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血痰」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血痰是中醫學上的一個病症,是指痰中帶有血絲或血塊。中醫認為,血痰的形成與肺、脾、腎三臟的功能失調有關。肺主肅降,脾主運化,腎主水液,如果肺、脾、腎功能失調,就會導致痰液運化不暢,從而形成血痰。

血痰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咳嗽、咯血、痰中帶血等。咳嗽的症狀多為乾咳,痰少而黏稠,咯血的量可多可少,痰中帶血的血色多為鮮紅色。

血痰的治療以清肺化痰、止血為主。常用的中藥有:

  • 百合: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 杏仁:有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 川貝母: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 白及:有止血化痰、生肌止痛的功效。
  • 三七粉:有止血化瘀、活血止痛的功效。

血痰的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辨證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四物湯

  • 1.《明醫雜著》:「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氣血痰,故用藥之要有三:氣用四君子湯,血用四物湯,痰用二陳湯。又云久病屬郁,立治郁之方,曰越鞠丸。蓋氣、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或誤藥雜亂而成郁,故余每用此方治病,時以郁法參之。氣病兼郁,則用四君子加開鬱藥,血病、痰病皆然。
  • 2.《醫學正傳》:「咯血,用薑汁、童便、青黛入血藥中用,如四物湯、地黃膏、牛膝膏之類(有咯血痰帶血絲出者同治,但宜加痰藥)。

桔梗湯

  • 1.《保嬰撮要》:「_桔梗湯_,治久嗽肺氣傷,而吐痰有血痰或腥穢,或咳吐膿血,肺癰等症。

荊防敗毒散

  • 1.《瘍醫大全》:「又曰:木舌、乳娥,此證為因心經熱毒,或因酒後溫床厚被,以致熱氣攻於心經。故生單娥及舌脹而紫,吐出風痰,急用三稜針刺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及刺乳娥,俱破出血痰,即用膽硝丹吹入喉中,仍服荊防敗毒散。

二陳湯

  • 1.《明醫雜著》:「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氣血痰,故用藥之要有三:氣用四君子湯,血用四物湯,痰用二陳湯。又云久病屬郁,立治郁之方,曰越鞠丸。蓋氣、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或誤藥雜亂而成郁,故余每用此方治病,時以郁法參之。氣病兼郁,則用四君子加開鬱藥,血病、痰病皆然。

四君子湯

  • 1.《明醫雜著》:「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氣血痰,故用藥之要有三:氣用四君子湯,血用四物湯,痰用二陳湯。又云久病屬郁,立治郁之方,曰越鞠丸。蓋氣、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或誤藥雜亂而成郁,故余每用此方治病,時以郁法參之。氣病兼郁,則用四君子加開鬱藥,血病、痰病皆然。
  • 2.《金匱鉤玄》:「上為末,神麯為丸。每服五七十丸。分氣血痰作湯使:氣虛,四君子湯;血虛,四物湯;痰多,二陳湯送下。如熱甚者,可用童子小便送下。

大補陰丸

  • 1.《雜病心法要訣》:「大補陰丸制壯火,滋陰降火救傷金,龜版知柏地髓劑,二冬歸芍草砂仁,咳加百味汗地骨,血痰金貝虛耆參,虛熱無汗宜散火,有汗骨蒸亦補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