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氏寒疫論》~ 寒疫痢證論 (4)
寒疫痢證論 (4)
1. 陽明證
茯苓(三錢),當歸(五錢),甘草(二錢半),酒芍(二錢半),黃芩(二錢),黃連(磨,一錢),枳殼(錢半),厚朴(二錢)
不裡急後重,關上尺中脈右部遲者,當歸蜜耆木香湯主之。
當歸(四錢),蜜耆(三錢),茯苓(三錢),陳皮(八分),炙草(錢半),木香(磨,一錢)
與水液並下,加扁豆三錢(炒)。
陽明寒疫,發熱,鼻乾,胸痛,嘔逆,後沃,邪乘三焦之氣傷太陰,胸中之邪未解也,關上右部浮躁,馬兜鈴藿香湯主之。
馬兜鈴(三錢),牛子(二錢),藿香(二錢),白芷(錢半),前胡(二錢),枳殼(二錢),甘草(二錢),酒芍(二錢),黃芩
陽明寒疫,中焦沃白,腹痛,邪乘三焦氣街,止於中脘之下,而傷太陰也。氣街之邪未解者,發熱,關上右部浮大而弱。浮大者,邪在外呼吸之道也;弱者,太陰之氣傷也。大黃木香湯主之。
大黃(酒浸,三錢),木香(磨,錢半),桔梗(二錢半),厚朴(二錢半),甘草(二錢半),黃芩(二錢半),當歸(三錢),茯苓(三錢)
中焦沃白,發熱,腹滿,數至圊不出,三焦氣獨盛,太陰氣衰也。三焦氣所以獨盛者,與邪合故也。脈關上右部浮大,上及寸口,下及尺中,大黃牛蒡子車前草湯主之。
大黃(酒浸,調服,六錢),芒硝(二錢半),枳殼(三錢),厚朴(四錢),車前(五兜),牛子(三錢)
胸以上熱盛,加石膏四錢。
下之熱減,滿去,沃沫不止者,熱未徹也,關上脈大而弱,黃芩當歸大黃湯主之。
黃芩(三錢),當歸(五錢),生地(四錢),大黃(三錢),木香(錢半),厚朴(二錢),茯苓(三錢)
中焦沃白、呃逆、四支涼,關上尺中小弱者,邪在中焦,乘中焦之絡上逆,故呃。氣街之氣頗為邪所阻,故四肢涼也。黃連柿蒂藿香湯主之。
黃連(錢半),大黃(酒浸,三錢),酒芍(二錢半),甘草(二錢半),柿蒂(五個),藿香(二錢),腹毛(錢)
以黃連錢半,吳萸錢半,拌勻合炒,去吳萸不入藥。
中焦沃白,呃逆,四肢厥,心煩,脈微,寸口尺中時不見,三焦之氣為邪所阻也。香連桂樸湯主之。急治之,否則入藏也。其人喜冷身寒者,邪猶在府,心昏、神惕者不治。
黃連(二錢),大黃(三錢),甘草(三錢),酒芍(三錢),阿膠(二錢),肉桂(錢半),厚朴(三錢),腹毛(二錢),藿香(二錢),當歸(四錢),茯苓(三錢),防風(二錢),芒硝(五分)
拌炒黃連如前法。
中焦沃白,邪去,太陰氣未復,泄不止而後沫,三部脈皆弦弱者,當歸茯苓防黨湯主之,歸脾湯亦主之。
當歸(五錢),茯苓(三錢),防黨(三錢),炙草(二錢),扁豆(炒,三錢),桔梗(二錢),木香(磨,一錢),生薑(三片),紅棗(三個),白朮(三錢),酒芍(錢半)
白話文:
陽明證
處方一: 茯苓三錢,當歸五錢,甘草二錢半,酒炒白芍二錢半,黃芩二錢,黃連(磨成粉)一錢,枳殼一錢半,厚朴二錢。
適應症: 如果沒有裡急後重(想大便卻拉不出來的感覺),而且把脈時,右手關脈和尺脈的中間部位脈搏較慢,就用當歸蜜耆木香湯來治療。
處方二: 當歸四錢,蜜炙黃耆三錢,茯苓三錢,陳皮八分,炙甘草一錢半,木香(磨成粉)一錢。
服用方法: 與水一起服用,並加入炒過的白扁豆三錢。
陽明寒疫症狀描述: 陽明寒疫,會發燒、鼻子乾燥、胸痛、想吐、大便後會有水,這是因為邪氣侵犯三焦(上、中、下)之氣,也傷害了太陰(脾)的功能,胸部的邪氣還沒解除。把脈時,右手關脈部位的脈搏浮而且躁動,可用馬兜鈴藿香湯來治療。
處方三: 馬兜鈴三錢,牛蒡子二錢,藿香二錢,白芷一錢半,前胡二錢,枳殼二錢,甘草二錢,酒炒白芍二錢,黃芩二錢。
陽明寒疫症狀描述: 陽明寒疫,中焦(脾胃)排出白色黏液,腹痛,這是因為邪氣侵犯三焦的氣街(經絡交會處),停留在中脘穴之下,也傷害了太陰(脾)的功能。氣街的邪氣還沒解除的話,會發燒,右手關脈部位的脈搏浮而且大,同時又虛弱。脈搏浮而且大,表示邪氣在體表,影響呼吸;脈搏虛弱,表示太陰(脾)的氣受損。可用大黃木香湯來治療。
處方四: 大黃(用酒浸泡)三錢,木香(磨成粉)一錢半,桔梗二錢半,厚朴二錢半,甘草二錢半,黃芩二錢半,當歸三錢,茯苓三錢。
陽明寒疫症狀描述: 中焦排出白色黏液,發燒,腹脹滿,想大便卻無法排出,這是因為三焦的氣特別旺盛,太陰(脾)的氣衰弱。三焦的氣之所以特別旺盛,是因為與邪氣結合在一起的緣故。把脈時,右手關脈部位的脈搏浮而且大,向上延伸到寸口,向下延伸到尺脈,可用大黃牛蒡子車前草湯來治療。
處方五: 大黃(用酒浸泡,調成藥糊服用)六錢,芒硝二錢半,枳殼三錢,厚朴四錢,車前子五個(像用布兜裝),牛蒡子三錢。
特殊情況: 如果胸部以上發熱嚴重,可加入石膏四錢。
陽明寒疫症狀描述: 用藥後,發熱減退,腹脹消失,但仍一直排出黏液,表示熱邪沒有完全清除。把脈時,關脈脈搏大而無力,可用黃芩當歸大黃湯來治療。
處方六: 黃芩三錢,當歸五錢,生地四錢,大黃三錢,木香一錢半,厚朴二錢,茯苓三錢。
陽明寒疫症狀描述: 中焦排出白色黏液、打嗝、四肢冰冷,把脈時,關脈和尺脈的中間部位脈搏細弱,表示邪氣在中焦,並且沿著經絡向上侵犯,所以會打嗝。氣街的氣因為受到邪氣阻礙,所以四肢會冰冷。可用黃連柿蒂藿香湯來治療。
處方七: 黃連一錢半,大黃(用酒浸泡)三錢,酒炒白芍二錢半,甘草二錢半,柿蒂五個,藿香二錢,腹毛一錢。
特殊處理: 將黃連一錢半,吳茱萸一錢半,混合炒過,去掉吳茱萸,藥方不用。
陽明寒疫症狀描述: 中焦排出白色黏液,打嗝,四肢厥冷(冰冷麻木),心煩,脈搏微弱,有時寸口脈和尺脈都摸不到,這是因為三焦的氣被邪氣阻礙。可用香連桂樸湯來治療。必須趕快治療,否則病情會惡化到臟腑。如果病人喜歡冰涼的感覺、身體冰冷,表示邪氣還在體表;如果病人昏迷、精神恍惚,就表示病情嚴重,難以醫治。
處方八: 黃連二錢,大黃三錢,甘草三錢,酒炒白芍三錢,阿膠二錢,肉桂一錢半,厚朴三錢,腹毛二錢,藿香二錢,當歸四錢,茯苓三錢,防風二錢,芒硝五分。
特殊處理: 黃連的處理方式同前。
陽明寒疫症狀描述: 中焦排出白色黏液,邪氣已經消除,但太陰(脾)的氣還沒恢復,腹瀉不止而且排出黏液,把脈時,寸關尺三部位的脈搏都呈現細弦且虛弱,可用當歸茯苓防黨湯來治療,也可使用歸脾湯。
處方九: 當歸五錢,茯苓三錢,防黨(黨參)三錢,炙甘草二錢,炒白扁豆三錢,桔梗二錢,木香(磨成粉)一錢,生薑三片,紅棗三個,白朮三錢,酒炒白芍一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