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槐耳丸中加入槐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止血消腫: 槐枝性涼,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之效。其能清解血分熱毒,涼血止血,對於因熱毒所致的出血、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疏通經絡,利水消腫: 槐枝入肝經、膀胱經,具有疏通經絡、利水消腫之功。對於因經絡不通、水濕停留所致的肢體腫脹、水腫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槐枝與其他藥材配伍,發揮協同作用,以達到治療目的。
槐耳丸方劑中加入白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白蘞性寒,味苦,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槐耳丸主要針對耳鼻喉濕熱蘊結所致的疾病,白蘞可以清熱解毒,緩解炎症,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協同槐花清熱瀉火: 槐花性涼,味苦,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白蘞與槐花相配,可以加強清熱瀉火的功效,並能增強藥效,使藥力更為全面。
槐耳丸中加入蒲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止血消瘀: 蒲黃性涼,味甘,具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之效。槐耳丸主要針對耳鳴、耳聾、耳痛等症,而這些症狀往往與血瘀、氣滯有關,蒲黃能幫助改善血液循環,消除瘀血,減輕耳部不適。
- 清熱解毒: 蒲黃亦具清熱解毒功效,可輔助槐耳丸清熱解毒,緩解耳部炎症,達到更好的療效。
總而言之,蒲黃在槐耳丸中發揮止血消瘀、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耳鳴、耳聾、耳痛等症狀。
槐耳丸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通竅,散寒止痛:白芷性溫,味辛,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止痛的功效。槐耳丸用於治療鼻淵、鼻塞、頭痛等症,白芷可幫助疏散風寒邪氣,通利鼻竅,減輕鼻塞、頭痛等症狀。
- 配合槐耳,增強療效:槐耳性寒,味甘,善於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白芷的溫性可以中和槐耳的寒性,避免藥性過寒,同時白芷的散風通竅之功,可以更好地配合槐耳清熱解毒,達到治療鼻淵、鼻塞、頭痛等症的效果。
槐耳丸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表:槐耳丸主要用於治療耳鳴、耳聾、頭暈等症狀,而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可增強機體抵抗力,改善耳竅氣血循環,有助於緩解耳鳴、耳聾等病症。
- 扶正祛邪:槐耳丸中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藥物,而黃耆可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平衡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導致脾胃受損。
總之,黃耆在槐耳丸中起著補氣固表、扶正祛邪的作用,有助於提升藥效,改善治療效果。
槐耳丸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槐耳丸主治耳鳴、耳聾等症,其病機多為腎氣虧虛,精血不足,導致耳失所養。人參具有補氣益血、扶正固本之功效,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改善腎氣虧虛,促進耳部氣血循環,從根本上改善耳鳴、耳聾的症狀。
- 協調藥性,提高療效:槐耳丸中其他藥材如槐耳、黃芪等偏於滋補肝腎,而人參的加入能起到協調藥性、平衡陰陽的作用。人參補氣生津,可緩解槐耳等藥材可能帶來的燥性,使藥物更加平和,提高藥效。
槐耳丸中加入續斷,主要是針對其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槐耳丸本身以槐花清熱涼血,治血熱妄行為主,而續斷則能補益肝腎,強健筋骨,與槐花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續斷能補益肝腎,改善血虛,配合槐花清熱涼血,能更有效地止血止痛,尤其適用於肝腎不足、血虛引起的出血症狀,如血崩、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等。此外,續斷還能強筋骨,促進骨折癒合,對於因血熱妄行導致的筋骨疼痛,也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槐耳丸方中加入禹餘糧,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禹餘糧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槐耳丸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為主要功效,禹餘糧的加入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力,並輔助治療因熱毒所致的腫痛。
- 利濕通淋,止血止痛:禹餘糧亦有利濕通淋的功效,可協助排除體內濕熱,並改善因濕熱引起的疼痛。槐耳丸常用於治療耳部疾患,禹餘糧的加入有助於改善耳部濕熱,減輕疼痛,並促進耳部炎症消退。
槐耳丸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血活血,改善血液循環: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槐耳丸主治耳聾、耳鳴,而這些症狀往往與氣血不足、經絡不通有關。當歸補血活血,可以改善耳部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從而緩解耳聾、耳鳴等症狀。
二、滋養肝腎,改善聽力:當歸亦可滋養肝腎,而肝腎與聽力密切相關。肝主藏血,腎主藏精,精血虧虛則易導致耳鳴、耳聾。當歸補血滋陰,可以改善肝腎功能,促進精血生化,進而改善聽力。
槐耳丸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疏肝: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解鬱、燥濕化痰之效。槐耳丸中加入橘皮,有助於疏肝理氣,解除肝鬱氣滯,緩解因肝鬱氣滯所致的耳鳴、耳聾等症狀。
- 行氣導藥:橘皮具有行氣導藥的作用,可以促進其他藥材的藥效發揮,使藥物更有效地到達病竈部位,提高治療效果。
因此,橘皮的加入,不僅能改善耳鳴、耳聾等症狀,還能促進藥效發揮,使治療效果更佳。
槐耳丸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槐耳丸主治耳鳴、耳聾、眩暈等症,而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耳鳴、耳聾等症往往與脾虛濕盛、氣血運行不暢有關,茯苓可健脾利濕,改善耳部濕氣,有助於改善耳鳴、耳聾等症狀。
- 配合槐耳:槐耳性寒,善於清熱解毒,但其性較寒涼,容易損傷脾胃。茯苓性平,可緩解槐耳的寒涼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大的負擔,同時也起到協調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
槐耳丸方劑中含有刺蝟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刺蝟皮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槐耳丸主治目赤腫痛、視物模糊、耳聾耳鳴等症,刺蝟皮可輔助清熱解毒,消散眼耳部位的熱毒,緩解炎症和疼痛。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刺蝟皮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槐耳丸中的其他藥材,如槐花、菊花等也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刺蝟皮可以與之協同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槐耳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上攻引發的耳鳴、耳聾、耳痛等症狀。槐耳丸多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耳疾,生地黃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奏效。
- 滋陰潤燥: 生地黃有滋陰潤燥、養血生血的功效,可改善因燥熱引起的耳部乾燥、瘙癢等症狀。槐耳丸中加入生地黃,有助於滋潤耳部組織,減輕病症,提升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槐耳丸」
中藥方劑「槐耳丸」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補氣固表、利水消腫、安胎、健脾胃等功效,主治女性白帶異常,並伴有痔瘡出血的症狀,服用各種藥物均不能治癒的,還有崩漏。
中藥方劑組成
-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蒲黃:具有止瀉、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清熱利尿和排膿等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續斷: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
-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 白蘞:具有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等藥效。
主治功效
- 女性白帶異常,並伴有痔瘡出血的症狀。
- 服用各種藥物均不能治癒的。
- 崩漏。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禁忌
- 孕婦禁用。
- 哺乳期婦女慎用。
- 兒童禁用。
- 有出血傾曏者禁用。
總結
中藥方劑「槐耳丸」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補氣固表、利水消腫、安胎、健脾胃等功效,主治女性白帶異常,並伴有痔瘡出血的症狀,服用各種藥物均不能治癒的,還有崩漏。
傳統服藥法
槐耳2兩(微炙),牛角(角思)2兩(炙令黃),禹餘糧2兩(燒醋淬3遍),豬懸蹄甲10枚(炙黃焦),麝香1分(研),白蘞1兩,黃耆(銼)1兩,艾葉(微炒)1兩,蒲黃1兩,白馬蹄(酒煮1宿,炙令黃)1兩,續斷,當歸(銼,微炒)1兩,熟乾地黃1兩,鰻鱺魚頭(炙微黃)1兩,蝟皮(炙令黃焦)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槐耳丸, 出處:《雞峰》卷十五。 組成:槐耳1兩,白蘞1兩,艾葉1兩,蒲黃1兩,白芷1兩,黃耆3兩,人參3兩,續斷3兩,禹餘糧3兩,當歸3兩,橘皮3兩,茯苓3兩,猬皮3兩,乾地黃3兩,牛角腮4兩,馬白蹄4兩,豬後懸蹄21個。 主治:女人白崩,及痔病連血臟,服諸藥不癒者,及崩漏。
槐耳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二。 組成:槐耳2兩(微炙),牛角(角思)2兩(炙令黃),禹餘糧2兩(燒醋淬3遍),豬懸蹄甲10枚(炙黃焦),麝香1分(研),白蘞1兩,黃耆(銼)1兩,艾葉(微炒)1兩,蒲黃1兩,白馬蹄(酒煮1宿,炙令黃)1兩,續斷1兩,當歸(銼,微炒)1兩,熟乾地黃1兩,鳗鱺魚頭(炙微黃)1兩,猬皮(炙令黃焦)1兩。 主治:婦人久痔,下膿血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