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醫大全》~ 卷十八 (20)
卷十八 (20)
1. 瘰癧門主方
瘰癧膏
金線重樓,金線吊蛤蟆,萆麻仁,商陸(各四兩),天南星,半夏,露蜂房,防風,蛇蛻(各二兩),大黃,土木鱉,穿山甲,番木鱉,射干,川烏,草烏,枳殼,當歸,紅花,白芷,殭蠶,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一兩),活雄鼠(大者),乾蟾(各一個),芫花(一兩五錢),巴豆肉,急性子(各五錢),鯽魚(四尾)
用麻油三斤,浸七日,熬枯去渣,復入淨鍋內,熬至滴水成珠,稱熟油一斤,入銀硃八兩,收之成膏,再下淨黃蠟八兩,再下乳香(去油)、沒藥(去油)、血竭、兒茶各五錢,麝香二錢,潮腦二兩。乳細下之,攪勻收貯。攤宜厚些,速效如神。
消瘰癧方。(江仁度。)
甘遂(一兩熬膏),甘草(一兩熬膏)
先將甘遂膏塗癧上,離一燈草遠,將甘草膏箍之,其核自縮,洗去,次日又用甘遂膏塗之,仍離一燈草遠,又以甘草膏箍之,以消為度。
又方(江仁度。)
鐵砂(四兩。用舊鍋鐵研碎,或在爆竹店買。)
鐵砂研末,用滴醋煎成餅,復打碎,又用醋煎成餅,又打碎,再用醋煎,如此七次,乘鐵砂潮熱之時,敷瘰癧上,以消平為度。
又方(胡景周。),鼠屎三錢,鹽水拌炒為末,以一錢拌砂糖為穰,以二錢和麵,隨人大小多寡,作餅七個,包穰焙熟,令一日吃盡,隔兩日服一次,不過三服愈。如未除根,再服。
瘰癧膏
川倍子(八兩。炒黑研末,只用四兩),川烏(甘草湯泡),生南星,草烏,半夏(各一錢),川貝母(去心,五錢),綠色海粉(四兩。炒黑,只用二兩)
各研細末,共一處,煉蜜茶汁和成膠,貼患處,油紙護之。
地龍膏(李養榮。),瘰癧未破者立消。
地龍糞,雄黃,小麥面(各等分)
研細。醋調塗。
專治瘰癧有核成瘡者,皆能速愈。花壁虎一條裝入雞蛋內封固,放飯上蒸熟,取起去殼,將壁虎同蛋搗爛為丸,如綠豆大,陰乾分二十日,空心茶湯或米飲皆可送下。服完百日內,忌發物及生薑、椒、蒜、雞鵝羊肉,遺精、房事為要。
瘰癧,蛇蛻一條,白者佳,鍋內炒脆,研末,臨臥,食後酒調服。在膈上取汗,次早,潰者膿少,未潰者消;其潰者一時難收口,須用花椒湯洗,再用黃連末摻之。
消瘰核。(吳近宸。)
生半夏,生香附(各等分),生附子(少許)
研細,熬滴醋調敷核上自消。
內消散(任中嵩。)
治瘰癧宜先服益氣養榮湯十多劑後,再服:硃砂,血竭(各一錢),生斑蝥(去翅、足,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分,空心燒酒調服,未破者三五日立消。已破者,內服此藥,外用金頭蜈蚣一條,研極細末,用麻油一小盅,浸兩晝夜,搽患處,其瘡即腫潰,過一二日腫消,可貼膏藥。瘡勢大者二十日痊;小者十餘日平復。
白話文:
瘰癧膏
將金線重樓、金線吊蛤蟆、蓖麻仁、商陸(各150克),天南星、半夏、露蜂房、防風、蛇蛻(各75克),大黃、土木鱉、穿山甲、番木鱉、射干、川烏、草烏、枳殼、當歸、紅花、白芷、殭蠶、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37.5克),活雄鼠(大隻的)、乾蟾(各一隻),芫花(56.25克),巴豆肉、急性子(各18.75克),鯽魚(四條)。
用麻油1500毫升浸泡七天,然後熬煮至藥材枯萎,濾掉殘渣,將油重新放入乾淨的鍋中熬煮,直到滴入水中能凝結成珠,此時的熟油約有500毫升,加入銀硃300克,收膏。接著加入淨黃蠟300克,再加入乳香(去除油脂)、沒藥(去除油脂)、血竭、兒茶各18.75克,麝香7.5克,冰片75克。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後加入膏中攪拌均勻,儲存備用。敷藥時宜厚塗,效果快速顯著。
消瘰癧方(江仁度)
甘遂(37.5克,熬製成膏)、甘草(37.5克,熬製成膏)。
先將甘遂膏塗在瘰癧上,保持與燈草稍遠的距離,再用甘草膏將其固定包覆,瘰癧的核會自行縮小。洗淨後,隔天再次塗上甘遂膏,同樣保持與燈草的距離,再用甘草膏包覆,直到瘰癧消除為止。
又方(江仁度)
鐵砂(150克,用舊鐵鍋的鐵研磨成粉,或在鞭炮店購買)。
將鐵砂研磨成粉,用醋煎成餅狀,然後打碎,再用醋煎成餅,又打碎,如此重複七次。趁鐵砂還潮濕溫熱時敷在瘰癧上,直到瘰癧消除平復為止。
又方(胡景周)
鼠屎11.25克,用鹽水拌炒後研磨成粉,取3.75克與砂糖混合為餡,取7.5克和麵,依照個人所需用量,做成七個餅,包入餡料後烘烤熟透,一天內吃完。隔兩天再服一次,通常服用三次即可痊癒。如果沒有完全根除,可以再次服用。
瘰癧膏
川倍子(300克,炒黑後研磨成粉,只取150克),川烏(用甘草水浸泡),生南星,草烏,半夏(各3.75克),川貝母(去心,18.75克),綠色海粉(150克,炒黑後只取75克)。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混合在一起,用煉製過的蜂蜜和茶汁調和成膠狀,貼在患處,用油紙覆蓋保護。
地龍膏(李養榮),針對瘰癧尚未破潰者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地龍糞、雄黃、小麥麵粉(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調和塗抹。
專門治療瘰癧有核且已化膿成瘡的情況,都能迅速治癒。取一條花壁虎放入雞蛋中封固,放在飯上蒸熟,取出後去除蛋殼,將壁虎和雞蛋一起搗爛成丸,大小如綠豆,陰乾後分二十天服用,早晨空腹以茶水或米湯送服即可。服藥完畢後一百天內,忌吃發物以及生薑、辣椒、大蒜、雞鵝羊肉,並注意避免遺精和房事。
瘰癧的治療,可用一條蛇蛻(白色的為佳),在鍋中炒至酥脆,研磨成粉末,臨睡前,飯後用酒調服。若在橫膈膜部位出汗,隔天,如果瘰癧已潰爛,膿液會減少;若未潰爛,則會消退。如果已經潰爛,一時難以收口,須用花椒湯清洗,再撒上黃連粉。
消瘰核(吳近宸)
生半夏、生香附(各等份),生附子(少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熬煮後調和,敷在瘰癧核上,使其自行消退。
內消散(任中嵩)
治療瘰癧應先服用益氣養榮湯十多劑後,再服用:硃砂、血竭(各3.75克),生斑蝥(去除翅膀和腳,1.125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3.75克,空腹用燒酒調服,尚未破潰的瘰癧三五天即可消退。如果已經潰爛,內服此藥的同時,外用一條金頭蜈蚣,研磨成極細粉末,用少量麻油浸泡兩天,塗抹患處,瘡口會腫脹潰破,一兩天後腫脹消退,再貼上膏藥。瘡口大的約二十天痊癒,小的則十餘天即可平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