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之二 (14)
卷之二 (14)
1. 內傷
去附子,再煎二服與之,得熱退氣和而愈。予則告曰。其熱雖退,體猶困倦,伊如前自合二十餘帖,服後方得強健復元而安。
上湖呂氏子,年三十餘,九月間因勞倦發熱。醫作外感治,用小柴胡、黃連解毒、白虎等湯,反加痰氣上壅,狂言不識人,目赤上視,身熱如火,眾醫技窮。八日後召予診視,六脈數疾七、八至,又三部豁大無力,左略弦而芤。予曰:此病先因中氣不足,又內傷寒涼之物,致內虛發熱,因與苦寒藥太多,為陰盛格陽之證,幸元氣稍充,未死耳。以補中益氣湯,加製附子二錢,乾薑一錢,又加大棗、生薑煎服。
眾醫笑曰:此促其死也。黃昏時服一劑,痰氣遂平而熟寐。伊父報曰:自病不寐,今安臥,鼾聲如平時。至半夜方醒,始識人,而諸病皆減。又如前再與一劑,至天明時,得微汗氣和而愈。
白話文:
去掉附子,再煎兩帖藥給他喝,如果能退燒、氣順就痊癒了。我告訴他:雖然熱退了,但身體仍然疲憊,像之前一樣自己配二十多帖藥來喝,喝完才能強健恢復元氣而安好。
上湖呂家的兒子,三十多歲,九月時因為勞累疲倦而發燒。醫生當作外感來治療,用了小柴胡湯、黃連解毒湯、白虎湯等藥,反而導致痰氣上湧,胡言亂語不認人,眼睛紅腫向上看,身體發熱如火,眾多醫生都束手無策。八天後請我去看診,把脈發現六脈頻數急促,一息七八次,而且寸關尺三部脈都呈現空大無力的情況,左脈稍微呈現弦而中空的現象。我說:這個病是先因為中氣不足,又因為內傷吃了寒涼的東西,導致體內虛弱而發熱,又因為吃了太多苦寒的藥,造成陰盛格陽的症狀,幸好元氣還稍微充足,才沒死。我用補中益氣湯,加製附子二錢、乾薑一錢,再加大棗、生薑一起煎服。
眾醫生嘲笑說:這會加速他的死亡啊!傍晚時喝下一帖藥,痰氣就平順了,並且安穩入睡。他的父親回報說:自從生病以來都睡不著,今天竟然能安穩睡覺,鼾聲也跟平常一樣。到了半夜才醒來,開始認得人,而且各種病症都減輕了。又像之前那樣再給他喝一帖藥,到天亮時,出了些微汗,氣也順了,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