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氏寒疫論》~ 續寒疫痢證
續寒疫痢證
1. 續寒疫痢證
太陽寒疫,客於風府,乘風府之衛氣,下入伏沖,上薄大腸,則為下白、沃沫。
少陰寒疫,頭痛、背項𠘧𠘧、惡寒、手足清冷、喉中痰作者,邪在伏沖,兼及肺也。脈寸口關上散弱。當歸常山湯主之。
當歸(五錢),生耆(三錢),熟首烏(五錢),益母(三錢),羌活(二錢半),防風(二錢),葛根(二錢),生薑(二錢),茯苓(錢),常山(錢半)
白話文:
少陰寒邪入侵,出現頭痛、後頸痠痛、怕冷、手腳冰涼、喉嚨有痰等症狀,說明邪氣停留在伏沖脈,並影響到肺部。脈象在寸口關上部位,浮散而弱。治療要用當歸常山湯。
當歸(五錢),生耆(三錢),熟首烏(五錢),益母(三錢),羌活(二錢半),防風(二錢),葛根(二錢),生薑(二錢),茯苓(錢),常山(錢半)
藥方:當歸五錢,生黃耆三錢,熟首烏五錢,益母草三錢,羌活二錢半,防風二錢,葛根二錢,生薑二錢,茯苓一錢,常山一錢半。
註
- "伏沖" 指的是中醫經絡中的"沖脈",與"任脈"、"督脈"並列為三條奇經八脈,主要循行於胸腹之間,與人體的氣血運行息息相關。
- "風府" 是指後頸部頭部交界處的穴位,在中醫理論中,風府穴是人體陽氣匯聚的地方,也是邪氣容易入侵的部位。
- 文中出現的藥物名稱,都是中藥材,需要根據醫囑使用。
少陰寒疫,腰腹痛、下泄、沃白者,脈沉弱,尺中脈左右皆弦。當歸細辛常山湯主之。
當歸(五錢),茯苓(三錢),獨活(錢半),細辛(八分),澤瀉(三錢),枳殼(二錢),厚朴(三錢)
《傷寒論》曰: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下為精部,腎主之。六府氣和,則腎氣堅固,不下泄也。寒氣客於少陰,則六府氣不和,腎不藏而下泄。邪氣從衝脈而經於中焦,十二經脈皆聚中焦,以輸胃之精液於五藏,邪至中焦,則從中焦之絡,以內干五藏而動血海。便膿者,中焦之液下瀉也;便血者,血海之血下滲也。
白話文:
此方藥材組成如下:
- 當歸:五錢
- 茯苓:三錢
- 獨活:一錢半
- 細辛:八分
- 澤瀉:三錢
- 枳殼:二錢
- 厚朴:三錢
《傷寒論》曰: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下為精部,腎主之。六府氣和,則腎氣堅固,不下泄也。寒氣客於少陰,則六府氣不和,腎不藏而下泄。邪氣從衝脈而經於中焦,十二經脈皆聚中焦,以輸胃之精液於五藏,邪至中焦,則從中焦之絡,以內干五藏而動血海。便膿者,中焦之液下瀉也;便血者,血海之血下滲也。
《傷寒論》中記載:少陰病患者,如果出現下利、大便帶膿血,則應以桃花湯治療。下焦為精液所在之處,由腎臟主之。六腑之氣調和,則腎氣堅固,便不會出現下泄。寒邪入侵少陰,則六腑之氣失調,腎臟不能藏精,導致下泄。邪氣從衝脈經絡到達中焦,十二經脈都匯聚於中焦,將胃中精液輸送到五臟六腑。邪氣到達中焦,便會沿著中焦的經絡,侵入五臟,並影響血海。大便帶膿,是中焦之液下泄所致;大便帶血,是血海之血滲出所致。
註釋
- 少陰:少陰經是中醫經絡學說中的一個經脈,主要走行於人體的內側,與腎臟功能密切相關。
- 寒疫:指由寒邪引起的疫病。
- 腰腹痛:腰部和腹部疼痛。
- 下泄:指大便稀薄、頻數,甚至失禁。
- 沃白:指大便稀薄如水,顏色偏白。
- 脈沉弱:指脈象沉而無力。
- 尺中脈左右皆弦:指左右手的尺脈(位於手腕內側)皆弦緊。
- 當歸細辛常山湯:中醫方劑名,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瀉的功效。
- 錢、分:古代重量單位,一錢約等於3.75克,一分約等於0.375克。
- 桃花湯:中醫方劑名,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的功效。
- 六腑: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是中醫臟腑學說中的概念。
- 衝脈:中醫經絡學說中的一個經脈,起於胞宮,循行於腹背部,與人體生殖功能密切相關。
- 中焦:中醫臟腑學說中的一個概念,指脾胃所在的部位,與人體消化吸收功能密切相關。
- 血海:中醫經絡學說中的一個穴位,位於大腿內側,與血液循環功能密切相關。
故曰:便膿血,其脈弦小而澀。弦小者,六府之氣不散邪,邪循衝脈上行也;澀者,血海下滲,營氣不能滿於隧道也。皆於尺中見之,微及關上也。
赤石脂(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三兩八錢四分),乾薑(三錢),粳米(一大白杯)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渣,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溫服七合,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傷寒論》曰: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滿,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衝脈者,營血之藪也。衝脈起氣街,並少陰之經,挾臍上行,故腹滿,小便不利,故知邪氣經於中焦。血海在心後,邪傷中焦,止當便膿,今又便血,故知邪乾血海。赤石脂鎮藏之物,粳米益藏之品,故知邪由五藏而犯血海。
白話文:
所以說,如果大便出現膿血,脈象就會弦小而澀。弦小是指六腑的氣機不能散邪,邪氣順著衝脈向上走;澀是指血海下滲,營氣無法充盈於脈絡。這些脈象都可以在尺脈中見到,並且稍微延伸到關脈。
用赤石脂(一半直接用,一半研磨成粉,共三兩八錢四分),乾薑(三錢),粳米(一大白杯)。
將三味藥材用水七升煮米,煮熟後去除米渣,加入方寸匕赤石脂末,溫熱服食七合,一天服用三次。如果服食一次就痊癒,則不再服用。
《傷寒論》中記載:少陰病,如果從發病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持續到第四天或第五天,出現腹脹、小便不利、腹瀉不止,而且大便帶有膿血,則可以用桃花湯來治療。衝脈是營血的聚集之處。衝脈起源於氣街,與少陰經相並行,沿著臍部向上走,所以會出現腹脹、小便不利,由此可知邪氣侵犯了中焦。血海位於心臟後方,邪氣傷及中焦,原本應該只會出現膿血便,現在又出現血便,由此可知邪氣損傷了血海。赤石脂具有鎮藏的作用,粳米具有益藏的作用,因此可以得知邪氣是由五臟侵犯了血海。
成氏注《傷寒》,謂便膿血為協熱者,非也。
《傷寒論》曰: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謂刺足少陰之腧,使不上侵中焦,故知邪挾臍上行也。
少陰寒疫,亦宜有此證。傷寒之邪緩,寒疫之邪重,重則氣猛,故不必侵中焦,苟及大腸,則已能下白。腎氣下固,則屈而上逆,以干中焦,乃成膿血。
《傷寒論》曰: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少陰中風,風入腎部,腎為水藏,水不藏,則利清水。色純青者,風生木,木色青也。心下必痛者,少陰之脈注胸中,少陰之邪亦循經至胸中也。口乾燥者,風性熱,熱傷氣液,清水皆液所成,利清水,則液已大傷,故口乾燥。
白話文:
成氏在註解《傷寒論》時,誤以為出現便血是因為內熱,這是不正確的。《傷寒論》中提到,如果少陰病患者出現下痢且帶有血液,這種情況是可以通過針灸治療的。針灸針對的是足少陰之穴,這樣可以防止病情向上蔓延至中焦,顯示出病情可能已經沿著腹部上行。
少陰病,即由寒邪引起的病症,也可能會出現下痢帶血的情況。傷寒病的病原較輕,而寒疫病的病原較重,較重的病原會導致更強烈的反應,因此不一定會影響到中焦,但如果影響到了大腸,就會出現下痢白濁的症狀。如果腎氣下固,則會使病情向上逆流,並影響到中焦,從而形成下痢帶血的症狀。
《傷寒論》中進一步指出,如果少陰病患者自行排出清水,且顏色純青,心下部位會感到疼痛,同時口乾舌燥,這時應該立即進行治療,使用大承氣湯。這表明少陰病患者可能受到了風邪的影響,風邪進入了腎部。腎主水,如果水不能被妥善保存,就會導致排出清水。顏色純青是因為風生於木,木色為青。心下疼痛的原因是少陰脈注入胸中,少陰的邪氣也遵循經絡至胸中。口乾舌燥是因為風屬熱性,熱傷耗氣液,清水都是由液體構成,排出清水錶示液體已經大量損失,因此會出現口乾舌燥的情況。
寒疫之從少陰下者,亦宜有此證。搏黴利近之矣,但搏黴利色如黑豆汁。色如黑豆汁者,從北方之色也。寒疫為非時之寒,寒屬北方,而又幹腎部,故從北方之色也。其脈與下純青水者相同也,必弱而燥,弱反在關,燥反在尺,弱反在上,微反在下,遲反在上,燥反在下也。然清水,宜大承氣湯;黑汁,大承氣不中與也,朱苓湯主之。
《傷寒論》曰: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又曰: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白話文:
如果寒邪從少陰經往下走,也會出現這些症狀。這種情況很像是「搏黴利」,但搏黴利的顏色像黑豆汁,黑豆汁是北方之色。寒邪是反常的寒冷,寒屬北方,又會傷腎,所以呈現北方之色。這種脈象和下焦純青水脈一樣,都應該是虛弱乾燥,虛弱反在關脈,乾燥反在尺脈,虛弱反在上焦,乾燥反在下焦,遲緩反在上焦,乾燥反在下焦。然而,純青水適合用大承氣湯治療,黑豆汁則不適合用大承氣湯,要用朱苓湯治療。
《傷寒論》中提到:傷寒病一開始是厥逆,之後發熱,拉肚子會自己止住,然後反而出汗,咽喉疼痛,這是喉嚨被痹阻了。發熱不出汗,拉肚子也自己止住,如果沒有止住,就會拉出膿血。拉出膿血的人,喉嚨就不會被痹阻。書中還提到:傷寒病發熱少,厥逆輕微,手指頭冰冷,沉默寡言,不想吃東西,煩躁不安。幾天後,小便量少,顏色發白,這是熱邪消退的徵兆。如果想吃東西,病情就會好轉。如果厥逆並伴隨嘔吐,胸脅脹滿,之後就會拉血。
又曰: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其後必便膿血。又曰: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又曰: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厥者,邪在厥陰,阻外呼吸之氣,故陽氣不布於四肢。
原氣別使之氣勝,則呼吸三焦之氣亦勝而發熱,邪乃退入於衝脈之分,上則陽氣勝,故喉痹;下則陰氣盛,原氣別使之氣既復,故下利,利則邪去,不利,則邪轉入少陰,而客於衝脈之氣分,瘧與癘疫所棲之處也。遊於孫絡,以入於別絡,則絡傷。絡傷,則便血。膿者,外呼吸之氣既為所傷,中焦之營亦傷,精液下墜也。
白話文:
又說:如果傷寒發燒四天,接著出現厥冷現象三天,再發燒四天,厥冷現象減少而發燒增加,那麼病情將會好轉。如果從第四天到第七天發燒仍未退,那麼之後必定會排出血便。又說:如果下痢,但寸脈反而浮數,尺脈自是渾濁,這表示必會排出清膿血。又說:如果下痢,脈搏數且口渴,那麼病情會自行好轉。若病情未好轉,必定會排出清膿血,這是因為有熱症所致。厥冷現象表示邪氣在厥陰經,阻礙了身體的呼吸功能,導致陽氣無法正常散佈至四肢。
當正氣強過邪氣時,呼吸系統的正氣也會變得強大,並引發發熱,邪氣就會退入衝脈,上則陽氣勝,導致喉部腫痛;下則陰氣強,當正氣重新運作,就會導致下痢,下痢代表邪氣被排出,若不排出,邪氣則會進入少陰經,停留於衝脈的氣分,這是瘧疾和疫病常出現的地方。邪氣遊走於孫絡,進而影響到別絡,使得絡脈受損,絡脈受損,則會產生便血。膿液,是因為外呼吸功能受損,中焦的營養也受損,導致精液下墜。
宜白頭翁紫參湯。
白頭翁(二兩),紫參(二兩),黃柏(二兩),秦皮(三兩)
白話文:
適合服用白頭翁紫參湯。
藥方如下:
白頭翁(二兩),紫參(二兩),黃柏(二兩),秦皮(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