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世傳通關散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通竅開竅: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開竅醒神、祛風止痙之效。其揮發油成分可穿透血腦屏障,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刺激作用,有助於醒腦開竅,改善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
- 化痰止咳:天南星亦具有化痰止咳之效,能化解痰濕,使痰液易於排出,並能緩解咳嗽、喘息等症狀。
然而,天南星性溫燥,使用不當易傷津耗氣,因此,使用時需謹慎,並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世傳通關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本方載於古籍,主治「小兒驚風癒後,聲啞不能言者」。驚風屬中醫儿科急症,多因痰熱內擾、風邪閉竅,致筋脈失和而發搐搦。癒後聲啞,乃因風痰餘邪未清,阻滯喉間氣道;或驚風耗傷心脾,氣陰不足,喉竅失養所致。此際痰濁閉阻為標,正虛為本,需化痰開竅兼顧扶正。
組成與藥理邏輯探討
君藥:大南星(炮製)
- 天南星性辛溫,生用燥烈有毒,炮製後毒性大減,善祛風化痰、開竅解痙。
- 《本草綱目》言其「主中風麻痹,除痰下氣,利胸膈,攻堅積,治驚癇」。其化痰力專,尤擅祛「經絡風痰」,能除驚風後痰濁留滯喉絡之弊。
佐使:豬膽汁
- 豬膽汁苦寒,歸肝膽肺經,可清熱潤燥、解毒開音。
- 《名醫別錄》載其「療傷寒熱渴,小兒五疳,通大便,敷惡瘡」,此處取其寒潤之性,一則制南星溫燥,二則潤喉利咽,助聲門開啟。
- 膽汁與南星相伍,形成「辛開苦降」之勢,痰熱並治,共奏宣通喉竅之效。
治療原理推演
本方以炮南星為核心,直擊痰濁閉竅之病機:
- 化痰開閉:南星辛溫走竄,化解喉間痰濁,疏通氣道;配合膽汁之潤,使痰涎得消、聲門得展。
- 標本兼顧:南星兼有補益脾胃之效(《本草經疏》謂其「佐以補脾藥,能健脾」),暗合驚風後脾虛生痰之機;膽汁滋陰潤燥,防化痰傷津。
- 劑量考量:每服僅「二分」,量輕功專,契合小兒臟腑嬌嫩之體,緩攻痰結而不耗正。
綜論
此方簡而力專,針對驚風後痰阻音瘖,以「溫化寒潤」並行,體現古人「治痰先開竅,竅開聲自復」之思路。然須辨明痰之寒熱屬性,若屬熱痰熾盛或陰虛喉瘖,則非此方所宜。
傳統服藥法
大南星1個(炮)。
上為末。
每服2分,豬膽汁調下,便能言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世傳通關散, 出處:《保嬰撮要》卷五。 組成:大南星1個(炮)。 主治:小兒驚風癒後,聲啞不能言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