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蛇黃耆丸

WU SHE HUANG Q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16%
脾經 14%
肺經 11%
胃經 11%
肝經 10%
心經 10%
腎經 8%
三焦經 5%
小腸經 4%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1%
大腸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三焦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烏梢蛇在「烏蛇黃耆丸」方劑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濕止痛:烏梢蛇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烏梢蛇能有效緩解。
  2. 活血化瘀:烏梢蛇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除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烏梢蛇的加入,能有效地改善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烏蛇黃耆丸中添加黃耆,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補氣固表:黃耆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固表止汗,與烏蛇的祛風除濕、活血化瘀作用相輔相成,可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藥效。
  2. 扶正祛邪:烏蛇善於驅除外邪,但亦有耗氣之弊,黃耆則能補氣生血,扶正祛邪,使藥效更趨平衡,避免藥物副作用。

烏蛇黃耆丸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瀉火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之效。烏蛇黃耆丸主要用於治療風溼痹痛、筋骨疼痛,而大黃可以清熱解毒,消除因風濕引起的炎症反應,同時有助於改善因氣血瘀滯導致的便祕,促進毒素排出。
  2. 促進藥物吸收: 大黃具有瀉下作用,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加快藥物吸收,提升藥效。烏蛇黃耆丸中加入大黃,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被吸收利用,增強其治療效果。

烏蛇黃耆丸中加入火麻仁,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1. 滋陰潤燥,緩解藥性燥烈: 烏蛇性溫燥,黃耆亦偏溫,長期服用易傷陰耗津。火麻仁甘平,性潤,能滋陰潤燥,緩解烏蛇黃耆丸的燥烈之性,保護患者陰液,避免出現口乾舌燥、便祕等不適。
  2. 補益腎氣,增強藥效: 火麻仁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的作用,能與烏蛇黃耆丸中的補氣益腎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藥效,達到更佳的補益效果。

總體而言,火麻仁的加入,有效平衡了烏蛇黃耆丸的藥性,使其補而不燥,潤而不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烏蛇黃耆丸中加入獨活,主要是基於其 祛風濕通經絡 的功效。

獨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其藥性可 散寒除濕、通痺止痛,對於風寒濕痺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烏蛇黃耆丸主治風寒濕痺、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屈伸不利等症。而獨活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祛風濕、通經絡作用,進一步提高其治療效果。

烏蛇黃耆丸中加入枳殼,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烏蛇黃耆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症,而肝氣鬱滯、氣血不通往往是導致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枳殼加入方劑中,可以疏肝理氣,促進氣血運行,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2. 消食導滯,助藥力達病所: 枳殼還有消食導滯的作用,可以幫助脾胃消化吸收藥物,促進藥力到達病所,增強藥效。

總之,枳殼的加入,可以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並助藥力達病所,為烏蛇黃耆丸的治療效果增色不少。

烏蛇黃耆丸中加入人參,主要是為了增強其補氣固表的功效。

人參味甘性溫,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固脫生津的作用。其補氣作用能與黃芪相輔相成,共同提升方劑的補氣固表功效,增強機體抵抗力。此外,人參還能扶正祛邪,與烏蛇等藥材協同作用,更好地治療由氣虛導致的疾病。

烏蛇黃耆丸中包含地骨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地骨皮性寒,味甘,歸肺、肝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止痛的功效。烏蛇本身具有較強的毒性,地骨皮可以減輕其毒性,並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防止藥物副作用。
  2. 配合烏蛇,增強療效:地骨皮與烏蛇的配伍,可增強烏蛇的活血化瘀功效,並可促進傷口癒合,對於一些由外傷引起的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烏蛇黃耆丸中加入訶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澀止瀉: 訶子味酸澀,性平,入脾、大腸經,具有收斂固澀、止瀉止痢的功效。烏蛇黃耆丸本身以補氣健脾、祛風除濕為主,但對於脾虛濕盛導致的泄瀉,單靠補氣健脾不足以完全解決,需配合訶子收斂固澀,以止瀉止痢,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2. 保護腸道: 訶子富含鞣質,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保護腸道黏膜,減少因濕熱、脾虛導致的腸道炎症,進一步增強烏蛇黃耆丸的療效。

烏蛇黃耆丸中加入檳榔,主要原因有二:

  1. 助消化,行氣消積:檳榔性溫,味辛,入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消積、降逆止嘔的功效。烏蛇黃耆丸中加入檳榔,有助於促進藥物在腸胃中的吸收和消化,提高藥效。
  2. 驅除濕邪,利水消腫:檳榔亦有祛風濕、利水消腫的作用。烏蛇黃耆丸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疾病,檳榔的加入,可以增強藥物祛風除濕的效果,減輕疼痛和水腫。

烏蛇黃耆丸中加入羚羊角,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熄風止痙的功效。

烏蛇黃耆丸以烏蛇、黃耆為主,補益氣血,祛風除濕,但對於熱毒內蘊、風熱上擾所致的症狀,則需加入羚羊角以清熱解毒,熄風止痙。羚羊角性寒,入肝經,可清熱解毒,平肝熄風,對於熱毒導致的抽搐、痙攣、煩躁不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烏蛇黃耆丸中加入羚羊角,旨在平衡補益與清熱,使藥效更為全面,治療效果更佳。

烏蛇黃耆丸中加入鬱李仁,主要考量其潤腸通便之效。

鬱李仁味甘苦,性平,入脾、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消積化滯之功效。烏蛇黃耆丸以補氣活血為主,但若患者脾胃虛弱,氣血運行不暢,容易導致腸胃積滯,影響藥效發揮。因此加入鬱李仁,可輔助促進腸胃蠕動,排除積滯,利於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烏蛇黃耆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烏梢蛇、黃耆、大黃、火麻仁、獨活、枳殼、人參、地骨皮、訶子、檳榔、羚羊角和鬱李仁。它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主治痔瘡、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常伴有出血和直腸脫垂。

烏梢蛇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它可以治療痔瘡、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常伴有出血和直腸脫垂。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益氣生血的功效。它可以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大黃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功效。它可以治療痔瘡、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常伴有出血和直腸脫垂。

火麻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潤肺、降氣和潤燥的功效。它可以治療痔瘡、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常伴有出血和直腸脫垂。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它可以治療痔瘡、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常伴有出血和直腸脫垂。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的功效。它可以治療痔瘡、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常伴有出血和直腸脫垂。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的功效。它可以治療痔瘡、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常伴有出血和直腸脫垂。

地骨皮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它可以治療痔瘡、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常伴有出血和直腸脫垂。

訶子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的功效。它可以治療痔瘡、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常伴有出血和直腸脫垂。

檳榔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的功效。它可以治療痔瘡、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常伴有出血和直腸脫垂。

羚羊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它可以治療痔瘡、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常伴有出血和直腸脫垂。

鬱李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降氣和潤燥的功效。它可以治療痔瘡、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常伴有出血和直腸脫垂。

烏蛇黃耆丸是一種有效的中藥方劑,可以治療痔瘡、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常伴有出血和直腸脫垂。它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烏蛇(酒浸,炙,取肉)5兩,黃耆1兩半,大黃(銼,炒)2兩,大麻子仁(炒)2兩,獨活(去蘆頭)1兩,枳殼(去瓤1兩,麩炒)1兩,人參1兩,地骨皮1兩,訶黎勒皮1分,檳榔(銼)1兩半,羚羊角(鎊)3兩,鬱李仁(去皮)3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以利為度。未快利,即加丸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通便止血的作用,孕婦慎用。
  2.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大便溏薄者慎用。
  3. 本方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便秘者慎用。

相關疾病


大便秘結麻疹脫肛胃腸出血大腸激擾綜合症

相同名稱方劑


烏蛇黃耆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二。 組成:烏蛇(酒浸,炙,取肉)5兩,黃耆1兩半,大黃(銼,炒)2兩,大麻子仁(炒)2兩,獨活(去蘆頭)1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人參1兩,地骨皮1兩,訶黎勒皮1分,檳榔(銼)1兩半,羚羊角(鎊)3兩,鬱李仁(去皮)3分。 主治:氣痔,大便秘澀,下血脫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