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回陽湯

JI JIU HUI Y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0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極熱 (6.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心經 20%
肺經 16%
胃經 12%
肝經 11%
腎經 9%
大腸經 3%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急救回陽湯中加入黨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回陽: 黨參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生津養血之功效。回陽湯針對的是陽氣虛衰、寒邪內侵所致的危重病症,而黨參能補益元氣,振奮陽氣,有助於回補體力,增強抵抗力,從而起到回陽救逆的作用。
  2. 扶正祛邪: 黨參能補益脾胃,促進營養吸收,提高機體免疫力。在回陽過程中,需要機體的自身抵抗力來驅逐寒邪,黨參能增強正氣,有利於抵抗外邪,促進疾病的康復。

「急救回陽湯」中加入附子,其用意在於其強烈的回陽救逆之效。

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塊根,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其具有回陽救逆、溫通經脈、散寒止痛之功,為回陽救逆之要藥。

急救回陽湯主要用於陽氣衰微、寒邪入體所導致的各種危重症狀,例如昏迷、脈微欲絕、四肢厥冷等。附子藥性強悍,能迅速溫補陽氣,驅散寒邪,使陽氣回升,救治危重病人。

急救回陽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之功效。對於因寒邪入侵而導致的陽氣虛衰,脈微欲絕、四肢厥冷、面色蒼白等症狀,乾薑能溫煦脾胃,回補陽氣,使陽氣回升,改善症狀。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功效:乾薑常與其他溫陽藥物如附子、肉桂等配伍使用,能起到協同作用,進一步增強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例如,乾薑與附子同用,可溫腎陽,助陽氣回升;乾薑與肉桂同用,可溫通心陽,改善心陽虛弱導致的症狀。

急救回陽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陽回升: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效。在回陽救逆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陽氣衰微,白朮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水谷精微化生充足,為回陽提供物質基礎。
  2. 固護元氣,防止耗散:白朮具有固護元氣的作用,能防止陽氣外泄,避免因汗出過多而耗損元氣。對於回陽過程中,由於陽氣虛弱,容易汗出不止,導致元氣耗散,白朮能固表止汗,防止陽氣外泄,有利於回陽救逆。

急救回陽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回陽湯通常由多種藥材組成,藥性較為峻猛,容易產生副作用。甘草可以緩和藥性,使各味藥材協調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偏激,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的功效,能夠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起到回陽救逆、溫補心陽的作用。同時,甘草還可以保護脾胃,防止其他藥材對脾胃的損傷。

急救回陽湯中使用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心血管功能,有助於回陽救逆。
  2. 降氣止痛,平復逆氣: 桃仁入心、肺、大腸經,可降氣止痛,平復逆氣。對於氣逆上衝,導致胸悶氣短、心悸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急救回陽湯中使用桃仁,可起到活血化瘀、通經活絡、降氣止痛等作用,有助於促進陽氣回升,緩解危急症狀。

急救回陽湯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溫通經絡: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溫經散寒之效。急救回陽湯主要針對陽氣虛衰、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危重病症,而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溫通經絡,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使陽氣回升。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急救回陽湯中往往還包含其他溫陽回陽、補氣固脫的藥材,例如人參、附子等。紅花與這些藥物配伍,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使回陽救逆效果更顯著。

主治功效


急救回陽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全國名醫驗案類編》、《醫學衷中參西錄》、《醫林改錯》等古籍文獻記載,以及所提供的藥物組成與功效,可對急救回陽湯的主治功效進行如下分析:

主治病症:

急救回陽湯主要用於治療霍亂吐瀉至極、精神昏昏、氣息奄奄、虛脫將亡的危急證候。其臨床表現常見為:

  • 吐瀉劇烈: 患者出現頻繁且劇烈的嘔吐與腹瀉。
  • 精神萎靡: 精神昏沉、意識模糊、反應遲鈍。
  • 氣息微弱: 呼吸微弱,呈現出氣息奄奄、瀕臨衰竭的狀態。
  • 身涼汗多: 全身冰冷,大量出汗。
  • 轉筋: 吐瀉後出現肢體抽搐,痙攣的現象。
  • 脈象微弱: 脈象細弱或難以觸摸。

治療原理分析:

  1. 溫陽救逆,回陽固脫:

    • 附子、乾薑: 這兩味藥是本方的核心,具強烈的溫陽散寒之功。附子大辛大熱,能溫腎陽,回陽救逆,起死回生;乾薑溫中散寒,溫胃止嘔。兩者合用,能迅速溫暖全身,驅散體內陰寒,挽救陽氣衰竭之危。
    • 黨參: 大補元氣,補益脾肺之氣,對於因吐瀉過度導致的氣虛有顯著的扶正作用。
  2. 健脾化濕,和中止瀉:

    • 白朮: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對於脾虛濕盛引起的吐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甘草: 調和諸藥,緩解藥物的刺激性,並能補脾益氣,有助於恢復脾胃功能。
  3.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 桃仁、紅花: 活血化瘀,對於因寒凝氣滯導致的脈絡不通有改善作用,可緩解因血脈不暢引起的轉筋疼痛。
  1. 調和陰陽,交心腎:
    • **古籍中提到,此方雖為回陽之劑,實則有交心腎,和陰陽的功效。**在病至危急之時,體內陰陽失調,心腎不交。本方溫陽的同時,亦有顧護陰液的成分,從而達到調和陰陽的作用。

綜合分析:

急救回陽湯的組方精妙,以大辛大熱之附子、乾薑為君,峻補元氣的黨參為臣,佐以健脾化濕的白朮、調和諸藥的甘草、活血通絡的桃仁、紅花,組成一個溫陽散寒、回陽救逆、補氣健脾、活血化瘀的綜合性方劑。

在霍亂吐瀉嚴重,導致體內陰陽俱衰、氣血虛脫的危急時刻,本方能夠迅速溫壯陽氣,鼓舞氣血運行,恢復脾胃功能,從而達到回陽救逆、固脫止瀉的功效。

此方雖有溫陽之效,但亦不可忽略其調和陰陽之用。古籍提到,此方可交心腎,對於因吐瀉過度,導致心腎不交的重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急救回陽湯的治療原理在於通過強大的溫陽散寒、補氣健脾、活血通絡,來達到扶正祛邪,回陽救脫的目的。其適應症為霍亂吐瀉至極、虛脫將亡的危急證候,屬於救急之方,在臨床使用中應當嚴格把握適應症。

傳統服藥法


黨參8錢,附子8錢(大片),乾薑4錢,白朮4錢,甘草3錢,桃仁2錢(研),紅花2錢。
回陽救逆,活血化瘀。
水煎服。莫畏病人大渴飲冷不敢用。
本方方名,《濕溫時疫治療法》引作「新加附子理中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溫熱助陽的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上吐下瀉昏迷

相同名稱方劑


急救回陽湯, 出處:《醫林改錯》卷下。 組成:黨參8錢,附子8錢(大片),乾薑4錢,白朮4錢,甘草3錢,桃仁2錢(研),紅花2錢。 主治:回陽救逆,活血化瘀。主治:吐瀉轉筋,身涼汗多。

急救回陽湯, 出處:《衷中參西》上冊。 組成:潞黨參8錢,生山藥1兩,生杭芍5錢,山萸肉8錢(去淨核),炙甘草3錢,赭石4錢(研細),朱砂5分(研細)。 主治:交心腎,和陰陽。主治:霍亂吐瀉已極,精神昏昏,氣息奄奄,至危之候。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