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陰壯髓丹

生陰壯髓丹

SHENG YIN ZHUANG SUI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寒 (0.69)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7%
肝經 18%
肺經 18%
胃經 18%
心經 18%
腎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生陰壯髓丹中包含玄參,主要因其具以下兩大功效:

  1. 滋陰降火:玄參味甘苦寒,入心、肺、腎經,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方中以其清瀉心肺之熱,滋養腎陰,達到滋陰降火的目的,為治療陰虛火旺之症提供重要支持。
  2. 養陰生津:玄參能潤燥生津,緩解因陰虛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乾燥等症狀。此功效有助於整體改善陰虛體質,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壯髓的效果。

生陰壯髓丹中包含麥門冬,主要是因為其 滋陰潤肺,養心安神 的功效。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胃經,能滋養心陰,清心除煩,養肺潤燥,且能生津止渴,益胃生津,有助於 滋陰壯髓,恢復元氣

因此,麥門冬在生陰壯髓丹中起著 滋陰潤肺、養心安神、益氣生津 的重要作用,對於 陰虛內熱、心煩失眠、口乾咽燥、肺燥咳嗽 等症狀,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熟地黃為生陰壯髓丹方劑中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補血:熟地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效。生陰壯髓丹旨在滋補腎陰、填精壯髓,而熟地黃的滋陰補血作用,能為腎陰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
  2. 填精益髓:熟地黃性溫,可溫而不燥,益精填髓,不僅能補腎陰,更能改善腎精不足,有助於提升髓海充盈度,達到壯髓效果。

總之,熟地黃在生陰壯髓丹中,兼具滋陰補血和填精益髓功效,為方劑的核心藥物,能有效達到滋補腎陰、填精壯髓之目的。

生陰壯髓丹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補腎: 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固澀止汗的功效。生陰壯髓丹主要用於治療腎陰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暈耳鳴、盜汗遺精等症狀。山茱萸可以滋補腎陰,改善這些症狀。
  2. 固澀止汗: 山茱萸能固澀止汗,對於腎陰虛導致的盜汗症狀有很好的療效。生陰壯髓丹中加入山茱萸,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盜汗問題。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生陰壯髓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腎水不足,陽明火旺,骨髓空虛,痿廢不立」,其病機核心在於:

  1. 腎水虧虛:腎主藏精生髓,腎陰不足則髓海失充,筋骨失養,故見骨弱痿廢。
  2. 陽明火旺:陽明屬胃,胃火熾盛可耗傷陰液,加劇腎陰虧損,形成「火灼真陰」之態。
  3. 痿證標現:髓空則骨枯,陰虛火動,下肢痿弱不用,甚則步履維艱。

此方針對「陰虛內熱、髓枯筋痿」之證,屬補陰填精、清火壯髓之治法,契合朱丹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論。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滋腎水、瀉虛火、充骨髓」為綱,藥物配伍層次如下:

  1. 熟地黃(3兩)

    • 為君藥,性甘微溫,直入腎經,大補真陰、填精益髓。
    • 針對腎水不足之根本,滋陰力宏,奠定「壯水之主」基礎。
  2. 山茱萸(2兩)

    • 為臣藥,酸澀微溫,補肝腎、固精氣,助熟地滋陰而不散泄。
    • 肝腎同源,補肝即所以益腎,兼能斂虛火。
  3. 玄參(3兩)

    • 為佐藥,性苦鹹寒,清降陽明浮火,解毒散結。
    • 既瀉胃火以存陰,又滋腎水以制火,標本兼顧。
  4. 麥冬(2兩)

    • 為使藥,甘微寒,潤肺胃之陰,滋水上之源。
    • 肺金生腎水,麥冬助熟地「金水相生」;同時清胃熱,協同玄參抑陽明之火。

全方配伍特點

  • 滋清並用:熟地、山茱萸補腎填精為主,玄參、麥冬清火為輔,使補而不燥、清而不伐。
  • 五行相生:麥冬潤肺(金)生腎水(水),契合「虛則補其母」之理。
  • 標本兼治:腎陰得充則髓生骨健,陽明火降則陰液不耗,痿廢自復。

此方結構簡練,邏輯嚴密,展現中醫「補陰配陽」「瀉火存陰」的經典思維。

傳統服藥法


玄參3兩, 麥冬2兩, 熟地3兩, 山茱萸2兩。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 本方有滋陰補腎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有壯骨強筋的功效,骨質疏鬆患者可以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生陰壯髓丹, 出處:《石室秘錄》卷三。 組成:玄參3兩,麥冬2兩,熟地3兩,山茱萸2兩。 主治:腎水不足,陽明火旺,骨髓空虛,痿廢不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