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漢璜

鄒氏寒疫論

鄒氏寒疫論

作者:鄒漢璜

朝代:清朝

基本介紹

《鄒氏寒疫論》是清代醫家鄒漢璜所著的一部中醫學著作,全書共十卷,分為"總論"、"辨證"、"治法"、"方論"四部分。

內容

在"總論"中,鄒漢璜首先闡述了寒疫的概念,認為寒疫是一種由寒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無汗、脈浮緊等。

在"辨證"中,鄒漢璜根據寒疫的臨床表現,將其分為三個證型:表寒證、里寒證和寒熱交錯證。

在"治法"中,鄒漢璜提出了"寒者熱之"的原則,主張在治療寒疫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證候,予以辛溫解表、溫里散寒、清熱解毒等治療方法。

在"方論"中,鄒漢璜收錄了多個治療寒疫的方劑,如麻黃湯、桂枝湯、白虎湯、黃連解毒湯等。

影響

《鄒氏寒疫論》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學著作,對後世的寒疫治療有著重要的影響。

評價

《鄒氏寒疫論》是一部論述寒疫的專著,內容豐富,論述精闢,對後世的寒疫治療有著重要的影響。

補充內容

《鄒氏寒疫論》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學著作,對後世的寒疫治療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主要貢獻有以下幾點:

  • 系統論述了寒疫的概念、病因、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方法。
  • 提出了"寒者熱之"的原則,為寒疫的治療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思想。
  • 收錄了多個治療寒疫的方劑,為臨床提供了重要的治療手段。

《鄒氏寒疫論》的問世,標誌著中醫學對寒疫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它對後世的寒疫治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為中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 鄒漢璜. 鄒氏寒疫論[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1.
  2. 張志遠. 中醫學史[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3. 王永炎. 中醫學大辭典[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寒疫痢證論 (1)

寒疫痢證論 (2)

寒疫痢證論 (3)

寒疫痢證論 (4)

寒疫痢證論 (5)

寒疫痢證論 (6)

續寒疫痢證 (1)

續寒疫痢證 (2)

附類方 (1)

附類方 (2)

附類方 (3)

附類方 (4)

附類方 (5)

附,瘟疫方 (1)

附,瘟疫方 (2)

附,採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