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體丹

壯體丹

ZHUANG TI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中性 (0.91)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2%
肝經 20%
肺經 17%
心經 17%
胃經 12%
腎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壯體丹方劑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精血,增強體質:熟地黃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填精益髓之效。對於體虛乏力、氣血不足者,可藉由熟地黃的滋補作用,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
  2. 促進生長發育:熟地黃能補益腎精,而腎精與生長發育息息相關。對於生長發育遲緩、體弱多病的孩童,熟地黃有助於促進生長,提升體質。

總而言之,熟地黃在壯體丹中扮演著補益精血、增強體質的角色,有助於提升身體機能,改善體虛狀態。

壯體丹方劑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降火: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清熱解毒之效。壯體丹多用於體質虛弱、陰虛火旺者,而玄參的滋陰降火作用可有效平衡體內陰陽,緩解虛火上炎所致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有助於增強體質。
  2. 清熱解毒: 玄參亦具清熱解毒之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壯體丹中加入玄參,可起到輔助清熱解毒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方劑的功效,提升其整體療效。

壯體丹方劑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益氣生津: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益氣生津的功效。對於體虛乏力、口乾舌燥、咳嗽氣喘等症狀,麥門冬可以起到滋養肺陰、緩解氣虛、補充津液的作用,從而增強體質。
  2. 與其他藥材相配,協調功效:壯體丹方劑中其他藥材可能偏於溫燥或補陽,而麥門冬的滋陰潤肺功效可以起到平衡作用,避免燥熱傷陰,使得藥效更加溫和,更利於體質的改善。

「壯體丹」方劑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補益肺腎,固精止汗: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補益肺氣、固腎精、止汗液的功效。對於體虛乏力、氣喘咳嗽、盜汗遺精等症狀,五味子能有效改善。
  2. 斂肺止咳,生津止渴: 五味子具有斂肺止咳的作用,對於久咳不止、肺虛津傷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同時,五味子也能生津止渴,緩解口乾舌燥的症狀。

因此,五味子作為「壯體丹」方劑中的一味藥材,可以有效增強體質、改善呼吸系統功能、提高免疫力,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壯體丹方劑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腎固精:山茱萸味酸性溫,歸腎經,具有補腎固精、澀精止遺的功效。對於體虛乏力、腰膝痠軟、遺精滑泄等症狀,山茱萸可起到滋補腎氣、固攝精液的作用,有助於增強體質。
  2. 益氣養血:山茱萸同時具有一定的益氣養血作用,可改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症狀,從而促進體質的整體提升。

因此,山茱萸的加入,在壯體丹中發揮著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體虛乏力、精氣不足等症狀,達到壯體的效果。

壯體丹方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補益肝腎,強健筋骨: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骨、通經絡之效。肝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充盈則筋骨強健,而川牛膝可補益肝腎,從根本上提升體質。

二、活血化瘀,改善氣血循環: 川牛膝亦具活血化瘀之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不暢,進而增強體力,提高免疫力。壯體丹旨在增強體質,故加入川牛膝可起到輔助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壯體丹主治「陽明火燒盡腎水而致之痿證」,意指因陽明胃經火熱熾盛,耗傷腎陰,導致腎水枯涸、筋骨失養而成的痿弱無力之證。此證機理關鍵在於「火盛陰傷」,屬「陰虛痿證」範疇,與《黃帝內經》「治痿獨取陽明」之論相呼應,但更強調滋陰補水以制陽明之火。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熟地、山茱萸

    • 熟地大補腎精,山茱萸酸收固腎,二者合用填補腎陰,直救被火耗傷之腎水。
    • 此為「補其不足」之法,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2. 元參、麥冬

    • 元參清熱滋陰,擅降浮游之火;麥冬潤肺胃之陰,兼清心除煩。
    • 二者協同清陽明餘熱,並滋肺腎之陰,體現「金水相生」之策。
  3. 牛膝

    • 性善下行,引火歸元,兼強筋骨,針對痿證下肢無力之標。
    • 與補腎藥同行,助藥力直達下焦。
  4. 北五味子

    • 酸斂生津,固攝腎氣,防陰液再耗,與山茱萸共成「收斂防脫」之力。

方劑配伍特點

全方以「補陰制火」為核心:

  • 滋腎為主(熟地、山茱萸)、清肺胃為輔(元參、麥冬),佐以引經(牛膝)與固斂(五味),構築「補水—清熱—引導—固守」的治療鏈。
  • 重用熟地、元參、麥冬,反映「壯水之主」的治療重心,尤其針對陽明火旺灼陰之病機,通過滋養肺腎陰液,使火降陰復,筋骨得潤而痿證自緩。

推論可能功效延伸

除原載痿證外,此方結構符合「陰虛火旺」證治邏輯,或可延伸用於:

  • 陰虧所致之消渴、虛熱盜汗、腰膝酸軟等證。
  • 肺腎陰虛之燥咳、喉乾,因方中元參、麥冬兼具潤燥之效。

此方未用苦寒直折火勢,而採「潤養為攻」,體現中醫「甘寒滋陰以退熱」的治法特色。

傳統服藥法


熟地、元參、麥冬(其量均須稍大)、北五味3錢,山茱萸4錢,牛膝7錢。
大滋肺腎之水。
水6碗,煎2碗,早晨1碗,晚服1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壯體丹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2. 壯體丹具有強筋壯骨的功效,骨折患者不宜服用。
  3. 壯體丹具有收斂固澀的功效,便秘患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壯體丹, 出處:《石室秘錄》卷一。 組成:熟地、元參、麥冬(其量均須稍大),北五味3錢,山茱萸4錢,牛膝7錢。 主治:滋肺腎之水。主治:陽明火燒盡腎水而致之痿證。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