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陰堅骨湯

潤陰堅骨湯

RUN YIN JIAN G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寒 (0.8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6%
肺經 19%
胃經 19%
心經 19%
肝經 16%
腎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潤陰堅骨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降火: 玄參味甘苦性寒,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之功效。可有效緩解因陰虛火旺導致的骨質疏鬆、疼痛等症狀,並滋養骨骼,促進其生長。
  2. 清熱解毒: 玄參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去除體內熱毒,改善因熱毒引起的骨骼炎症,從而達到潤陰堅骨的目的。

潤陰堅骨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方中加入熟地黃,可滋補腎陰,填精益髓,從根本上改善骨骼營養,提高骨骼強度。
  2. 溫而不燥:熟地黃經過炮製,性溫和,不會燥熱傷陰,適合陰虛血少、骨質疏鬆等病症。相比生地黃,熟地黃的滋陰效果更強,更能溫和地改善骨骼問題。

潤陰堅骨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功效。方劑中加入麥門冬,可滋陰潤肺,緩解骨質疏鬆所致的乾燥、疼痛等症狀。
  2. 益氣生津:麥門冬能益氣生津,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骨骼的生長和修復。潤陰堅骨湯的功效在於滋陰潤燥,補腎健骨,加入麥門冬可以增強其滋陰益氣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潤陰堅骨湯」方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通絡,引血下行: 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引血下行的功效。此藥材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流暢通,有助於將瘀血、濕氣等病邪排出體外,並將藥力引導至病竈部位,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2. 補益肝腎,堅固筋骨: 川牛膝可補益肝腎,而肝腎二臟與筋骨關係密切,故能有效改善腰膝酸軟、骨骼疼痛等症狀。此藥材與方中其他滋陰潤燥、補益肝腎的藥材配合使用,能更好地達到潤陰堅骨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潤陰堅骨湯》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痿病」,其病機為「陽明胃火熾盛,灼耗腎陰」,致腎水枯竭、骨髓空虛,出現肢體萎弱無力、久臥難起等症。中醫理論中,陽明胃經多氣多血,胃火亢盛則消爍津液,上可灼肺、下可劫腎,尤其腎主骨生髓,腎陰虧虛則骨髓失充,筋骨失養而為痿。古稱「治痿獨取陽明」,但此處以滋腎補陰為主,乃因胃火已傷腎陰,需標本兼治。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熟地(二兩)
    為方中君藥,用量獨重,取其「滋腎填精、大補真陰」之效,直接充養腎水,填補骨髓空虛。

  2. 元參(一兩)、麥冬(一兩)
    元參滋陰降火,清浮游之虛熱;麥冬潤肺胃之陰,兼清心除煩。二藥協同熟地,增強滋陰之效,且元參性寒,能輔助清解胃火餘熱,防其復燃。

  3. 牛膝(二錢)
    用量最輕,但作用關鍵。其一,引藥下行,使滋陰之力專注於下焦腎經;其二,補肝腎、強筋骨,針對痿病直接改善肢體功能;其三,性善下行,可降上炎之火,助胃火平熄。

全方配伍邏輯

  • 「壯水制火」:以熟地、元參、麥冬峻補腎陰,使水旺則火自熄,從根本解決胃火灼陰之病機。
  • 「標本兼顧」:補陰為主,兼清殘火,並借牛膝引導藥力至筋骨,改善痿弱症状。
  • 「肺腎同調」:麥冬潤肺,契合「肺金生腎水」之理,通過補母(肺)實子(腎),間接助腎陰恢復。

總結
此方從補腎陰入手,結合清熱、引經、強骨,針對「胃火灼腎致痿」之證,體現中醫「滋陰涵陽」「治病求本」的思路,而非單純清胃火或強筋骨,組方簡潔而層次分明。

傳統服藥法


元參1兩,熟地2兩,麥冬1兩,牛膝2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陽明胃火過盛導致的痿病,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痿病,則不宜使用本方。

相關疾病


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潤陰堅骨湯, 出處:《石室秘錄》卷三。 組成:元參1兩,熟地2兩,麥冬1兩,牛膝2錢。 主治:痿病。陽明胃火,鑠盡腎水,骨中空虛,久卧床席,不能轍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