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二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1)

1. 內傷

上細切,作一服,生薑五片,大棗二枚,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早飯後溫服。

服藥後,如小便罷而病加增劇,是不宜利小便,當去茯苓、澤瀉。如方喜食,一、二日不可飽食,恐胃再傷,以藥力尚少,脾胃之氣不得轉運升發也。須滋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藥力,益升浮之氣而滋其胃氣,慎不可淡食,以損藥力而助邪氣之降沉也。可以少役形體,使胃與藥得轉運開發,慎毋大勞役使氣復傷,若脾胃得安靜尤佳。

若胃氣稍強,少食嘉果以助藥力,經云五果為助是也。

雙和散,補血益氣,治虛勞少力,不熱不寒,溫而有補。

白芍藥(一錢),黃耆(蜜炙),熟地黃,川芎,川歸(各六分),甘草(炙),肉桂(各四分)

上細切,作一服,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大病後血虛氣乏者,以此調治。

門冬清肺飲,治脾胃虛弱,氣促氣喘,精神短少,或衄血吐血等證。

紫菀茸(一錢),黃耆(蜜炙),白芍藥(炒),甘草(炙,各七分),人參,麥門冬(去心),當歸身(各五分),五味子(九粒)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食後溫服。

寬中進食丸,滋形氣,喜飲食。

麥糵面(一兩,炒黃),半夏(湯泡七次去皮臍),豬苓(去黑皮,各七錢),草豆蔻(濕麵裹煨),神麯(炒,各五錢),枳實(麩炒黃色),橘紅(各三錢),白朮(五錢),白茯苓,澤瀉(各三錢),砂仁(二錢),乾生薑(炮,五錢),甘草(炙),人參,青皮(各二錢),木香(一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送下,食後服。

白朮和胃丸,治病久厭厭不能食,而臟腑或閉或溏,此胃氣虛弱也。常服則和中理氣,去濕消痰,和脾胃,進飲食。

白朮(一兩五錢),半夏(湯泡洗七次),厚朴(薑製,各一兩),陳皮(去白,八錢),人參(五錢),甘草(炙,二錢),枳實(麩炒黃色),檳榔(各二錢五分),木香(一錢五分),乾生薑(七分)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米飲送下。

枳朮丸,治痞滿,消食強胃。

白朮(二兩),枳實(麩炒黃色,一兩)

上為細末,用沸湯泡青荷葉,乾者亦可,頃間去葉,用湯浸晚粳米杵粉,以原湯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至七、八十丸,白湯送下。本方加橘紅一兩,名橘皮枳朮丸,治元氣虛弱,飲食不消,心下痞悶。本方加炒神麯一兩,炒麥糵面一兩,名曲糵枳朮丸,治飲食太過,致心腹滿悶不快。

本方加木香一兩,名木香枳朮丸,能破滯氣,消飲食,開胃進食。本方加半夏一兩,名半夏枳朮丸,治因冷食內傷。本方加酒炒黃連、酒蒸大黃、炒神麯、淨橘紅各二兩,黃芩四兩,名三黃枳朮丸,治傷肉食濕面、辛辣味厚之物,填塞悶亂不快。

白話文:

內傷

將藥材切細,做成一份藥。加入五片生薑、兩枚紅棗,用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濾掉藥渣,在早飯後溫熱服用。

服藥後,如果小便完後病情反而加重,表示不適合利尿,應該去除藥方中的茯苓、澤瀉。如果服用此藥方後食慾變好,一兩天內不要吃太飽,以免再次損傷腸胃,因為藥力還不夠強,脾胃的氣還沒有恢復運轉。這時需要吃些有滋味的食物或美味的食物來幫助藥力,增強上升的氣並滋養胃氣,千萬不可以吃清淡的食物,以免削弱藥力反而助長邪氣下沉。可以稍微活動身體,讓腸胃和藥力得以運轉發揮作用,但切勿過度勞累,使氣再次受到損傷,如果能讓脾胃安靜休養是最好的。

如果胃氣稍微強健,可以少量吃些水果來幫助藥力,正如醫書所說,五種水果可以幫助藥力發揮作用。

雙和散,可以補血益氣,治療虛勞乏力,藥性不熱不寒,溫和而有補益效果。

藥材:白芍藥(一錢)、蜜炙黃耆、熟地黃、川芎、當歸(各六分)、炙甘草、肉桂(各四分)。

將藥材切細,做成一份藥。加入三片生薑、兩枚紅棗,用一碗半水煎煮至剩下一碗,溫熱服用。此方適合用於大病之後,氣血虛弱的人來調理身體。

門冬清肺飲,治療脾胃虛弱,氣短氣喘,精神不濟,或有流鼻血、吐血等症狀。

藥材:紫菀茸(一錢)、蜜炙黃耆、炒白芍藥、炙甘草(各七分)、人參、麥門冬(去心)、當歸身(各五分)、五味子(九粒)。

將藥材切細,做成一份藥。用一碗半水煎煮至剩下一碗,濾掉藥渣,在飯後溫熱服用。

寬中進食丸,可以滋養身體的氣,使人食慾增加。

藥材:炒黃麥芽麵(一兩)、用湯泡七次去皮臍的半夏、去黑皮的豬苓(各七錢)、用濕麵包裹煨過的草豆蔻、炒神麯(各五錢)、麩炒至黃色的枳實、橘紅(各三錢)、白朮(五錢)、白茯苓、澤瀉(各三錢)、砂仁(二錢)、炮乾薑(五錢)、炙甘草、人參、青皮(各二錢)、木香(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湯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熱的米湯送服,在飯後服用。

白朮和胃丸,治療久病不癒,食慾不振,而且腸胃功能時而便秘時而腹瀉,這是由於胃氣虛弱所導致。經常服用此藥丸可以調和中氣、調理氣機,去除體內濕氣、消除痰液,調和脾胃功能,增進食慾。

藥材:白朮(一兩五錢)、用湯泡洗七次的半夏、薑製厚朴(各一兩)、去白陳皮(八錢)、人參(五錢)、炙甘草(二錢)、麩炒至黃色的枳實、檳榔(各二錢五分)、木香(一錢五分)、乾生薑(七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湯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熱的米湯送服。

枳朮丸,治療胸腹脹滿,幫助消化,強健腸胃。

藥材:白朮(二兩)、麩炒至黃色的枳實(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煮沸的熱水浸泡青荷葉(乾的也可以),稍微浸泡後取出葉子,用這個水浸泡晚粳米粉,再用原來的湯煮成糊狀,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多的可以吃到七、八十丸,用白開水送服。這個藥方如果加入一兩橘紅,就叫做橘皮枳朮丸,治療元氣虛弱、飲食不消化、胸悶等症狀。這個藥方如果加入一兩炒神麯、一兩炒麥芽麵,就叫做曲糵枳朮丸,治療因為吃太多導致胸腹脹滿不舒服。

這個藥方如果加入一兩木香,就叫做木香枳朮丸,能夠疏通滯氣,幫助消化,開胃增進食慾。這個藥方如果加入一兩半夏,就叫做半夏枳朮丸,治療因為吃寒涼食物導致的內傷。這個藥方如果加入酒炒黃連、酒蒸大黃、炒神麯、淨橘紅各二兩,黃芩四兩,就叫做三黃枳朮丸,治療因為吃太多肉食、濕麵、辛辣濃味的食物,導致胸悶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