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參散

XIANG C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13.5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0%
脾經 30%
胃經 19%
心經 10%
腎經 9%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香參散方劑中包含人參,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補氣固表: 人參為補氣之聖藥,能補益元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對於因氣虛而導致的表虛症狀,如易感風寒、反覆感冒、倦怠乏力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調和諸藥: 人參味甘性溫,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能使其他藥物的功效發揮得更加協調。在香參散中,人參可以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香參散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暖脾胃,助消化: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溫脾止瀉、助消化等功效。香參散中可能加入丁香,用以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功能,改善因寒邪入侵或脾胃虛寒導致的消化不良、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

2. 行氣止痛,溫腎壯陽:丁香亦可行氣止痛,溫腎壯陽。香參散中可能加入丁香,用以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脹痛,或因腎陽不足導致的腰膝酸冷、陽痿早洩等症狀。

香參散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效果。香參散常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等症,生薑可溫暖脾胃,驅寒止嘔,增強方劑的溫中散寒功效。
  2. 調和藥性: 生薑可調和藥性,減少藥物的寒涼之性,使方劑溫和,更易於脾胃吸收。香參散中其他藥物如人參、白朮等都屬性偏涼,生薑的加入可平衡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損傷脾胃。

主治功效


香參散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香參散主治脾虛脹滿,小便癃閉。古文更提及可用於治療:

  • 心氣不足、育神養氣。
  • 痢疾後元氣大虛。

治療原理

香參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補益脾胃、溫陽化氣、利水消腫等理論。各個成分的功效如下:

  • 人參: 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在方中主要發揮補氣健脾的作用,針對脾虛的核心病機。人參能夠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改善消化吸收,從而減輕脹滿的症狀。
  • 丁香: 溫中降逆,補腎助陽。在方中主要發揮溫暖脾胃、行氣止痛的作用。丁香的溫熱性質可以驅散脾胃的寒邪,促進氣機流通,緩解因氣滯造成的脹滿不適。
  • 生薑: 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在方中主要發揮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作用。生薑的辛溫性質可以協助丁香溫暖脾胃,並能促進水液代謝,減輕水濕停滯所致的脹滿。
  • 沉香: 降氣溫中,暖腎納氣。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的功效,更可加強溫中行氣之力。

綜合分析:

香參散以人參為君藥,大補脾胃之氣,以治本;臣以丁香、生薑溫中散寒、行氣消脹,以治標;佐以沉香溫中行氣,增強療效。全方溫補脾陽,行氣導滯,使得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水濕得以運化,氣機得以流通,從而達到消除脹滿、通利小便的目的。

古文中還提到其他幾種配伍:

  • 茯苓、橘紅、熟附: 茯苓健脾利水,橘紅理氣化痰,熟附溫陽補火。此配伍加強了溫陽健脾、利水消腫的功效,更適合脾陽虛衰、水濕內停的患者。
  • 大北棗: 滋補養血,適合心氣不足患者。
  • 當歸、粟殼: 當歸補血活血,粟殼收斂止瀉。此配伍適用於痢疾後元氣大虛的患者,可以補益氣血、固澀止瀉。

總結:

香參散是一個溫補脾胃、行氣消脹的有效方劑。其治療原理是以補氣健脾為本,溫中行氣為輔,通過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來消除脹滿等症狀。不同配伍則能針對不同病因病機,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新羅人參(銼薄片)半兩(濕紙裹煨),大北棗3枚(以丁香3-7粒納其中,濕紙裹煨),生薑指大1塊(切作兩片,以青鹽少許納其中,濕紙裹煨)。
大治心氣,育神養氣。
上(口父)咀。以水1升,於銀石器內慢火熬成1盞以下,睡覺煩悶時頓服。若常服則每帖可作數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香參散具有溫中健脾、行氣消脹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脾胃虛弱、氣虛血虧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排尿困難尿道炎慢性腎衰竭前列腺增生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頻尿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香參散, 出處:《風勞臌膈》。 組成:人參1兩,沉香2錢5分。 主治:脾虛脹滿,小便癃閉。

香參散, 出處:《雜病廣要》引《證治大還》。 組成:人參1兩,茯苓5錢,橘紅5錢,沉香2錢5分,熟附1錢2分。 主治:脾虛脹滿。

香參散, 出處:《觀聚方要補》卷二引《證治大還》。 組成:人參、白朮、白茯、白芍、白扁豆、陳皮、肉果、烏梅、木香、甘草、陳米。 主治:痢久積穢已盡,腹中不痛,或微痛不後重,但滑溜不止。

香參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 組成:陳皮1兩,木香、人參、當歸半兩,訶子皮、烏梅、地榆、香茸3分,甘草1分(炙)。 主治:榮衛俱虛,臟腑不調。泄瀉不止,痢赤白,日無度,腹內疼痛,飲食不進。

香參散, 出處:《百一》卷一引蘇韬光方。 組成: 香參散(《百一》卷一引蘇韬光方。)出處:《百一》卷一引蘇韬光方。組成:新羅人參(銼薄片)半兩(濕紙裹煨),大北棗3枚(以丁香3-7粒納其中,濕紙裹煨),生薑指大1塊(切作2片,以青鹽少許納其中,濕紙裹煨)。主治:大治心氣,育神養氣。 。 主治:大治心氣,育神養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