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之五 (16)
卷之五 (16)
1. 三消
論
《內經》曰:二陽結謂之消。又曰:癉成為消中。東垣曰:二陽者陽明也,手陽明大腸主津液,若消則目黃口乾,乃津液不足也。足陽明胃主血,若熱則消穀善飢,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結者津液不足,結而不潤,皆燥熱為病也。此因數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當以蘭,除陳氣也。
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其氣慓悍,能助燥熱也。岐伯曰:脈實病久,可治;脈弦小病久,不可治。當分三消而治之,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飲,經云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參湯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數,叔和云口乾飲水,多食飢虛,癉成為消中者是也,以調胃承氣湯、三黃丸治之。
白話文:
《內經》提到,二陽結叫做消渴。又說,癉變成消渴屬於中消。東垣指出,二陽指的是陽明,手陽明大腸主司津液,若消渴則眼黃口乾,說明津液不足。足陽明胃主司血液,若熱則食慾旺盛,經常感到飢餓,血液中潛藏熱氣,說明血液不足。結,指的是津液不足,無法滋潤,皆因燥熱所致。這是因為經常食用甜美肥膩的食物,導致氣上溢,轉變成消渴,治療應以蘭草去除陳氣。
不可服用肥肉、香草和石藥,這些藥物氣性強悍,會助長燥熱。岐伯說,脈象實而病程久,可以治療;脈象弦細而病程久,則不可治療。應根據消渴的不同類型進行治療。高消,舌頭上紅裂,口渴引飲,經書中說,心火移至肺,傳變為膈消,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中消,食慾良好卻體瘦,自汗,大便乾硬,小便頻繁,叔和說口乾喝水,食慾旺盛卻虛弱,癉變成消渴屬於中消,可以用調胃承氣湯、三黃丸治療。
下消者,煩渴引飲,耳輪焦乾,小便如膏,叔和云焦煩水易虧,此腎消也,以六味地黃丸治之。總錄所謂末傳能食者,必發腦疽背癰;不能食者,必傳中滿膨脹,皆為不治之證也。張潔古分而治之,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參湯;不能食而渴者,錢氏白朮散倍加葛根治之,上中既平,不復傳下消矣。先哲用藥,厥有旨哉。
然臟腑有遠近,亦宜斟酌。如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腎肝位遠,宜制大其服,皆適其至所為故,如過與不及,皆誅罰無過之地也。如高消、中消制之太急,速過病所,久而成中滿之病,正所謂上熱未除,中寒復生者也,非藥之罪,失其緩急之制也,治斯疾者宜審焉。
白話文:
下消的人,會感到煩躁口渴,想要一直喝水,耳輪乾枯,小便像膏狀。叔和說,心煩口渴,水分容易流失,這是腎氣不足。可以用六味地黃丸治療。總的來說,末期能夠吃飯的人,一定會發展成腦疽背癰;不能吃飯的人,一定會發展成腹脹膨隆,都是不治之症。張潔古將其分開治療,能吃飯又口渴的人,用白虎加人參湯;不能吃飯又口渴的人,用錢氏白朮散加倍葛根治療。上消、中消的症狀平息後,就不會再傳染成下消了。古人用藥,真是用心良苦。
但是臟腑有遠近之分,用藥也要斟酌。像心肺位置較近,藥物劑量宜小;腎肝位置較遠,藥物劑量宜大,都是為了藥物能夠有效地到達病灶。如果用藥過量或不足,都是會受到懲罰的。如果治療高消、中消時用藥太急,藥效很快地到達病灶,長期下去就會變成腹脹,這就是所謂「上熱未除,中寒復生」的情況,不是藥物有錯,而是沒有掌握好用藥的緩急。治療這類疾病,一定要慎重。
脈法
《脈經》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傷寒厥陰篇云: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寸口脈浮而遲,浮則為虛,遲則為勞,浮則衛氣不足,遲則榮氣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則為氣,數則消穀而緊(《要略》作消穀而大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則緊(《要略》作堅),緊數相搏,則為消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心脈滑為渴(滑者陽氣勝),心脈微小為消癉。消癉,脈實大病久可治,懸小堅急病久不可治。脈數大者生,沉小者生;實而堅大者死,細而浮短者死。
白話文:
脈法
《脈經》說:厥陰經病變時,會出現消渴,氣向上衝擊心臟,心中疼痛發熱,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吃了就吐,腹瀉也止不住。(《傷寒論·厥陰篇》說:吃東西就吐蛔蟲,腹瀉不止。)寸口脈浮而遲,浮則表示虛弱,遲則表示勞損,浮則代表衛氣不足,遲則代表榮氣衰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則表示氣盛,數則表示消穀困難而緊(《傷寒論·要略》記載為消穀困難而大堅),氣盛則小便次數多,小便次數多則脈象緊(《傷寒論·要略》記載為堅),緊數脈象交錯,就說明是消渴病。男性消渴,小便反常地多,喝下一斗水,就會排出一斗小便,可以用腎氣丸治療。
心脈滑則代表渴症(滑表示陽氣旺盛),心脈微小則代表消癉。消癉病,脈象實大且病程久的可以治癒,脈象懸小堅急且病程久的則難以治癒。脈象數而大的預後良好,沉而小的預後良好;脈象實而堅大的預後不良,細而浮短的預後不良。
方法
丹溪曰:養肺降火生血為主,分上中下治。上消者肺也,多飲水而少食,大小便如常。中消者胃也,多飲食而小便赤黃。下消者腎也,小便濁淋如膏之狀。
大法,黃連、天花粉二味為末,藕汁、人乳汁、生地黃汁、佐以蜜、薑汁為膏,和二味,留舌上,徐徐以白湯少許送下。能食者,加石膏。
豬肚丸
黃連(五兩),麥門冬(去心),知母(去毛),栝蔞根(各四兩)
白話文:
丹溪先生論治消渴法
方法
丹溪先生說:治療消渴,要以養肺降火生血為主要原則,依據症狀分上中下三種治法。
- 上消:屬於肺熱所致,患者多喜飲水,食慾減退,大小便正常。
- 中消:屬於胃熱所致,患者多食卻易渴,小便赤黃。
- 下消:屬於腎陰不足所致,患者小便混濁如膏狀。
通用療法:
以黃連、天花粉研磨成粉末,用藕汁、人乳汁、生地黃汁調製成膏,加入蜂蜜和薑汁,混合兩味藥粉,置於舌上,慢慢用少量白湯送服。如果患者能進食,可以加入石膏。
豬肚丸
黃連(五兩)、麥門冬(去心)、知母(去毛)、栝蔞根(各四兩)
上為細末,入雄豬肚內縫之,蒸熟乘熱於石臼中搗爛,如干加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後米飲下,可以清心止渴(一云治消中)。
天花粉,治消渴之聖藥也。凡消渴藥中,大禁半夏,及不可發汗。
三消者,瓊玉膏最妙。(方見咳嗽門。)
(以上丹溪方法凡五條)
和血益氣湯(東垣)治口乾舌乾,小便數,舌上赤脈。此藥生津液,除乾燥,生肌肉。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末,放入豬肚內縫好,蒸熟後趁熱在石臼中搗爛,加入煉好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百丸,飯後用米湯送服,可以清心止渴,據說也能治療消中。
天花粉是治療消渴的聖藥。所有治療消渴的藥方中,都嚴禁使用半夏,也不可發汗。
三消症最有效的藥方是瓊玉膏。(藥方見咳嗽門)
以上是治療丹溪方法的五個條目。
和血益氣湯是東垣方,用於治療口乾舌燥、小便頻繁、舌苔赤紅帶脈絡。此藥能滋生津液,消除乾燥,生長肌肉。
柴胡,炙甘草,生甘草,麻黃根(各三分),當歸梢(酒洗,四分),知母(酒洗),漢防己(酒洗),羌活(各五分),石膏(六分,另研),生地黃(酒洗),黃連(酒洗,各八分),黃柏(酒洗),升麻(各一錢),杏仁(去皮,另研,六分),紅花(少許),桃仁(去皮,另研,六分)
白話文:
柴胡、炙甘草、生甘草、麻黃根各三分,當歸梢(酒洗)四分,知母(酒洗)、漢防己(酒洗)、羌活各五分,石膏(六分,另研),生地黃(酒洗)、黃連(酒洗)各八分,黃柏(酒洗)、升麻各一錢,杏仁(去皮,另研)六分,紅花少許,桃仁(去皮,另研)六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忌酒醋熱濕面。
當歸潤燥湯,治消渴,小便多,大便秘澀乾燥結硬,燥渴喜好溫飲,陰頭退縮,舌燥口乾,眼澀難開,及於黑處見浮雲。
細辛(一分),生甘草,炙甘草,熟地(各三分),柴胡(去蘆,七分),黃柏(酒洗),知母(酒洗),石膏,桃仁泥,當歸身,麻仁,防風,荊芥穗(各一錢),升麻(一錢五分),紅花(少許),杏仁(七個,另研為泥),小椒(三粒,炒出汗)
白話文:
將藥材切成細片,做成一劑,用兩碗水煎煮到剩下一碗,去渣後溫熱服用,忌酒、醋、熱、濕面。此方名為當歸潤燥湯,用於治療口渴、小便過多、大便乾燥難排、口渴喜喝溫水、陰莖萎縮、舌乾口渴、眼睛乾澀難睜開、以及夜間視物模糊等症狀。藥材包括細辛一分,生甘草、炙甘草各三分,柴胡(去蘆)七分,黃柏(酒洗),知母(酒洗),石膏,桃仁泥,當歸身,麻仁,防風,荊芥穗各一錢,升麻一錢五分,紅花少許,杏仁七個(另研成泥),小椒三粒(炒至出汗)。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熱服食遠,忌辛熱物。
生津甘露湯(一名清涼飲子,東垣)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乾,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
升麻(四分),防風(去蘆),生甘草,漢防己,生地黃(各三分),當歸身(六分),柴胡,羌活,炙甘草,黃耆,酒知母,酒黃芩(各一錢),酒草龍膽,石膏,黃柏(各一錢五分),紅花(少許),桃仁(十個,另研),杏仁(十個,研)
白話文:
生津甘露湯(一名清涼飲子,東垣)
主治: 消渴症,患者能吃但消瘦,口舌乾燥,自汗,大便乾結,小便頻數。
藥方:
- 升麻(四分)
- 防風(去蘆,三分)
- 生甘草(三分)
- 漢防己(三分)
- 生地黃(三分)
- 當歸身(六分)
- 柴胡(一錢)
- 羌活(一錢)
- 炙甘草(一錢)
- 黃耆(一錢)
- 酒知母(一錢)
- 酒黃芩(一錢)
- 酒草龍膽(一錢)
- 石膏(一錢五分)
- 黃柏(一錢五分)
- 紅花(少許)
- 桃仁(十個,另研)
- 杏仁(十個,研)
用法:
- 將藥材切細,製成一劑。
- 用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趁熱服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燥熱的食物。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加酒一匙,稍熱服。
腎消(一名清神補氣湯,東垣),前消渴症才愈,止有口乾腹不能努,此藥主之。
生地黃,細辛(各一分),熟地黃,石膏(各四錢),黃柏(酒洗),黃連,生甘草,知母(各五分),柴胡(去蘆),當歸身,荊芥穗(各一錢),升麻(一錢五分),桃仁泥,防風(各一錢),紅花(少許),杏仁(六個,另研),小椒(二粒,炒出汗)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稍熱食遠服。
生津甘露飲子,治消渴,上下齒皆麻,舌根強硬腫痛,食不能下,時有腹脹,或泄黃如糜,名曰飧泄,渾身色黃,目睛黃甚,四肢痿弱,前陰如水,尻臀腰背寒,面生黧色,脅下急痛,善嚏,喜怒不常,健忘。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做成一劑,用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加入一匙酒,稍稍溫熱後服用。這方藥叫做腎消,也叫做清神補氣湯,是東垣所創,適合前段時間患有消渴症才剛痊癒,只留有口乾、腹部無力的人使用。
藥材包括生地黃、細辛、熟地黃、石膏、酒洗黃柏、黃連、生甘草、知母、去蘆柴胡、當歸身、荊芥穗、升麻、桃仁泥、防風、少許紅花、六個研磨好的杏仁、炒至出汗的兩粒小椒。
將藥材切碎,做成一劑,用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稍稍溫熱後食用,距離飯食較遠時服用。
這方藥叫做生津甘露飲子,用於治療消渴,上下牙齒都麻木,舌根僵硬腫痛,無法進食,偶爾腹部脹痛,或瀉出黃色粥樣便,稱為飧泄,全身皮膚發黃,眼球黃色明顯,四肢無力,陰部如同流水,臀部、腰背寒冷,面部出現黧黑色,脅肋部位疼痛,容易打噴嚏,喜怒無常,健忘。
藿香(二分),柴胡,黃連,木香(各三分),白葵花,麥門冬(去心),當歸身(酒洗),蘭香(各五分),蓽澄茄,生甘草,山梔子,白豆仁,白芷,連翹,薑黃(各一錢),石膏(一錢二分),杏仁(去皮尖),酒黃柏(各一錢五分),炙甘草,酒知母,升麻,人參(各二錢),桔梗(三錢),全蠍(五個,去毒)
白話文:
藿香二分,柴胡、黃連、木香各三分,白葵花、麥門冬(去心)、當歸身(酒洗)、蘭香各五分,蓽澄茄、生甘草、山梔子、白豆仁、白芷、連翹、薑黃各一錢,石膏一錢二分,杏仁(去皮尖)、酒黃柏各一錢五分,炙甘草、酒知母、升麻、人參各二錢,桔梗三錢,全蠍五個(去毒)。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和勻成劑,捏作片子,日中曬半乾,擦碎如黍米顆大,每服一錢,津唾下,或白湯送下,食遠服。
黃耆飲(東垣)治三消。
黃耆(蜜炙,六兩),炙甘草(一兩)
上細切,每服二錢,水煎服。
六味地黃丸(方見虛損門。)
人參白朮湯(東垣)治胃膈癉熱煩滿,飢不欲食,癉成為消中,善食而瘦,燥熱鬱甚而成消渴,多飲水而小便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湯浸泡蒸餅,充分混合成藥劑,捏成薄片狀,在中午太陽下曬至半乾,再研磨成像黍米一樣大小的顆粒,每次服用一錢,用唾液或白湯送服,飯後服用。黃耆飲則是用蜜炙黃耆六兩和炙甘草一兩,細切後,每次服用二錢,水煎服。六味地黃丸的方劑可以參考虛損門。人參白朮湯則用於治療胃膈熱燥、煩悶、食慾不振,久而久之形成消瘦,甚至出現消渴,經常口渴,卻尿量減少的症狀。
數。兼療一切陰虛陽實,風熱燥郁,頭目昏眩,中風偏枯,酒過積毒,腸胃燥澀,並傷寒雜病產後煩渴,氣液不得宣通。
人參,白朮,當歸,芍藥,大黃(酒浸紙裹煨),梔子(炒),荊芥穗,薄荷,桔梗,知母,澤瀉(各五錢),茯苓(去皮),連翹,栝蔞根,乾葛(各一兩),甘草(三兩),藿香葉,青木香,官桂(各二錢),石膏(四兩),寒水石(二兩),白滑石(半斤)
白話文:
這方藥能治療各種陰虛陽實、風熱燥郁導致的頭目昏眩、中風偏枯、酒後積毒、腸胃燥澀,以及傷寒雜病、產後煩渴等氣液不通的症狀。
上為細末,每服抄五錢,水一盞,入芒硝半兩,生薑三片,煎至半盞絞汁,入蜜少許,溫服,漸加至十餘錢,得臟腑流利取效。如常服,以意加減。如腸胃鬱結,濕熱內甚自利者,去大黃、芒硝服。
絳雪散(東垣)治消渴、飲水無度、小便數者,大有神效。
黃芩(酒炒),黃丹(炒飛),漢防己,栝蔞實(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漿水調下,臨臥時並進三服即止。
人參散(東垣)治腎消善飲,而小便頻數,白濁如膏。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加入半兩芒硝和三片生薑,煎煮至半杯後,過濾取汁,加入少許蜂蜜,溫服,逐漸增加用量至十餘錢,直至臟腑通利,取得療效。如果經常服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增減用量。如果腸胃鬱結,濕熱內盛,腹瀉者,可以去掉大黃和芒硝服用。
絳雪散,由東垣所創,專治消渴症、飲水無度、小便頻繁等症,效果顯著。
將黃芩(酒炒)、黃丹(炒飛)、漢防己、栝蔞實(各等分)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溫漿水調服,睡前連服三劑即可。
人參散,由東垣所創,專治腎虛引起的口渴多飲,小便頻數,白濁如膏狀等症。
人參(一分),白朮,澤瀉,栝蔞根,桔梗,梔子,連翹(各二分),葛根,黃芩,大黃(酒浸,紙裹煨),薄荷,白茯苓(各五分),甘草(七分),石膏(一錢),滑石,寒水石(各一錢五分),縮砂(少許)
上細切,作一服,為末,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入蜜少許,再煎三兩沸,腎消食前服,上消食後服。
大黃甘草飲子(河間)治男子婦人一切消渴不能止者。
大豆(五升,先煮二、三沸,出火去苦,水再煮),大黃(一兩五錢),甘草(四兩,長四指,煅捶碎)
上用井水一桶,將前藥同煮三五時,如稠黏更添水煮,豆軟為度,盛於盆中放冷,令病人食豆,渴飲湯汁,無時候。食盡,如燥渴止,罷藥;未止,依前再煮食之,不過三劑,其病悉愈。
白話文:
人參一小份,白朮、澤瀉、栝蔞根、桔梗、梔子、連翹各兩份,葛根、黃芩、大黃(用酒浸泡,用紙包起來煨過)各五份,薄荷、白茯苓各五份,甘草七份,石膏一錢,滑石、寒水石各一錢五分,縮砂少許。
將所有藥材切細,製成一劑藥粉,用水一碗半煎煮至一碗,加入少許蜜,再煎煮三兩沸,飯前服用,若上火則飯後服用。
此方出自河間醫學,名為「大黃甘草飲子」,用於治療男女一切消渴症,無法止渴者。
將五升大豆先煮沸兩三次,去除苦味,再用水煮,加入一兩五錢大黃和四兩長四指的甘草(煅燒後搗碎),用井水一桶一起煮三五個時辰,若藥汁變得黏稠,就再添水煮,直到豆子軟爛為止,盛入盆中放涼,讓病人食用豆子,口渴就喝湯汁,沒有時間限制。吃完後,若燥渴止住,就停藥;若未止,則按前法再煮食用,一般不超過三劑,病症就能痊癒。
麥門冬飲子(河間)治心移熱於肺,名曰膈消,心膈有熱,久則引飲為消渴。
麥門冬(去心,一錢),栝蔞根,知母,甘草,五味子,生地黃,人參,葛根,茯神(各一錢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竹葉七片,用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丹溪活套)云:三消者,多屬血虛不生津液,俱宜四物湯為主治。上消者,本方加人參、五味子、麥門冬、天花粉煎,入生藕汁、生地黃汁、人乳。飲酒人,加生葛汁。中消者,本方加知母、石膏、滑石、寒水石,以降胃火。下消者,本方加黃柏、知母、熟地黃、五味子之類,以滋腎水,又間當飲繅絲湯為上策。
白話文:
麥門冬飲子(河間)
治心移熱於肺,名曰膈消,心膈有熱,久則引飲為消渴。
這方子是河間醫派所創,用於治療心火移熱於肺,導致胸膈鬱熱,久而久之則會引發口渴、多飲的消渴症。
方藥組成:
麥門冬(去心,一錢),栝蔞根,知母,甘草,五味子,生地黃,人參,葛根,茯神(各一錢五分)
用法用量:
以上藥材細切,做成一劑藥,加入竹葉七片,用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丹溪活套:
丹溪先生說,三消症患者多是因血虛導致津液不足,因此宜以四物湯為主治。
- 上消者:在此方基礎上加入人參、五味子、麥門冬、天花粉煎,再加入生藕汁、生地黃汁、人乳。若是飲酒之人,則加生葛汁。
- 中消者:在此方基礎上加入知母、石膏、滑石、寒水石,以清降胃火。
- 下消者:在此方基礎上加入黃柏、知母、熟地黃、五味子等藥,以滋補腎水,並適當飲用繅絲湯,效果更佳。
注:
- 「錢」為古代重量單位,約合現在3.75克。
- 「盞」為古代容量單位,約合現在200毫升。
- 「七分」指煎藥時間的比例,約煎至藥液剩七成。
(祖傳方)
原蠶繭湯,治腎消白濁,及上中二消,飢渴不生肌肉,其效如神。蓋此物屬火,有陰之用,大能瀉膀胱中相火,引陰水上潮於口而不渴也。
原蠶(即再養晚蠶也,其繅絲湯極效。如無繅絲湯,以繭殼、絲綿煎湯,皆可代之。)
白話文:
祖傳方「蠶繭湯」,能治腎虛導致的白帶異常,以及上消、中消,以及飢餓、口渴、肌肉不長等症狀,效果奇佳。因為蠶繭屬火,卻有滋陰的作用,能有效瀉去膀胱中的相火,使陰水上涌至口而不覺口渴。
原蠶是指再養晚蠶,用其繅絲的湯效果最佳。若無繅絲湯,可以用蠶繭殼或絲綿煎湯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