滋陰澀精(仲景八味丸加上酸棗仁就有補腎的功效。

蓋內核似腎,象形之義)退熱斂汗,止嘔住瀉,寧嗽定喘(感風寒而喘嗽者當表散,宜羌、防、蘇、桔;痰壅氣逆而喘嗽者當清降,宜二陳及蘇子降氣湯;水氣逆而喘嗽者,宜小青半夏茯苓湯;氣虛病久而喘嗽者,宜人參五味)除煩渴,消水腫,解酒毒,收耗散之氣,瞳子散大。

白話文:

因為它的內部結構像腎臟,這是象形的意思)退燒止汗,止吐止瀉,緩解咳嗽平喘(因受風寒而咳嗽喘息者應發散治療,可用羌活、防風、蘇葉、桔梗;因痰氣阻滯而咳嗽喘息者應清降治療,可用二陳湯和蘇子降氣湯;因水氣上逆而咳嗽喘息者,可用小青龍半夏茯苓湯;因氣虛久病而咳嗽喘息者,可用人參五味子)解除煩渴,消水腫,解酒毒,收斂耗散的陽氣,讓瞳孔縮小。

嗽初起脈數有實火者忌用(丹溪曰:五味收肺氣,非除熱乎,補腎非曖火臟乎?乃火熱嗽必用之藥,寇氏所謂食之多虛熱者,收補之驟也。閔守泉每晨吞北五味三十粒,固精氣,益五臟)。

白話文:

咳嗽剛發作時,脈搏跳動頻繁,有實熱徵兆者不宜服用。但丹溪子認為,五味子可以收斂肺氣,不是用來清除熱氣嗎?補腎不是溫暖內臟嗎?因此,火熱引起的咳嗽反而要服用這些藥。寇氏所謂的「食之多虛熱」,是因為收補得太快太急。閔守泉每天早上吞服北五味子三十粒,可以固護精氣,益補五臟。

北產紫黑者良。入滋補藥蜜浸蒸,入勞嗽藥生用,俱槌碎核。南產色紅而枯,若風寒在肺宜南者。蓯蓉為使。惡葳蕤。熬膏良。

白話文:

產於北方的紫黑色爵牀,品質較好。用於補氣血的藥物時,用蜂蜜浸泡後蒸熟;用於潤肺止咳的藥物時,直接使用生的爵牀,並將其搗碎去核。

產於南方的爵牀顏色偏紅,而且較為乾枯,如果肺部受風寒侵襲,則宜用南方的爵牀。配伍蓯蓉作為輔藥。忌與葳蕤同用。燉煮成膏藥效果很好。

4. 天門冬

瀉肺火,補腎水,潤燥痰

甘苦大寒,入手太陰(肺)氣分,清金降火,益水之上源(肺為腎母),下通足少陰腎(苦能堅腎,寒能去腎家濕熱,故亦治骨痿)。滋腎潤燥,止渴消痰(《蒙筌》曰:腎主津液,燥則凝而為痰,得潤劑則痰化,所謂治痰之本也),澤肌膚,利二便。

白話文:

甘味和苦味,性質極寒,歸屬肺經,清肺降火,滋養肺部這個腎臟之源,同時還能通達腎經(苦味能強腎,寒性可以去除腎臟濕熱,因此也能治療骨痿)。滋養腎臟、潤澤乾燥,止渴化痰(《醫學蒙筌》說:腎臟主管體內津液,乾燥時津液會凝固成痰,使用潤澤藥物可以化痰,這是治療痰症的根本),滋潤皮膚,利尿通便。

治肺痿腫癰(肺痿者,屬於風寒咳嗽,短氣鼻塞胸脹,久而成痿,有寒痿、熱痿二證。肺癰者,熱毒蘊結,咳吐膿血,胸中隱痛。痿重而癰稍輕。治痿宜養血、補氣、保肺、清火;治癰宜瀉熱、豁痰、開提、升散。

白話文:

肺痿和肺癰的治療

(1) 肺痿

  • 症狀:風寒引起的咳嗽,氣短、鼻塞、胸悶,久而久之導致身體虛弱。分為寒痿和熱痿兩種。

(2) 肺癰

  • 症狀:熱毒積聚引起的咳血、胸悶疼痛。痿的症狀較重,而癰的症狀較輕。

治療原則:

  • **肺痿:**滋養氣血、補益肺氣、清熱解毒。
  • **肺癰:**清熱化瘀、化痰散結、升提肺氣。

癰為邪實,痿為正虛,不可誤治),吐膿吐血(苦泄血滯,甘益元氣,寒止血妄行),痰嗽喘促,消渴嗌乾(煩渴引飲,多食善飢,為消渴,由火盛津枯),足下熱痛,虛勞骨蒸,陰虛有火之證。然性冷利,胃虛無熱及瀉者忌用。

白話文:

腫脹是邪氣充實,萎縮是正氣虛弱,不可誤治。嘔吐膿血(苦味可以緩解血滯,甘味可以補充元氣,寒性可以抑止血妄行),痰多咳嗽氣促,口渴喉嚨乾(煩渴導致多喝水,多食善飢,是消渴症,由火氣旺盛津液枯竭引起),足底發熱疼痛,虛弱勞累骨蒸潮熱,陰虛火旺的證狀。但是性質寒冷容易腹瀉,胃虛沒有熱症和腹瀉的人應忌用。

取肥大明亮者,去心皮,酒蒸。地黃、貝母為使,惡鯉魚。二冬熬膏並良(天冬滋陰助元消腎痰,麥冬清心降火止肺咳)。

白話文:

選擇肥大、色澤鮮明的蓮子,去除蓮子心和外皮,用酒蒸煮。將生地黃、貝母作為輔料,忌諱同時食用鯉魚。用天冬和麥冬熬製膏方也很有效(天冬滋養陰液,幫助陽氣充足,消除腎臟痰液;麥冬清心降火,止肺咳)。

5. 麥門冬

補肺,清心,瀉熱,潤燥

甘微苦寒。清心潤肺(東垣曰:入手太陰氣分),強陰益精,瀉熱除煩(微寒能瀉肺火,火退則金清,金旺則水生,陰得水養,則火降心寧而精益),消痰止嗽(午前嗽多屬胃火,宜芩、連、梔、柏、知母石膏;午後嗽及日輕夜重者,多屬陰虛,宜五味、麥冬、知母、四物),行水生津(肺清則水道下行,故治浮腫;火降則腎氣上騰,故又治消渴)。

白話文:

甘草性微苦寒。具有清心潤肺(東垣注:能深入肺部太陰經的氣分)的作用,能增強陰氣,滋養精氣,清熱除煩(微寒屬性可以清瀉肺火,肺火退卻則金氣清涼、金旺則能生水,陰氣得到水的滋養,則火氣下降、心神安寧、精氣充足),化痰止咳(上午咳嗽多屬胃火,宜用黃芩、連翹、梔子、柏子仁、知母、石膏等藥物;下午咳嗽以及日輕夜重的咳嗽,多屬陰虛,宜用五味子、麥冬、知母、四物湯等藥物),利水生津(肺部清涼後,水液氣化順利,所以能治療浮腫;肺火下降後,腎氣上升,所以也能治療消渴)。

治嘔吐(胃火上衝則嘔,宜麥冬。又有因寒、因食、因痰、因虛之不同),痿蹶(手足緩縱曰痿蹶。陽明濕熱上蒸於肺,故肺熱葉焦,發為痿蹶。《經疏》曰:麥冬實足陽明胃經之正藥),客熱虛勞,脈絕短氣(同人參、五味,名生脈散。蓋心主脈,肺朝百脈,補肺清心,則氣充而脈復。

白話文:

治嘔吐(胃火上衝導致嘔吐,宜用麥冬。還有因受寒、因飲食、因痰濕、因虛弱而引起的嘔吐,治療方法各不相同)

治痿蹶(手腳無力鬆軟稱為痿蹶。陽明經濕熱上蒸於肺,導致肺部發熱耗傷津液,引起痿蹶。《經疏》記載:麥冬是足陽明胃經的正藥)

治客熱虛勞,脈搏幾乎沒有,呼吸短促(用人參、五味子,稱為生脈散。因為心主血脈,肺朝百脈,補肺清心,就能使氣息充盈,脈搏恢復正常)

又有脈絕將死者,服此能復生之。夏月火旺灼金,服之尤宜。東垣曰:人參甘寒,瀉火熱而益元氣;麥冬苦寒,滋燥金而清水源;五味酸溫,瀉丙火而補庚金,益五臟之氣也。丙火小腸,庚金大腸,並主津液),肺痿吐膿,血熱妄行,經枯乳閉。明目悅顏(益水清火)。但性寒而泄,氣弱胃寒人禁用。

白話文:

有人脈搏微弱瀕臨死亡,服用這個藥方能讓他起死回生。在夏季,火氣旺盛灼傷金氣,服用這個藥方尤其合適。東垣說:人參性甘寒,能清熱益元氣;麥冬性苦寒,能滋陰潤肺;五味子性酸溫,能瀉火益金,補益五臟之氣。小腸屬火,大腸屬金,二者都主導身體津液。肺結核咳出膿液、血熱妄行、經期枯竭、乳房閉塞。能明目美顏(滋陰清熱)。不過這個藥方性寒通泄,身體虛弱、胃寒的人不能服用。

肥大者良,去心用。入滋補藥酒浸(制其寒)。地黃、車前為使。惡款冬花苦參、青葙、木耳

白話文:

肥大者(厚實者)效果好,去除其籽仁後使用。浸泡於滋補藥酒中(以去除其寒性)。使用生地黃和車前草作引子。忌用款冬花、苦參、青葙子、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