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精血不足」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精血不足是中醫的一個病症,指的是人體的精氣和血液不足。精血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如果精血不足,就會導致人體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如頭暈、目眩、耳鳴、失眠、健忘、腰膝酸軟、四肢乏力、面色蒼白、唇色淡白、舌淡苔白、脈細弱等。
精血不足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先天不足:如果父母一方或雙方本身就有精血不足的體質,那麼他們的孩子就很容易出現精血不足的症狀。
- 後天失養:如果後天飲食不節,過度勞累,或者經常熬夜,就會導致精血的耗損。
- 疾病耗損:如果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結核、糖尿病等,就會導致精血的大量消耗。
- 外邪侵襲:如果受到外邪的侵襲,如風寒、暑濕等,就會導致精血的損傷。
精血不足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 飲食調養:要注意飲食的清淡,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肉、豆製品、蔬菜和水果等。
- 起居調養: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過度勞累,也不要熬夜。
- 藥物治療:可以根據病情服用一些補益精血的藥物,如六味地黃丸、八珍丸等。
- 針灸治療:可以通過針灸的方法來調理氣血,改善精血不足的症狀。
精血不足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病症,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導致病情加重,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工作。因此,如果出現了精血不足的症狀,一定要及早到醫院進行診治。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六味地黃丸
- 1.《証治準繩‧雜病》:「若手足皴裂,不問黯白,或在手足腿腕,搔起白皮,此風熱而秘澀,用清胃散加芍藥。蓋腎開竅於二陰,精血不足則大便秘塞而不通矣,須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以滋化源。【小便不利】若不渴而不利者,熱在下焦血分也,用滋腎丸。渴而不利者,熱在上焦氣分也,用清肺散。」
- 2.《証治準繩‧幼科》:「〔薛〕耳者,心腎之竅,肝膽之經也,心腎主內症精血不足,肝膽主外證風熱有餘,或聾聵,或虛鳴者,稟賦虛也,或脹痛,或膿癢者,邪氣客也,稟賦不足宜用六味地黃丸(腎)。肝經風熱宜用柴胡清肝散。若因血燥用梔子清肝散(發熱)未應,佐以六味丸,間服九味蘆薈丸(疳)。」
- 3.《癘瘍機要》:「一遍身疙瘩,或癮疹搔癢,此風熱傷血,用羌活當歸散,氣虛者佐以補中益氣湯加山梔、鉤藤鉤,血虛者佐以加味逍遙散加鉤藤鉤。若手足皴裂,不問黯白,或在手足腿腕,搔起白皮,此風熱而秘澀,用清胃散加芍藥。蓋腎開竅於二陰,精血不足,則大便秘塞而不通矣,須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以滋化源。」
補中益氣湯
- 1.《証治準繩‧雜病》:「若手足皴裂,不問黯白,或在手足腿腕,搔起白皮,此風熱而秘澀,用清胃散加芍藥。蓋腎開竅於二陰,精血不足則大便秘塞而不通矣,須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以滋化源。【小便不利】若不渴而不利者,熱在下焦血分也,用滋腎丸。渴而不利者,熱在上焦氣分也,用清肺散。」
- 2.《癘瘍機要》:「一遍身疙瘩,或癮疹搔癢,此風熱傷血,用羌活當歸散,氣虛者佐以補中益氣湯加山梔、鉤藤鉤,血虛者佐以加味逍遙散加鉤藤鉤。若手足皴裂,不問黯白,或在手足腿腕,搔起白皮,此風熱而秘澀,用清胃散加芍藥。蓋腎開竅於二陰,精血不足,則大便秘塞而不通矣,須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以滋化源。」
還少丹
- 1.《羅氏會約醫鏡》:「_還少丹、無比山藥丸_(方俱載一卷培補門),治臟氣平和,而惟精血不足者。」
- 2.《婦人規》:「男子臟氣平和而惟精血不足者,宜還少丹、全鹿丸、無比山藥丸。若右腎陽氣不足者,宜右歸丸或毓麟珠俱妙。若陽痿精衰虛寒,年邁艱嗣者,必宜贊育丹。若陽盛陰虛,左腎精氣不足者,宜左歸丸或延年益嗣丹。若火盛水虧,多內熱者,宜大補陰丸。此外,如河車種玉丸、烏雞丸、黑錫丹之類皆可用之。」
七寶美髯丹
- 1.《成方切用》:「(邵應節),治精血不足,羸弱周痹,腎虛無子,消渴淋瀝,遺精崩帶,癰瘡痔腫等證。(周痹周身痿痹也,由氣血不足。無子,由腎冷精衰。消渴淋瀝,由水不制火。遺精,由心腎不交。崩帶瘡痔,由營血不調。)」
虎潛丸
- 1.《瘍科心得集》:「_虎潛丸_,治精血不足,筋骨痿弱,足不任地,及骨蒸勞熱。」
- 2.《成方切用》:「治精血不足,筋骨痿弱,足不任地,及骨蒸勞熱。(肝主筋,血不足則筋痿。腎主骨,精不足則骨痿,故步履為艱也。骨蒸勞熱,本乎陰虛。)」
- 3.《醫方集解》:「治精血不足,筋骨痿弱,足不任地,及骨蒸勞熱(肝主筋,血不足則筋痿;腎主骨,精不足則骨痿,故步履為艱也。人之一身,陽常有餘,陰常不足,骨蒸勞熱,本乎陰虛。」
- 4.《大方脈》:「_虎潛丸_,治精血不足,筋骨痿軟,足不任地,及骨蒸勞熱。」
- 5.《外科備要》:「_虎潛丸_,治潰瘍下元虛冷,筋骨痿弱,精血不足,骨蒸勞熱。」
菟絲子丸
- 1.《楊氏家藏方》:「治精血不足,筋骨無力,怔忪盜汗,夢遺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