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散
TIAN NAN XI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保嬰易知錄》卷下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2.1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2-15
方劑組成解釋
天南星散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原因在於天南星的藥性與功效,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目的。
天南星性溫,味辛、苦,歸肺、脾經,具有祛風痰、散結、止痛、消腫的功效。其辛散之性可化痰止咳,溫通之性可散寒止痛,且對風寒濕痺、痰濁壅塞、風寒齒痛等症狀有較佳效果。
天南星散中其他藥材與天南星的藥性相合,例如,若方劑中含有川芎、白芷等藥材,則可增強散寒止痛的作用;若方劑中含有半夏、茯苓等藥材,則可增強化痰止咳的作用。因此,天南星散中包含天南星,是根據其藥性與功效,以及與其他藥材的配伍關係來決定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天南星散主治功效分析
天南星散,以天南星為主要成分,搭配其他藥材,在古代醫籍中廣泛應用,其主治功效多樣,涉及內、外、婦、兒各科,充分展現了其藥性特點。綜合分析諸多醫籍記載,可歸納其主要功效及治療原理如下:
1. 祛風化痰、止痙開竅:
- 病機分析: 《聖濟總錄》及《婦人大全良方》等多部醫書記載,天南星散可治「婦人中風,牙關緊急,四肢強直,痰涎不利」等症。此處的「中風」並非現代醫學定義的中風,而是指風邪侵襲機體,導致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筋脈失養,故見牙關緊閉、四肢強直等症。風邪易夾痰,故常伴有痰涎不利之象。
- 治療原理: 天南星性味辛溫,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之功。能入經絡,驅散風邪,化解痰濁,從而解除痙攣,暢通氣機,使症狀緩解。《嬰童百問》亦指出「天南星散,驅風豁痰」可見其驅風化痰之效。
2. 消腫散結、通絡止痛:
- 病機分析: 《婦人大全良方》及《雞峰普濟方》詳述天南星散可治「產後吹奶」,即乳汁瘀積,導致乳房腫脹疼痛。此病多因乳汁排出不暢,氣血瘀滯所致。
- 治療原理: 天南星辛溫走竄,能活血通絡,消散瘀滯。外敷天南星散,可促進局部氣血循環,消散腫塊,減輕疼痛。《瘍醫大全》記載天南星散「治重齶重齦」,也體現了其消腫散結的功效。
3. 外治瘡瘍、解毒消腫:
- 病機分析:《聖濟總錄》記載天南星散可治「小兒走馬疳,蝕透損骨」及「附骨疽」。這些病症多因熱毒蘊結,侵蝕肌肉骨骼所致。
- 治療原理: 天南星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作用,外敷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此處配伍雄黃等藥材,增強了解毒殺蟲的功效,使瘡瘍得以癒合。
4. 開竅醒腦、鎮驚安神:
- 病機分析: 《嬰童百問》記載天南星散可用於治療「慢驚」,《証治準繩‧幼科》指出「天南星散,治慢驚,驅風豁痰」。慢驚多因體質虛弱,痰濁阻滯,擾亂神明所致。
- 治療原理: 天南星辛溫,具有開竅醒腦,化痰安神的功效。 可用於治療慢驚等神志異常的疾病。
5. 其他應用:
- 止血: 《聖濟總錄》中提到天南星散可「治肺損,吐血不止」及「治吐血」,但其原理可能與其他止血方不同,可能是利用天南星之性,促進氣血循環,使血歸經絡。
- 治療頭痛: 《聖濟總錄》中亦提到天南星散可以治療「風頭痛,心膈煩熱」及「偏頭痛」。此類頭痛多與風痰上擾,氣血不暢有關,天南星可以疏風散邪,活血止痛。
綜上所述,天南星散並非單一用途的方劑,其功效多樣,廣泛應用於不同科別。其主要治療原理為:以天南星辛溫之性,祛風化痰,燥濕散結,解毒消腫,通絡止痛,開竅醒腦。臨床應用需根據具體病症,辨證施治,方可取得良好療效。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銼,醋拌,炒微黃)1兩,白附子(炮裂)1兩,乾蠍(微炒)1兩,羌活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防風(去蘆頭)1兩,萆薢(銼)1兩,丹參1兩,藁本1兩,天麻1兩,烏蛇肉(酒浸,炙微黃)1兩,桂心1兩,威靈仙1兩,牛膝(去苗)1兩,躑躅半兩(醋拌,炒令乾),川烏頭半兩(去皮臍,銼,酒拌,炒微黃),犀角屑半兩,麻黃2兩(去根節),白僵蠶半兩(微炒),牛黃1分(細研),麝香1分(細研)。
上為細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
每服1錢,以豆淋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天南星散, 出處:《雞峰》卷十六。 組成:天南星末。 主治:産後頭痛,面腫。
天南星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四。 組成:天南星(大者,微泡去皮)。 主治:囟開不合,鼻塞不通。
天南星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一三。 組成:天南星、雄黃、烏頭尖各等分。 主治:諸般風及跌撲損傷中風。
天南星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四。 組成:蠍7個,人參3錢,蛇退3錢,天南星(取心爲末)1錢。 主治:小兒驚熱。
天南星散, 出處:《保嬰易知錄》卷下。 組成:天南星(去皮臍,研細末)。 主治:小兒重齶,上齶層疊腫硬,甚則上齶成瘡如黃粟,口中腥臭。
天南星散, 出處:《普濟方》卷四十四。 組成:南星半兩,乾薑2錢,白附子3錢,麻黃1錢半,全蠍3個,朱砂1分,麝香1分。 主治:偏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