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應丸

BAO YING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肝經 33%
脾經 33%
肺經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保應丸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溼化痰: 天南星性溫燥,具有燥溼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對於痰溼阻肺、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天南星可以有效清除痰溼,緩解呼吸道症狀。
  2. 祛風止痛: 天南星還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溼邪引起的肢體疼痛、關節腫脹等症,天南星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保應丸中加入天南星,旨在發揮其燥溼化痰、祛風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聖濟總錄》中記載了多個治療腸風瀉血的方劑,其中「保應丸」以天南星為主藥。

主治功效分析:

《聖濟總錄》明確指出「保應丸方:治腸風瀉血,諸藥不效者。」,這說明此方劑專門針對腸風瀉血,且適用於其他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這也點出了保應丸在治療上的獨特性和重要性。

治療原理分析:

雖然古文並未詳細闡述保應丸的具體作用機制,但我們可以根據天南星的藥性及古人對腸風瀉血的理解進行推測:

  1. 天南星的燥濕化痰作用: 古代醫家認為,腸風瀉血與體內濕氣、痰飲等病理產物相關。天南星具有燥濕化痰之功效,可以通過祛除體內多餘的濕邪,從而改善腸道環境,減少出血的可能性。腸風瀉血的出血可能與腸道濕熱積滯有關,天南星的燥濕功能或許可以緩解這種情況。
  2. 天南星的祛風止痛作用: 腸風瀉血可能伴隨腹痛等症狀,天南星的祛風止痛作用,可以緩解這些不適。風邪侵襲腸道,亦可能是引起腸風瀉血的原因之一,祛風或有助於減少出血。
  3. 炮製方法: 古文特別提到天南星需要「石灰炒令焦黃色」。中藥炮製的目的在於改變藥性、減毒增效。經石灰炒製後的天南星,可能其燥濕化痰、祛風止痛的功效更加顯著,或者毒性降低,更適合用於治療腸風瀉血。
  4. 劑型及服法: 保應丸製成丸劑,並以溫酒送服,這有助於藥物在體內的緩慢釋放和吸收,並可能加強活血通絡的作用,溫酒亦有助於驅散腸道寒邪。飯前服用,可能是為了讓藥物更直接地作用於腸道。

總結:

保應丸以天南星為君藥,針對「腸風瀉血,諸藥不效者」而設。其治療原理可能與天南星的燥濕化痰、祛風止痛作用有關。通過祛除體內濕邪、緩解疼痛,並配合特殊的炮製方法和服藥方式,達到治療腸風瀉血的目的。此方劑体?了古代醫家對於?風瀉血病機的??和治?思路。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不拘多少(用石灰炒令焦黃色)。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食前溫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保應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組成:天南星不拘多少(用石灰炒令焦黃色)。 主治:腸風瀉血,諸藥不效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