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人部 (2)

回本書目錄

人部 (2)

1. 秋石

補腎水,潤三焦

鹹溫。滋腎水,潤三焦,養丹田,安五臟,退骨蒸,軟堅塊。治虛勞咳嗽,白濁遺精,為滋陰降火之聖藥。若煎煉失道,多服誤服,反生燥喝之患(咸能走血,且經煅煉,中寓暖氣,使虛陽妄作,則真水愈虧。

白話文:

鹹味溫和。滋養腎水,潤澤三焦,滋養丹田,安撫五臟,退去潮熱,軟化硬塊。用於治療虛勞咳嗽、白濁遺精,是滋陰降火的上等良藥。

但是,如果煎煉方法不當,服用過多或錯誤服用,反而會產生乾渴煩躁的症狀(鹹味能走血,並且經過煅煉,內含溫熱之氣,使虛弱的陽氣妄行,導致真正的水液更加虧損)。

)《蒙筌》曰:每月取童便,每缸用石膏七錢,桑條攪澄,傾去清液,如此二三次,乃入秋露水攪澄(故名秋石)如此數次,滓穢淨,鹹味減,以重紙鋪灰上曬乾,刮去在下重濁,取輕清者為秋石。世醫不取秋時,雜收人溺,以皂莢水澄曬為陰煉,火煅為陽煉,盡失於道,安能應病?況經火煉,性卻變溫耶(秋石再研入罐,鐵盞蓋定,鹽泥固濟升打,升起盞上者名秋冰。味淡而香,乃秋石之精英也。

白話文:

《蒙筌》記載:每月收集童尿,每缸加入七錢石膏,用桑條攪拌澄清,倒掉清液。這樣重複兩三次,接著加入秋露水攪拌澄清(因此得名秋石)。如此重複多次,去除雜質和鹹味,鋪上厚紙在灰燼上曬乾。刮掉下面沉重的雜質,取用輕而清澈的部分即為秋石。

當代醫家不取用秋天的尿液,而是雜亂地收集人尿,用皁莢水澄清後曬乾稱為「陰煉」,用火煅燒稱為「陽煉」,這樣完全背離了方法,怎麼能應對疾病呢?況且經過火煉,性質反而變成溫熱了(秋石再次研磨放入罐中,用鐵盞蓋好,用鹽泥封固並升溫打熔,升到盞上的部分稱為「秋冰」。味道淡而香,是秋石的精華。

《保壽堂方》:用童男童女小便,各煉成秋石,其色如雪,和勻加乳汁,日曬夜露,取日精月華,干即加乳。待四十九日足,收貯配藥。《摘玄》曰:腫脹忌鹽,只以秋石拌飲食佳)。

白話文:

在《保壽堂方》中記載:

取用童男童女的尿液,分別煉製成像雪一樣白的秋石。將兩種秋石混合均勻,加入乳汁,在白天曬太陽,晚上讓它接受露水,這樣就可以攝取日月精華。秋石乾了之後,再加入乳汁。

經過四十九天,將它收起來並儲存,可以用於配藥。《摘玄》書中說:腫脹忌諱吃鹽,只可以用秋石拌入食物中食用。

2. 人中黃

瀉熱

甘寒入胃。清痰火,消食積,大解五臟實熱。治天行熱狂,痘瘡血熱,黑陷不起。納甘草末於竹筒中,緊塞其孔,冬月浸糞缸中。至春取出洗,懸風處陰乾,取甘草用(亦有用皂莢末者,竹須削去青皮)。一云即糞缸多年黃垽,煅存性用。

白話文:

甘草味甘、性寒,能入胃。它可以清除痰火、消化積食,對五臟實熱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可以治療熱性感染引起的狂熱、痘瘡血熱,以及黑陷瘡不能癒合的情況。將甘草末放入竹筒中,緊塞孔洞,在冬季埋入糞缸中。到春季取出後清洗,懸掛在通風陰涼處晾乾,取出甘草使用(也有人用皁莢末,竹子需去除青皮)。還有一種說法是,直接使用多年糞缸中的黃土,煅燒後留存其性味使用。

3. 糞清

一名金汁

瀉火熱

白話文:

一名金汁用來清瀉火熱。

主治同人中黃。用棕皮棉紙,上鋪黃土,淋糞濾汁,入新甕,碗復埋土中一年,清若泉水,全無穢氣用。年久者彌佳(野間殘糞下土,篩敷癰疽,如冰著背)。

白話文:

主要治療中醫所稱的「黃疸病」。使用棕色的樹皮棉紙,上面鋪上黃土,澆上糞尿的濾汁,放入新的陶罐中,並將陶罐埋入土中一年,濾液清澈得像泉水,完全沒有污穢之氣。存放時間越久的濾液越好。(田間殘留的糞便可埋入土中,篩過後敷於癰疽,如冰塊貼在背上。)

4. 人中白

瀉火

鹹平。降火散瘀,治肺瘀鼻衄(刮人中白,新瓦火上逼干,調服即止),勞熱消渴,痘瘡倒陷,牙疳口瘡。即溺垽,煅研用(以蒙館童子便桶、山中老僧溺器刮下者,尤佳)。

白話文:

具有鹹味平和的特性。可以清熱活血,治療肺部瘀血導致的鼻出血(可用於急救,將人中白刮下並在新的瓦片上烘烤乾燥,溶於水中服用即可止血),緩解勞累導致的口渴,治療痘瘡凹陷,以及牙齦腫痛、口腔潰瘍。就是尿液沉澱物,經過煅燒研磨後使用(使用蒙學書院兒童的便桶或山中老和尚的尿桶上刮下的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