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通十味溫膽湯

BIAN TONG SHI WEI WEN D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治法與方劑》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心經 20%
脾經 20%
肺經 15%
胃經 12%
腎經 4%
膽經 3%
大腸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變通十味溫膽湯中加入橘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 橘絡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因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導致的胸悶、嘔吐等症狀,橘絡能起到緩解作用。
  2. 行氣化痰,止咳平喘: 橘絡能行氣化痰,有助於將痰液排出體外,並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對於痰多咳喘、胸悶氣短等症狀,橘絡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因此,橘絡的加入,不僅能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症狀,還能行氣化痰,改善痰多咳喘等問題,進一步提升方劑整體療效。

變通十味溫膽湯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安神定志: 茯神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脾的功效。溫膽湯主治痰濕阻滯心肺,導致心神不寧、胸悶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茯神可安撫心神,改善失眠,提高睡眠品質,與溫膽湯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2. 健脾益氣: 茯神亦具健脾益氣之效,可補益脾胃之氣,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化解痰濕,從根本上解決痰濕阻滯心肺的問題。溫膽湯中加入茯神,不僅可安神定志,更可健脾益氣,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變通十味溫膽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半夏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其主要功效為燥濕化痰,對於痰濕阻肺、胸悶氣短等症狀有顯著療效。變通十味溫膽湯治療的是痰濕阻肺、心煩失眠等症,半夏可以有效化解痰濕,改善肺氣不利,從而緩解胸悶氣短、心煩失眠等症狀。
  2. 降逆止嘔:半夏除了化痰外,還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因痰濕阻滯、氣機逆亂所致的嘔吐,半夏可以有效止嘔。變通十味溫膽湯中加入半夏,可以加強其降逆止嘔的作用,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狀。

變通十味溫膽湯中添加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減少副作用的作用。方中其他藥材如半夏、茯苓等,性偏寒涼,而甘草則可中和其寒涼之性,避免損傷脾胃。

2. 增強補益: 甘草具有益氣補中,緩解疲勞的作用,可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變通十味溫膽湯中加入枳實,乃因其具有理氣寬中、消痞散結之效。

枳實味苦、辛,性寒,入脾、胃經。其苦寒之性,可清熱化痰,消食導滯,有助於解除痰濁阻滯,改善胸悶氣短等症狀。同時,枳實的理氣作用,可疏肝解鬱,緩解胸脇脹滿不舒,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溫膽化痰,理氣止痛之效。

變通十味溫膽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清熱,降火除煩: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養血生津之功效。方中因加入了溫燥的藥物,如半夏、茯苓、陳皮等,容易引起燥熱,而生地黃則可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達到清熱解毒、降火除煩的效果。
  2. 養陰潤肺,止咳化痰: 溫膽湯主要用於治療痰熱咳嗽、心煩失眠等症狀,而生地黃可以滋陰潤肺,並可促進痰液的稀化和排出,有助於改善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等症狀。同時,生地黃亦可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心煩不眠等症狀。

變通十味溫膽湯中加入酸棗仁,主要有兩大原因:

  1. 安神定志:酸棗仁味甘酸,性平,歸心、肝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盜汗、緩解精神緊張、改善睡眠品質的功效。此方以溫膽湯為基礎,針對痰熱內擾、心神不寧等症,加入酸棗仁有助於安撫心神,緩解焦慮不安,改善睡眠,提高療效。
  2. 滋陰補血:酸棗仁還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因心血不足導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狀。溫膽湯本身也具有一定滋陰的功效,加入酸棗仁能夠進一步增強滋陰之力,使藥效更加全面。

「變通十味溫膽湯」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安神定志: 遠志性味甘、辛、溫,入心、肺經,具有開竅醒神、安神定志的功效。此方常用於治療痰蒙心竅、神志不清、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症狀,而遠志可助於化解痰濁,清心安神,使患者神志清醒,心神安定。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方中其他藥物如半夏、茯苓、陳皮等,主要針對化痰止咳、健脾利濕,而遠志則能起到協同作用,加強開竅醒神之效,進一步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總之,遠志的加入,既能開竅醒神,又能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是「變通十味溫膽湯」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變通十味溫膽湯中加入石菖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醒脾開竅,化痰開鬱: 石菖蒲性溫,味辛,入心、脾、胃經,具有開竅醒神、化痰開鬱之效。溫膽湯本為治療痰濕阻肺、心神不安的方劑,石菖蒲的加入可加強醒脾開竅之功,使痰濕得以降伏,心神得安寧。

2. 通利氣機,助藥力達效: 石菖蒲能通利氣機,使藥物更易於運行至病所,促進藥效發揮。尤其對於痰濕阻滯,氣機不暢者,石菖蒲有助於暢通氣血,使藥物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

變通十味溫膽湯中加入竹瀝,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化痰: 竹瀝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之效。溫膽湯本身主治痰熱咳嗽、心煩不寐,竹瀝的加入可加強其清熱化痰的作用,使痰液易於排出。
  2. 和中降逆: 竹瀝能和胃降逆,緩解胸悶氣逆,對於溫膽湯治療痰熱鬱結、氣機不利所致的胸悶、氣短、咳嗽等症狀有輔助作用。

因此,竹瀝在變通十味溫膽湯中起到清熱化痰、和中降逆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提高湯劑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變通十味溫膽湯」

中藥方劑「變通十味溫膽湯」,主要成分包括橘絡、茯神、半夏、甘草、枳實、生地黃、酸棗仁、遠志、石菖蒲和竹瀝。該方劑具有清熱瀉火、滋陰補血、安神定驚、健脾益胃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精神癡呆症狀,包括忽悲忽喜、哭笑無常、驚恐不安失眠、神志昏沉癡呆等。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半夏:性味辛溫,歸肺、脾、胃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3. 茯神:性味甘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

  4. 生地黃:性味甘涼,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5. 石菖蒲:性味辛溫,歸脾、胃、肝、膽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等功效。

  6. 酸棗仁:性味酸甘,歸心、肝經,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功效。

  7. 遠志:性味辛溫,歸心、腎經,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8. 枳實:性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

  9. 橘絡:性味辛溫,歸肝、脾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消食、寬中行氣等功效。

  10. 竹瀝:性味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化痰止嘔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變通十味溫膽湯」以橘絡、茯神、半夏、甘草、枳實、生地黃、酸棗仁、遠志、石菖蒲和竹瀝為主要成分,具有清熱瀉火、滋陰補血、安神定驚、健脾益胃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精神癡呆症狀,包括忽悲忽喜、哭笑無常、驚恐不安失眠、神志昏沉癡呆等。該方劑在臨牀上具有良好的療效,值得廣泛應用。

傳統服藥法


橘絡9克,茯神12克,半夏12克,甘草3克,枳實6克,生地15克,棗仁15克,生遠志6克,石菖蒲6克,竹瀝3匙(衝)。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化痰、寧心安神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妄想狀態睡眠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變通十味溫膽湯, 出處:《中醫治法與方劑》。 組成:橘絡9g,茯神12g,半夏12g,甘草3g,枳實6g,生地15g,棗仁15g,生遠志6g,石菖蒲6g,竹瀝3匙(衝)。 主治:精神癡獃證,忽悲勿喜,哭笑無常,驚悸失眠,神志癡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