劑陽湯

劑陽湯

JI Y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十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寒 (0.6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胃經 27%
腎經 18%
心經 18%
肝經 9%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劑陽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腎陰,溫腎陽:熟地黃性寒,質潤,入腎經,具有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的功效。劑陽湯以溫陽散寒為主,但腎陽不足,則難以溫煦陽氣,熟地黃可補益腎陰,滋養腎陽,使溫陽之藥效更易發揮,溫陽而不傷陰。
  2. 配伍相宜,協調藥性:劑陽湯中包含溫燥的附子、肉桂等藥,而熟地黃性寒,能起到緩解燥熱、滋潤脾胃的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溫燥藥物對人體的刺激,提高藥物療效。

劑陽湯中包含玄參,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玄參味甘苦性寒,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涼血消腫之功效。劑陽湯以溫陽散寒為主,但其中亦有部分藥材偏於溫燥,玄參的加入可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玄參與劑陽湯中的其他藥材,如黃芪、附子等,配合使用可發揮協同作用。玄參的清熱解毒之效可減輕溫陽藥物對身體的副作用,並能促進氣血運行,提高整體療效。

劑陽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生津: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劑陽湯為溫陽補氣之劑,使用麥門冬可避免燥熱傷陰,平衡藥性,使溫陽補氣之效更為平和。
  2. 清熱降火:麥門冬亦能清心火,降肺熱,對於因陽虛而導致的內熱症狀,如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麥門冬在劑陽湯中起著平衡藥性、滋陰生津、清熱降火的關鍵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和穏和。

劑陽湯中加入沙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生津止渴:沙參性涼,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劑陽湯以溫陽散寒為主,加入沙參可以起到滋陰平衡,避免溫陽過度而傷陰的副作用。
  2. 和胃降逆:沙參還具有一定的和胃降逆作用,可以緩解因陽氣不足而引起的胃氣上逆、反胃嘔吐等症狀。劑陽湯治療陽氣不足,往往伴隨脾胃虛弱,沙參的加入可以起到扶正固本,協調陰陽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劑陽湯方劑分析

1.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據古籍記載,此方主治「終日舉陽,絕不肯倒,然一與女合,又立時洩精,精洩之後,随又興起」。此症表現為陰虛陽亢、相火妄動所致之陽強易洩,屬「陰虛火旺」之證。患者陰精虧損,陽氣浮越於外,故陽事易興卻難以持久;陰不制陽,虛火擾動精室,因而交合即洩,洩後陽氣未斂,復又亢奮。


2. 組成與治療原理

方劑組成

  • 熟地(2兩):滋腎填精,補益真陰,為君藥。其性甘溫質潤,直入腎經,補陰血以潛浮陽。
  • 玄參(1兩):清熱涼血,滋陰降火。既助熟地養陰,又能清解上浮之虛火,針對陰虛內熱之病機。
  • 麥冬(1兩):潤肺清心,養陰生津。肺腎同治,金水相生,助熟地補腎陰,並制心火之亢。
  • 沙參(1兩):養陰清肺,益胃生津。強壯水之上源(肺陰),使陰液下濟於腎,與熟地共成「補陰配陽」之勢。

組方邏輯
全方以「滋陰降火」為核心,針對「陰虛陽亢」之病機:

  1. 補其不足:重用熟地填補腎陰,搭配沙參、麥冬滋肺胃之陰,使陰液充足以涵斂浮陽。
  2. 瀉其有餘:玄參清降虛火,麥冬兼清心火,使亢盛之相火(腎中虛火)得平,陽強之症自緩。
  3. 肺腎同調:沙參、麥冬補肺陰,取「金生水」之意,強化腎陰生化之源,從根本固攝精關。

治療原理
此證屬「本虛標實」——腎陰虧為本,虛火亢為標。方中不直接清瀉實火(如黃柏、知母),而側重甘寒滋陰,使陰液得復,陽氣自潛;虛火熄則陽強止,精室得固則泄精自調。透過滋補陰液、清降虛火,達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效。


3. 總結

劑陽湯為典型的滋陰降火方,結構簡潔但直指病機:

  • 適用證候:陰虛火旺型陽強、早洩(伴見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 配伍特點:補陰為主,清降為輔,肺腎同治,標本兼顧。
  • 潛在運用:後世可延伸於陰虛所致的失眠、盜汗、遺精等症,均基於「陰虛內熱」之共通病機。

傳統服藥法


熟地2兩,玄參1兩,麥冬1兩,沙參1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礙胃。

相同名稱方劑


劑陽湯, 出處:《辨證錄》卷十。 組成:熟地2兩,玄參1兩,麥冬1兩,沙參1兩。 主治:人有終日舉陽,絕不肯倒,然一與女合,又立時泄精,精泄之後,隨又興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