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之二 (12)
卷之二 (12)
1. 內傷
草豆蔻丸,治傷飲食卒心痛,甚效。或秋冬傷寒冷之物,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痛,膈噎不通,食飲不下。
草豆蔻(麵裹煨),枳實(麩炒黃色),白朮(各一兩),麥糵(麵炒黃色),半夏(湯泡洗),黃芩(去朽,酒炒),神麯(炒黃色,各五錢),乾生薑(炮),橘紅,青皮(炒,各二錢),炒鹽(五分)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湯送下。如冬月,不可用黃芩。歲火不及,又傷冷物,加以溫劑,是其治也。然亦有熱物傷者,從權以寒藥治之,隨時之宜,不可不知也。
枳實導滯丸,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滿,悶亂不安。
大黃(一兩),枳實(去穰,麩炒),神麯(炒,各五錢),茯苓(去皮),黃芩(去朽),黃連,白朮(各三錢),澤瀉(二錢)
或加木香、檳榔各二錢,名木香導滯丸。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溫水送下,食遠,量強弱加減丸數,以利為度。
白朮丸,治傷豆粉、濕面、油膩之物。
白朮(六兩),枳實(炒),半夏(泡洗,七次),神麯(炒,各五錢),橘紅(七錢),黃芩(炒,五錢),白礬(枯,三分)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六、七十丸,白湯送下,量所傷加減丸數。因素食多用椒、姜,故用黃芩以瀉之。
木香見哯丸,治傷生冷硬物,心腹滿悶疼痛。
神麯(炒),京三稜(煨,各一兩),草豆蔻(麵裹煨),香附子(各五錢),升麻,柴胡(各三錢),木香(一錢),巴豆霜(五分),石三稜(五錢,去皮煨)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送下,量所傷多少服之。
三稜消枳丸,治傷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滿悶。
京三稜(醋煮),廣朮(醋煮),神麯(炒,各七錢),淨青皮,巴豆(和皮米炒焦黑,去米及皮),茴香,陳皮(去白,各五錢),丁香,益智(去殼,各三錢)
上為細末,醋調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生薑湯送下,食前,量虛實加減。如更衣,止後服。
備急大黃丸,治心腹諸卒暴痛。
大黃,巴豆(去皮膜及油),乾薑(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以利為度。
保和丸(丹溪),治一切飲食所傷,胸腹飽悶不安,或腹中有食積癖塊,多服日漸消散,脾胃虛者勿服。
山楂肉(五兩,去核),神麯(炒,三兩),半夏(湯泡洗,三兩),茯苓,陳皮(去白,各一兩),連翹(一兩),萊菔子(炒一兩),麥糵面(炒,一兩)
上為細末,別用生神麯五兩,入生薑汁一小盞,水調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湯或清米飲送下。一方加麥糵面,有白朮二兩,名大安丸,健脾胃,消食積,最效。一云:脾虛者服之,虛虛之禍,疾如反掌。或以四君子等作湯使送下。蓋山楂一物,大能克化食物。若胃中無食、脾虛不運、不思食者服之,則克伐脾胃之氣,故云然也。
白話文:
內傷
草豆蔻丸:此藥方治療因吃東西導致突然心痛,非常有效。或是秋冬時節因吃了寒冷的食物,造成胃部(大約在心臟下方)疼痛,向上延伸到兩側肋骨疼痛,胸膈堵塞不通暢,吃不下東西。
藥材組成:
- 草豆蔻(用麵粉包裹後煨烤過)
- 枳實(用麩皮炒至黃色)
- 白朮
- 麥糵(用麵粉炒至黃色)
- 半夏(用熱水浸泡洗過)
- 黃芩(去除腐朽部分,用酒炒過)
- 神麯(炒至黃色)
- 乾薑(炮製過)
- 橘紅
- 青皮(炒過)
- 炒鹽
藥材用量:草豆蔻、枳實、白朮各一兩,麥糵、半夏、黃芩、神麯各五錢,乾薑、橘紅、青皮各二錢,炒鹽五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熱水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大小像綠豆一樣,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如果是冬天,就不可以使用黃芩。如果因為天氣寒冷又吃了冷食,就加入溫熱藥物來治療,這是它的治療原則。但也有些情況是因為吃了熱性食物導致的,就應權宜地用寒性藥物來治療,要根據情況來調整,不可以不知道。
枳實導滯丸:此藥方治療因為吃了濕熱的食物,身體無法消化而造成腹脹滿悶,心煩意亂,坐立不安。
藥材組成:
- 大黃
- 枳實(去除瓤,用麩皮炒過)
- 神麯(炒過)
- 茯苓(去皮)
- 黃芩(去除腐朽部分)
- 黃連
- 白朮
- 澤瀉
藥材用量:大黃一兩,枳實、神麯各五錢,茯苓、黃芩、黃連、白朮各三錢,澤瀉二錢。
有的會加入木香、檳榔各二錢,就叫做木香導滯丸。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熱水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用溫開水送服,在飯後服用,可以根據身體強弱來調整藥丸的數量,以排便順暢為度。
白朮丸:此藥方治療因吃豆粉、濕麵、油膩的食物導致的消化不良。
藥材組成:
- 白朮
- 枳實(炒過)
- 半夏(用熱水浸泡洗過七次)
- 神麯(炒過)
- 橘紅
- 黃芩(炒過)
- 枯礬
藥材用量:白朮六兩,枳實、半夏、神麯各五錢,橘紅七錢,黃芩五錢,枯礬三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熱水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大小像綠豆一樣,每次服用六、七十丸,用白開水送服,可以根據吃壞肚子的程度來調整藥丸的數量。因為吃素的人常常用花椒、生薑等調味,所以要用黃芩來瀉火。
木香見哯丸:此藥方治療因吃了生冷堅硬的食物,導致心腹脹滿悶痛。
藥材組成:
- 神麯(炒過)
- 京三稜(煨烤過)
- 草豆蔻(用麵粉包裹後煨烤過)
- 香附子
- 升麻
- 柴胡
- 木香
- 巴豆霜
- 石三稜(去皮煨烤過)
藥材用量:神麯、京三稜各一兩,草豆蔻、香附子各五錢,升麻、柴胡各三錢,木香一錢,巴豆霜五分,石三稜五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熱水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白開水送服,可以根據吃壞肚子程度來調整藥丸數量。
三稜消枳丸:此藥方治療因吃了生冷堅硬的食物,無法消化,造成心腹脹滿悶痛。
藥材組成:
- 京三稜(用醋煮過)
- 廣朮(用醋煮過)
- 神麯(炒過)
- 淨青皮
- 巴豆(連皮和米一起炒至焦黑,去掉米和皮)
- 茴香
- 陳皮(去白)
- 丁香
- 益智(去殼)
藥材用量:京三稜、廣朮、神麯各七錢,淨青皮、巴豆、茴香、陳皮各五錢,丁香、益智各三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醋調和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十丸,可以增加到二十丸,用生薑湯送服,在飯前服用,可以根據身體虛實情況來調整藥丸數量。如果開始排便,就停止服用。
備急大黃丸:此藥方治療心腹各種突然發生的劇烈疼痛。
藥材組成:
- 大黃
- 巴豆(去皮膜和油脂)
- 乾薑
藥材用量:大黃、巴豆、乾薑各等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成藥丸,大小像小豆一樣,每次服用二丸,以排便順暢為度。
保和丸(朱丹溪創製):此藥方治療各種飲食造成的傷害,如胸腹飽脹悶悶不舒服,或腹中有食物積滯形成的硬塊,長期服用可以逐漸消除。但是脾胃虛弱的人不宜服用。
藥材組成:
- 山楂肉(去核)
- 神麯(炒過)
- 半夏(用熱水浸泡洗過)
- 茯苓
- 陳皮(去白)
- 連翹
- 萊菔子(炒過)
- 麥糵面(炒過)
藥材用量:山楂肉五兩,神麯、半夏各三兩,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麥糵面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另外用生神麯五兩,加入一小杯生薑汁,用水調成糊狀,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白開水或清米湯送服。有的藥方會加入麥糵面,有的則會加入白朮二兩,就叫做大安丸,可以健脾胃,消除食物積滯,效果很好。有一種說法是脾虛的人服用,會造成虛上加虛的危害,速度很快。也可以用四君子湯等湯劑送服。山楂這種藥材,很能消化食物。如果胃中沒有食物、脾虛不運化、不想吃東西的人服用,反而會耗損脾胃之氣,所以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